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工作不再是寻求温饱的手段,而是个人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途径。职业的选择也因此成为复杂的历程。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清楚、明确的生涯及职业发展方向,经常出现焦虑、目标与兴趣模糊不定、缺乏求学动机、学生角色投入不足、学业成绩偏低、长期沉浸在前途茫茫的感慨中,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低,不利于适应学校。因此,针对学生的生涯发展问题,进行专业的生涯辅导,以提高学生的生涯发展自主意识和生涯自我规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涯发展可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五个阶段。从生涯发展历程的观点来看,大学生在经历成长期的基础教育之后,其生涯发展正处于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转换阶段。其主要的发展任务是个人对自我特质以及各种不同的职业或工作内涵,乃至对个人的环境关系与资源进行探索,以便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建立更明确的导向。
二、大学阶段生涯辅导的目标
1.提供自我评估和自我分析的协助
生活规划必须遵循基于对自我的了解的原则,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优点和缺点,动机和需求、价值观、兴趣、能力等,促使学生在进入工作世界之前能建立自我认定和职业认定。
2.提供了解工作世界的协助
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对工作世界中的职业机构具有广泛而初步的认识,但尚须进一步探索职业结构中和个人兴趣领域相关的层面,拓展工作世界的知识。
3.提拱进行生活决定的协助
当学生拥有了对自己和对工作世界的丰富信息之后,尚须引导其运用所汇集到的信息,作短期和长期生活目标的决定,并在现实生活中检验其具体可行性。
4.提供进入工作世界的协助
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寻求适当的工作机会和职业安置,应包括为他们发展推销自己的技能,例如准备履历表、面试技能、找工作技能等。
5.符合不同群体的独特需求
不同族群的学生在生活发展上有其独特的要求,因此生活辅导方案也必须因应特定群体的生涯发展需求面调整其内涵和实施方式,以提供更有效的生涯服务。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1. 审视自我
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帮助学生发现自我,了解自我的职业需要,即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气质、性格特点,看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及其倾向,看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才能最充分地发挥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生涯规划设计。
2.确立目标
有效的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的话,人们是很容易对现状妥协的。所以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势和困难,职业方向与目标的确定,这是生涯规划的核心与前提。
3.评估环境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4.生涯策略
有效的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實现目标。
5.生涯评估
有效的设计还要不断地反省修正目标,反省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轮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订;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实践体系的建设
1.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课程是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协助学生认识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咨询建设
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知识理论的作用,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的时候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个体咨询主要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采取一对一互动的方式进行辅导。个体辅导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并确定适合于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
3.提供职业心理测评
“知己”是指对自我的认知,“知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职业心理测验是通过提供心理测验技术的服务,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辅导人员可以依照心理测验的目的和测验本身的特性,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职业兴趣、人格特征、价值取向及职业成熟度等。当然对于心理测验的结果应谨慎解释,避免对受测对象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4.进行生涯团体辅导
在学生里,教师或辅导人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和外部客观世界以团体的方式开展职业心理辅导。在团体辅导中,大量有效地广泛地加以传播。为提高辅导效果,辅导可以采用教学材料、影响材料等多种方式,促使团体成员围绕信息开展深入地讨论,从而便于参与者互相加深认识与了解,并从讨论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5.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尝试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
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队伍。
在当今社会,工作不再是寻求温饱的手段,而是个人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途径。职业的选择也因此成为复杂的历程。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清楚、明确的生涯及职业发展方向,经常出现焦虑、目标与兴趣模糊不定、缺乏求学动机、学生角色投入不足、学业成绩偏低、长期沉浸在前途茫茫的感慨中,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低,不利于适应学校。因此,针对学生的生涯发展问题,进行专业的生涯辅导,以提高学生的生涯发展自主意识和生涯自我规划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涯发展可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五个阶段。从生涯发展历程的观点来看,大学生在经历成长期的基础教育之后,其生涯发展正处于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转换阶段。其主要的发展任务是个人对自我特质以及各种不同的职业或工作内涵,乃至对个人的环境关系与资源进行探索,以便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建立更明确的导向。
二、大学阶段生涯辅导的目标
1.提供自我评估和自我分析的协助
生活规划必须遵循基于对自我的了解的原则,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优点和缺点,动机和需求、价值观、兴趣、能力等,促使学生在进入工作世界之前能建立自我认定和职业认定。
2.提供了解工作世界的协助
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对工作世界中的职业机构具有广泛而初步的认识,但尚须进一步探索职业结构中和个人兴趣领域相关的层面,拓展工作世界的知识。
3.提拱进行生活决定的协助
当学生拥有了对自己和对工作世界的丰富信息之后,尚须引导其运用所汇集到的信息,作短期和长期生活目标的决定,并在现实生活中检验其具体可行性。
4.提供进入工作世界的协助
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寻求适当的工作机会和职业安置,应包括为他们发展推销自己的技能,例如准备履历表、面试技能、找工作技能等。
5.符合不同群体的独特需求
不同族群的学生在生活发展上有其独特的要求,因此生活辅导方案也必须因应特定群体的生涯发展需求面调整其内涵和实施方式,以提供更有效的生涯服务。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1. 审视自我
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帮助学生发现自我,了解自我的职业需要,即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气质、性格特点,看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及其倾向,看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才能最充分地发挥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生涯规划设计。
2.确立目标
有效的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的话,人们是很容易对现状妥协的。所以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势和困难,职业方向与目标的确定,这是生涯规划的核心与前提。
3.评估环境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4.生涯策略
有效的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實现目标。
5.生涯评估
有效的设计还要不断地反省修正目标,反省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轮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订;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实践体系的建设
1.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指导课程是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协助学生认识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咨询建设
课程建设只能起到普及知识理论的作用,具体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的时候需要有个性化的咨询指导。个体咨询主要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采取一对一互动的方式进行辅导。个体辅导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并确定适合于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
3.提供职业心理测评
“知己”是指对自我的认知,“知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职业心理测验是通过提供心理测验技术的服务,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辅导人员可以依照心理测验的目的和测验本身的特性,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职业兴趣、人格特征、价值取向及职业成熟度等。当然对于心理测验的结果应谨慎解释,避免对受测对象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4.进行生涯团体辅导
在学生里,教师或辅导人员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和外部客观世界以团体的方式开展职业心理辅导。在团体辅导中,大量有效地广泛地加以传播。为提高辅导效果,辅导可以采用教学材料、影响材料等多种方式,促使团体成员围绕信息开展深入地讨论,从而便于参与者互相加深认识与了解,并从讨论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5.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尝试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
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