求真意志与艺道襟怀——20世纪美术史语境中的宋步云及其艺术

来源 :美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艺坛人物,宋步云(1910-1992)是一位具有鲜明艺术特质和特殊历史意义的近现代画坛大家、美术教育家.本文旨在以双重历史语境的视角考察观照这位艺术家,以求还原式地走进其艺术与精神世界:作为20世纪美术史语境与近代美术留学潮流中的宋步云,早年留学日本,后为国立北平艺专的复校和中央美院的建立奠基做出重要贡献;而作为近现代美术创作生态中的复合型艺术家,他在油画、水彩画、中国画、木刻版画乃至摄影领域皆有富于个性特征和时代精神的探索.在以往诸多学者对于宋步云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也是继2020年11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云水襟怀——宋步云诞辰110周年纪念展”之后,对于宋步云艺术与人生进行较为深入考察、专题讨论的研究文献.
其他文献
2021年5月21日揭晓的第八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越剧女小生、南京市越剧团的李晓旭喜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越剧毕派艺术的首朵梅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李晓旭为越剧、为南京市越剧团、为越剧毕派艺术献上了一份厚礼.李晓旭的这朵梅花,对于越剧毕派艺术具有历史性的突破.rn晚年的毕春芳先生身边总依偎着一位小女生,花园里、剧场里、家里,每一场演出都有她和她的身影,她半蹲在她的身旁,她的大手牵着她的小手,大手托起了小手,这双大手就是越剧毕派艺术的创始人毕春芳,这双小手就是南京越剧
期刊
高甲戏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又名戈甲戏、九角戏等,流行于闽南地区、台湾省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其丑角的表演最具吸引力,影响范围最广,是我国戏曲艺术独具特色的表演行当.郑板桥在论石刻艺术时说:“一丑字,则石之千姿百态,皆从此出.”丑中见美,其美在于艺术家燃犀的胆识和本领.高甲戏丑行独具一格,种类多样,有长衫丑、短衫丑、男丑、女丑、文丑、武丑等.因剧种来源于民间,具有浓烈的生活色彩,既多姿多彩又典雅细腻;既载歌载舞又内涵丰富;既雅俗共赏又古朴大方.高甲戏丑角具备俊俏滑稽的扮相、婀娜多姿的身段、细腻轻巧的做功
期刊
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约40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记载着中国人民在争取解放斗争的过程中经历的几次重要时刻,“虎门销烟” “金田起义” “武昌运动”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这些英雄事迹被镌刻在这块高大的碑石上,人们每每路过,都能感受到那些烈骨忠魂不屈的爱国精神.2019年,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题材,创排上演了河北梆子现代戏《人民英雄纪念碑》.这部作品用三代人的恩怨纠纷讲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历史以及它背后深藏的巨大精神价值.
期刊
徐棻是当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被誉为“名角营养钵”,成就了田蔓莎、谢涛、陈巧茹等多位表演艺术家.徐棻新作《桂英与王魁》是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在疫情期间推出的首部小剧场川剧,由青年导演张莹执导、梅花奖演员虞佳领衔主演,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排演而成.该剧自2020年端午佳节在成都锦江剧场首演以来,获得了观众好评,荣获2020年第七届当代小剧场优秀剧目奖.徐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青春版小剧场川剧《桂英与王魁》之前,虽然有了《焚香记》和《情探》这两个非常著名的川剧经典剧目,但仍可以\'发新枝\',弥补
期刊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京剧舞台纪录片《定军山》;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诞生,片中插入了京剧《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和《拿高登》的段落;194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是梅兰芳先生主演的京剧《生死恨》.可以说,中国电影的每一个“第一次”都是戏曲艺术所给予的.电影艺术借用戏曲来吸引观众,戏曲艺术则利用电影广为传播,两者虽然在审美观念、表达方式上截然不同,但在强烈的碰撞下,对接、转换、互相融合、互相成全,携手走过百年历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专属的一种电影类型——戏曲电影.“这种
期刊
川剧《草鞋县令》首演于2018年12月,一经推出就引发持续关注,不仅多次参加重要展演,还斩获了业内几项重量级奖项.2020年12月,为了精益求精出好戏,剧组专程在成都召开了提升打造研讨会.该剧由杨椽编剧,裴福林、陈国礼导演,李天鑫作曲,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担纲主演和艺术总监,是近两年川剧新编剧目的一个代表作.
期刊
在种类繁多的戏曲百花园里,每个人对剧种的理解与喜爱程度不同,假使掺入个人情绪,感受就会大相径庭.比如京剧,在国家一级演员、浙江京剧团“五朵京花”之一的当家青衣姜艳看来,京剧在众多戏曲剧种中的地位当之无愧.这不仅是因为它有数百年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在于它有丰富的程式化表演,拥有严谨规范的表演体系.而这一切,正是姜艳热爱京剧、立志成为“京花”的主要原因.
期刊
本文通过对德累斯顿绿穹顶珍宝馆中作于1701-1708年的一件奇珍展品《印度皇帝奥朗则布的宝座》的分析,试图厘清其中国元素的图像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其整体图式的中国渊源,以此说明中国风时期中国元素对于欧洲艺术的意义并非枝节性的,而可能是结构性的.尤其通过紫禁城的午门图像从北京经由商人、传教士的游记之手,经过版画家的加工,进入欧洲宫廷艺术,并在各国宫廷艺术、各种媒介之间的模仿和变形,说明中国元素渗透入欧洲艺术的路径之曲折复杂.
在东千佛洞现存9个已编号洞窟中,第2、4、5、6、7窟目前被学界公认为西夏时期营造的代表性洞窟,是研究西夏历史、佛教、艺术等多个学术领域的重要资料,其中第7窟研究力度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分析东千佛洞第7窟的窟室结构、壁画题材内容、组合方式、图像内涵等内容,来讨论该窟表现的净土思想,进而更加深入的理解西夏社会净土思想和宗教信仰特征.净土信仰在该窟的图像与图像之间构建起内在联系,从而将窟室组成一个构思严密的建筑空间,汉地传统信仰题材与新译密续主题共同服务于“净土”思想.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诗人徐志摩和英国艺评家罗杰·弗莱交往密切,并受到他的艺术思想影响.弗莱的形式分析在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现代艺术发展中重要的艺术理论.实际上,弗莱一直在为艺术的跨文化开辟道路,徐志摩借鉴了弗莱的理论,参与到“二徐之争”的论战中,能看到其背后弗莱为“后印象主义”画派辩护时的影子.徐志摩在这场争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和影响,开启了中国西画艺术的开放思想和多元局面,这离不开徐志摩背后受到的弗莱跨文化艺术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