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应具备的三种意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的写作需要强烈的理性思维。然而,这种文体的写作在基础教育阶段却长期被淡化,直到高三,学生才真正会去接触一些议论文的写作,而这也主要是因为高考的需要。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只能简单地举两到三个例子,把议论文写作看作是举例编故事的文体。其实,要想真正进入到议论文写作,应该具备议论文写作的三个意识,即概念意识、逻辑意识和论证意识。
  一、概念意识是议论的起点
  一篇议论文首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因为只有解决了“是什么”,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文章要阐明什么观点,主张什么东西。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把一些概括性强抽象性强的语句作一些界定性的解释,也即对自己的主张进行一个概念性的界定,这就是所谓的“概念意识”。而这种意识又是一篇议论文的写作起点,文章的一切论证都需基于这个起点。
  比如要写“忍或不忍”的议论文,题中所给的材料提示是三句话,让学生根据这三句话写一篇议论文。三句话如下:
  晚清名臣胡林翼说: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乃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文学家林语堂说: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德。然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
  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權利生气的。
  而大部分学生写出的议论文都在反复说,一方面要忍,另一方面又要不忍,然后是有时候忍,有时候不忍,其间各举一些例子,说到最后,也没能把材料中的“忍”的概念弄清。材料的表述强调的“忍”,是指遇到一些意外事情或是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去抗争的态度。很明显,从林语堂与龙应台的话中可以读出,他们对这种“忍”都是持批判态度的。然而,有的学生却将其写成坚持、忍耐、忍性等,且所举的例子多为司马迁、韩信等。有学生写此文时有这么一段话:“忍耐久了,忍耐到了一定阶段,那么就应该爆发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有些时候不生气不是因为能忍耐。”像是绕口令一样,结果,还是未能弄清“忍”是什么。所以,要写这篇议论文,首要的是破题,即指出自己从材料中读到的“忍”的含义,然后再从几个层次去论证它。
  这种概念意识的运行,是一种理性思维的体现。概念的确定,既让读者明白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还为自己的论述范畴作界定,便于自己论述的开展,故称概念意识是议论文的起点。以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例,探讨“文品与人品”的关系,材料中给了我们两种绝然不同的观点,一是古人所谓“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另一种是金代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强调的是“文不必如其人”。笔者认为,要想写好这篇文章,无论你持第一种观点还是第二种观点,你首先得界定“什么是文品,什么是人品”,只有解决了这个概念,你后面的议论才算是有根之论。
  二、逻辑意识是议论的过程
  文章的运行大体分为感性思维的运行和理性思维的运行。感性思维运行重在合情性,即合乎人的正常情感,这就是我们常要求的“真情实感”。而理性思维运行则重在合理性,即事情的发展或是道理的阐发需要合乎逻辑。议论文是一种用来发表观点、阐述道理的文章,它是一种理性思维运行的文章类型,强调的是一种逻辑意识。如果写一篇议论文,缺乏逻辑意识,可以想象那文章一定是混乱的、层次不清的。
  那么,什么是逻辑意识呢?逻辑意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思维意识的呈现过程,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过程。从学生议论文写作层面来看,逻辑意识呈现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外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逻辑意识;二是内在的思维过程。所谓外在语言形式,实质是一种表层或浅层的呈现。运用一些过渡性的语言来呈现文章的思维过程,诸如“何出此言——不仅如此——反过来说”,“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最主要的——其次”,“为什么这样说——换个角度说——最后还想说”,“问题绝非偶然——另一方面——难道仅仅是他们的问题吗”,“之所以这样说——还有——更重要的是”,“为何这样说——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他们这种行为——还想说的是”,“当然”,“同时我们也看到”等。有了这些过渡性的能呈现逻辑思维的语言,既可以让自己的写作思路更顺畅,也能让读者(一般是老师)在短时间内把握住你的文章思路。这些语言,就好比是公路上的指路牌,到了哪又要到哪,一看便知。而所谓内在的逻辑意识的思维过程,是对议论文写作更深更高的要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个程度轻,哪个程度重,都需要写作者仔细斟酌,写出来的文章思维要符合常人的逻辑。而且,在写作议论文时,必须要将这逻辑意识贯穿到底,中间无论哪处逻辑没有接轨,文章读起来都是阻塞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逻辑思维贯穿到整个议论的过程中呢?这就要求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具有那种意识,尤其是在学写作之初,必需要有刻意为之的意识,等到运用熟练了,这种逻辑意识就是由表层的刻意变成潜在的自然写作行为。笔者认为,从中学生的写作来看,可以有三种逻辑思维在议论文中呈现。
  第一种是并列式的逻辑意识。这种思维是学生最好模仿的。这种文章大体采取的是总分总的关系,文章的开头提出议论文的总观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对总观点进行阐说,在总观点下提出几个分观点,最后总结观点。这是典型的五段论式,开头一段提观点,中间三段分论点论说,最后一段总结。第二种是递进式的逻辑意识。这种思维较第一种来讲,难度要大一点,但运用这种逻辑意识写出来的议论文,可能使得文章的议论更为深刻,更有深度。递进式的逻辑,既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思想上的;既可是范围上的,也可是程度上的。第三种就是正反式的逻辑意识。既可以先正面论述自己的观点,再反面指出他人的观点不足,从而使自己的观点更能站得住;也可以先反面提出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的观点,并进行反驳,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写作议论文时常用的一种行为逻辑意识。   三、论证意识是根本
  一篇议论文,当观点确定之后,接下来更重要的就是证明自己的观点,阐明自己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当然,论证的方法是多样的,而常用的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从学生的作文实际来看,用的最多的就是举例,然而学生在议论文中,却是为了举例而举例,缺少论证。结果一篇文章写了2-3个例子,成了讲例子讲故事的“四不像”文章。这样完全举例而无论证,例子只能说明个别情况,不具普遍性。既然不具普遍性,那就很难支持你的观点。而只有举例后通过分析论证,得出其一般规律与你的观点相一致,这样,例子才能支撑你的觀点。否则,例子是例子,观点是观点,无法说服读者。可见,一篇议论文,论证是最为根本的。
  那么,什么是论证呢?笔者以为,论证其实就是要阐明自己凭什么坚持自己的观点以及读者凭什么要认可你的观点,在写议论文时,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论证意识,全方位多角度来分析自己的的观点,从而使自己的观点更完善更能站得住脚。
  以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为例,谈“人品与文品”的关系问题,如果以“文品不反映人品”为论点来阐述,观点的提出是依据材料中的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句诗。那么,学生得看懂这句诗,而如果学生知道这首完整的诗“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那么他就更好理解这则材料的含义。实际上,这首诗是元好问论诗中的一种观点,是针对潘岳(字安仁)《闲居赋》所提出的,《闲居赋》可谓是高情千古,但是潘岳这个人却是个谄媚的小人,马屁拍得非常出格,甚至会在路边拜倒在权贵贾谧的车尘之下。人的性格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文学作品展示的往往是其中一个侧面。文品与人品并不存在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这是文品与人品的联系一,根据这一联系,我们就可以引申出联系二,文品所强调的是文章的格调品性,它可以是文人一时的性情所致,一时的心里所想,当然也可以是一生中多数时候的性情表现,而人品则是这个人一贯以来的为人品性、主张等。接着我们又可引出联系三,那就是人品与文品有时会对照但有时又不对照。这样分析下来,文章的思路就变得清晰,逻辑也清楚。在论证的过程中,把道理讲清楚,适当用一些感性材料加以佐证,就是一篇很好的议论文。
  可见,在平时的议论文训练中,面对要论证的命题,不要急匆匆地去想什么论证方法与方式,即什么“横向论证”、“例纵向论证法”等等,而是从前边所讲“是什么”和“凭什么”方面去思考,最后要根据这些东西来考虑用什么论证方法。总之,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这三种意识的培养,才能让自己的文章变得观点明确,逻辑清楚,论证深刻而全面。
  张忠森,教师,现居浙江江山。
其他文献
量气装置在近几年,特别是各省市的试题中出现了各种变式,现做如下展示和分析。  一、测定气体体积的原理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试验中,都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的大小,依据等压条件下,二者体积相等来确定气体的体积;有的实验也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法确定气体的体积。  二、测量气体体积的常用方法  1.利用刻度量器直接测量法。图1A、B、C、D、E、F都是利用刻度量器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测量前A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市区电缆线路的前期规划、电气接线方式及设备选择、电缆线路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目的:优选温阳活血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芍药苷含量,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 nm;利用HPLC-ELSD测定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流动相乙腈
改进了磷酸纤维素的制备条件,使其对Fe3+的吸附容量进一步提高,并以磷酸纤维素吸附分离钢中基体铁及一些干扰元素,再用铍试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钢中微量硼。 The preparation condit
目的:研究蒿蓝感冒颗粒在体内外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在体外用MTT法检测蒿蓝感冒颗粒对Hep-2细胞的毒性浓度,用CPE法观察蒿蓝感冒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的影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各向同性电工钢质量的提高俄国诺沃利别茨克钢铁公司为了提高电工钢板质量寻求最佳精炼方法,而广泛地研究了转炉初炼钢水采取合成渣炉外处理、钢包喷吹硅钙铁粉,用转炉渣处理后
川剧有个绝活叫“变脸”,有此绝技的演员在表演中只要甩甩头,就变成了红脸关公或者黑脸张飞之类的,再一甩,就变成了白脸曹操,常常令观众叫绝不止。有时候,这一绝技应用在其
医院CI战略,是对医院的理念、行为、视觉传递三部分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的策划和设计,制订出CI方案,并据此持久地、一贯地予以执行的策略。本文主要从医院CI策划与设计在当前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是指在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网络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渐主导国民经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