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实施策略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个产物,所表达的“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思想,不仅仅是实施我国城市建筑高效绿色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技术途径与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实施策略
  一、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1.1绿色建筑的含义
  欧洲称绿色建筑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美国称其为绿色建筑。中国给绿色建筑的定义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构成绿色建筑的三个要素:
  (1)从资源能源利用的角度考虑,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上应该是尽可能少的、有效的利用常规不可再生资源。
  (2)从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在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里,应尽可能少的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3)从舒适健康的角度考虑,绿色建筑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业主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1.2绿色建筑的共识
  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建筑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以上,建筑节能已迫在眉睫。3月底举行的国际绿色建筑大会,吸引了国内外相关政府机构、协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国际绿色建筑大会也早已经成为国际盛会。
  1.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在定义上而言,绿色建筑设计指的是在建筑建设的整个工期内,把建筑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一些可二次利用元素的融入作为设计所要考虑的重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总的来说,可以从“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环保,可持续发展”,这几个角度展开。但是具体到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要突出个性,有它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例如,博物馆可以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服务社会。”例如,对古建筑的修缮,也有一个建筑设计过程,可以是“修旧如旧,再现辉煌”等等。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2.1合理选址
  绿色建筑强调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盲从,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等等。
  2.2整体及环境优化
  我们知道建筑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周边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故在建筑设计时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尊重,而这种关注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等等。同时,绿色建筑还强调整体设计思想,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而不顾整体,也就是要求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3]。最后,建筑还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体现对环境的尊重,用现代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自己的风格和时代精神。
  2.3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舒适性和适用性,即为用户创造与自然环境沟通的条件,让用户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例如: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保证建筑的长时间的自然光照;营造良好的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2.4倡导回归自然
  一是建筑物的外部地理环境,它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与周围的建筑环境融为一体、和谐相处、动静结合。在维持环境的原生态的基础上,保护周边建筑环境。二是绿色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2.5简单高效发展
  上文中已提到过,绿色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对能源的节约。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并采用发展的理念,将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有机结合,为扩建和改造留有余地,实现建筑简单高效发展[1]。
  三、技术途径与实施策略
  3.1总体规划设计
  每一个建设项目的实施总要涉及到对土地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是去优化原有的生态环境,而不是去恶化,是一种与原有环境的有机融合,规划应具有总体性,要服从于城市的整体规划,从大局出发,节约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倡导“绿色”施工,减少建筑及其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考虑建筑功能性的实现,努力营造舒适且健康的微气侯环境[4]。
  3.2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把太阳能系统融入到整个建筑设计之中,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统一”设计和施工,设计上并非是“相加”,而是太阳能作为建筑的某种设施构件与建筑形态上的综合性、整体性设计,实现太阳能系统与建筑构建的有机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既美观节能,又能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目前较为常用的设计方案有如下几个:
  (1)太阳能装置与屋顶设计上的一体化。
  (2)太阳能装置与墙面设计上的一体化。
  (3)太阳能与阳台、遮阳装置的一体化。太阳能系统和建筑同步施工,促进了工程化建设,由于统一设计,减轻了建筑荷载,减少了业主日后因生活需要再进行自主安装的麻烦,给业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3.3基于节能和舒适要求的绿色通风设计
  节能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风有效地减少对空调的依赖性,同时流动的与外界相通的环境,让房间清新自然,从绿色建筑设计的角度思考,绿色通风设计保证了建筑的居住通风环境更符合人体生理舒适度的标准;被动式通风设计,有效减少了常规建筑因通风带来的能耗,有利于维持建筑外部环境的生态性。
  3.4保温隔热的绿色设计
  保温隔热的目的在于有效节能,属于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建筑用于保温隔热的能耗在建筑使用总能耗中要占到很大的份额,同时从环境污染来看,保温隔热会生成温室气体,导致排放增大,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具体的技术处理和设计上应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1)合理地设计建筑的体形和立面。
  (2)利用建筑墙体、屋顶和地板构造技术处理[2]。
  3.5光环境设计
  (1)合理设计采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将室内的照度控制在一定区间内,在设计上应尽可能地挖掘自然采光的优越性。
  (2)在设计过程中,对于自然采光的情况,应对光线的强度对比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强光刺眼,建立建筑采光阳
  光时与热量需求之间的平衡。
  (3)建筑的人工照明设计上,应积极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力求节能。
  (4)遮阳设施在设计上应根据建筑室外光线的实际情况、特征及其具体的形式,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地遮阳,在固定遮阳时,合理选择水平和垂直遮阳板及其角度的布置。
  四、总结
  近年来绿色建筑在国内建筑设计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倡导绿色建筑的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更为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建筑能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节约资源和降低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并降低环境负荷,对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解决能源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同地区绿色建筑的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从传统建筑文化吸取精髓的理念,体现健康、自然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李伟峰。 绿色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要素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9)。
  [2]沈鹏。 浅析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与改进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于非洲沙漠地区临建设施设计和施工经验,结合同类地区的建筑特点,探索并总结了沙漠环境下临建工程的设计要点和施工重难点,研究结果可以为沙漠地区临时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沙漠;房建;临时设施  非洲是我国对外承包行业在海外最大的市场,2008年份额超过了40%。2008年以后,尽管世界金融危机余波未减,但伴随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坚定实施,我国企业对非承包市场逆势上扬,平稳增长,越来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必需品,生产的原材料来源。矿产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位作用在国民经济中也变得及其重要。我国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印支期下庄花岗岩是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岩石的主要元素显示出富硅、富碱、过铝质等特征; 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Rb、Th、U、Ce、Sm、Y, 亏损Ba、Sr、P、Ti;
期刊
期刊
摘要:本文将对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设计难点进行阐述,并提出几点措施,希望能给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设计  在经济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高层建筑结构计算分析软件也在不断的更新,它从以往惯用的平面框架与桁架计算程序演变成如今建筑行业常使用的空间计算程序,推动了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在设计高层建筑地下结构时,充分的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为设计好高层建筑地下结构做铺垫
讨论了带非负扰动的临界非齐次多重调和方程多解存在性和非存在性.因为多重调和方程没有极值原理,所以首先利用泛函弱半连续性和适当变换辅助函数的方法建立起多重调和方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