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个脸 让学生“快乐作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ufei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习作时,不会下笔,无从说起;不会表达,语言空乏;不会创新,缺少个性。作文成了学生心中永远的痛,也成为我们教师心头的一块心病。《新课标》指出:“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少布置命题作文。”从新课标来看,如果能够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那么学生写作文就不会有畏难情绪了。
  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呢?给作文变个脸是个有效的办法。
  
  一、题目变脸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意应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能给学生良好的刺激,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但是我们的老师在布置命题作文时,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有些作文题目太平淡、太老套,如《我的爸爸》、《我的童年》等。如果把题目分别改为《“傻”爸爸》、《妈妈叫我小调皮》等,学生一看,兴趣就来了。所以,教师在设计习作任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作文心理。给学生自主命题的权利。这样学生作文才会五光十色、特点鲜明。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
  
  二、形式“变脸”
  
  1.走入社会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写作的兴趣来源于生活,若学生的生活丰富,写作起来就会触类旁通。因此,我们要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我经常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各类作文竞赛、信息调查、参观访问、读书读报、知识竞赛等,使学生参与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为学生作文开辟多种渠道。如有—次,我带领学生在家乡作了一次环境调查,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现状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从他们心底里自然流淌出来的一句句文字,情真意切。总之,通过活动,学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很快进入了“如哽在喉,不吐不快”的境地。
  2.创设情境
  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情趣,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触“境”生情,有话可说,引发习作兴趣。一次,我故意让上完体育课的两名学生等上课铃响了以后再进教室。正当我开始上课时,突然一声“报告”,进来一个汗流满脸的男同学,他怀里抱着一个足球,肩上搭着衣服,走向座位时还向大家做了个鬼脸。刚坐下,门外有传来一声“报告”,这个同学进教室时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看了他们的表演,同学们捧腹人笑。我便说:“你们能不能把他们刚才的情形说给大家听?”这时,同学情绪高涨,小手林立,争着发言。于是我就顺水推舟,以《上课铃响了以后》为题,要他们写下来。学生们拿起笔高兴地“刷刷刷”地写了下来,一篇篇作文很快就写出来了。
  
  三、习作思路“变脸”
  
  许多学生都面临着语言障碍,他们不习惯把看到的事物变成文字,总认为作文是一件复杂的大事。于是,我告诉他们:“试试快乐写作的方式,假设你很想把我们屋后的花园介绍给你最喜欢的朋友,并希望他看了以后到这里玩,你就不会有困难了。”这是一种习作思路的转变。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写《我爱我的家乡》,一开始,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后来我说:“同学们,让我们夸夸自己的家乡,让外地的小朋友看了以后,都会喜欢上我们的家乡,都想到这里来参观。”学生们一听,立刻来了兴趣,都要为自己的家乡宣传。带着生活中的“读者”意识写作文,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会很快乐,很顺利。
  
  四、评价方式“变脸”
  
  以往我们对学生的作文的评价都是有一些条条框框的内容,比如主题要鲜明、注重语言表达的技巧等等。这种束缚使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口味来写作,拼命地编作文,过早地将现实生活变成“艺术真实”,写出的作文空、虚、假,所以改变评价方式非常重要。
  1.用宽容的心容纳不同的声音
  由于儿童心智水平的差异和生活境遇的不同,往往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和感悟。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发现,情感和体验。只要充满童真童趣。因为他们的童心是最美丽、最动人、最精彩的,是最需要人呵护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如一名三年级小学生的一篇短文《妈妈回来了》荣获首届“冰心作文奖”的一等奖。百字短文能获得如此大奖,因为小作者“真情流露,毫不做作,朴素自然,充满童趣”的文章打动了评委的心。好作文的前提是讲真话,只有用儿童的眼光赏识儿童的作文,用儿童的思想宽容儿童的作品,那么学生才会因为老师的赏识而喜欢上作文。
  2.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的潜能只能发挥20%~30%,而正确与充分的激励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孩子,重视在交流展示中提高学生习作的水平。教师要看到孩子的点点滴滴的进步,及时鼓励,增强学生的习作成就感和自信心。当我们转变评价方式时,正是学生把作文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的时候。
  只有让学生满怀兴趣去写,把作文当作像平时吃饭,睡觉那样平常、快乐的事,写出的作文才可能内容丰富、真情流露、充满灵动。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才会一扫而空。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多元化,美国教育部等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教学方式、教材选用以及是否需要实习等,没有硬性规定。美国高校和学生其实普遍不太重视实习,对绝大多数专业的
【目的】萌发期干旱影响绿肥作物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生产。筛选关键、敏感抗旱评价指标,开展不同箭筈豌豆萌发期抗旱性评价,为挖掘抗旱种质和开展抗旱性品种选育提供
【目的】合理施氮是粮食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作物产量的可持续指数以及土壤硝态氮年际迁移特征,对指导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农田氮肥的合理
当代诗歌在格式、韵律方面是比较自由的,在表意上也是比较含蓄的,与作者个人经历、社会生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当代诗
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推进,各地广电运营商的双向网建设都基本成型,在双向网络中怎么承裁多种业务,能够使不同优先级别的业务顺利开展,业务的VLAN规划是关键。基于EPON+EoC的组网环
<正>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工业技术改造工作稳步发展。“八五”期间,武汉市共安排技术改造614项,累计投入资金119.3亿元,相当于“七五”期间投资(37.62亿元)的3.17倍,相当于
作为科学,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独特内涵,有自己的本质特征。我们只有深刻地理解学科的内涵,才能抓住学科的教学规律,凸现学科的教学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工具性与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独特内涵。    一    “人文性”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可从“人文”概念的历史演变中概括出其基本内涵。“人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小说阅读教学应摆脱陈旧的范式,开辟出新的教学天地。笔者认为,深入小说作品核心,抓住每篇小说独具特色之处,基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