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徐之争”背后的跨文化思想源流

来源 :美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d411525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诗人徐志摩和英国艺评家罗杰·弗莱交往密切,并受到他的艺术思想影响.弗莱的形式分析在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现代艺术发展中重要的艺术理论.实际上,弗莱一直在为艺术的跨文化开辟道路,徐志摩借鉴了弗莱的理论,参与到“二徐之争”的论战中,能看到其背后弗莱为“后印象主义”画派辩护时的影子.徐志摩在这场争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和影响,开启了中国西画艺术的开放思想和多元局面,这离不开徐志摩背后受到的弗莱跨文化艺术思想的启迪.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德累斯顿绿穹顶珍宝馆中作于1701-1708年的一件奇珍展品《印度皇帝奥朗则布的宝座》的分析,试图厘清其中国元素的图像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其整体图式的中国渊源,以此说明中国风时期中国元素对于欧洲艺术的意义并非枝节性的,而可能是结构性的.尤其通过紫禁城的午门图像从北京经由商人、传教士的游记之手,经过版画家的加工,进入欧洲宫廷艺术,并在各国宫廷艺术、各种媒介之间的模仿和变形,说明中国元素渗透入欧洲艺术的路径之曲折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