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专业《装饰施工技术》课程的信息化探索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教育事业而言,课程的信息化实践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以及教学模型的信息化。本文以“建筑装饰专业《装饰施工技术》课程的信息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阐释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实现,然后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具体的信息化模型构建策略。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为当前从事建筑装饰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从信息化实践角度探索《装饰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新的教学方法与措施,以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装饰专业;装饰施工技术;信息化课程实践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装饰行业也伴随着房地产行业以及建筑工程行业取得相应发展,其施工技术亦在随之不断提升。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其与教育事业不断融合的今天,传统《装饰施工技术》课程该如何与信息化技术结合得更为完善,又该如何基于我国现有的专业技术发展和教育改革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变革,是本文中笔者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教学资源的“信息化”
  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是保障和实践教学过程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亦是关系到教学过程能否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其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一)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形式
  目前《装饰施工技术》的信息化资源种类与形式主要包括这样几种:
  施工图片。在涉及到具体的施工步骤、注意事项以及要求时,采用施工图片或者图像类的资料进行教学是较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这种图文并茂式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过程,让学生产生直观的学习感受。
  微课、视频以及动画。教师可以在开课之前,到具体的施工现场录制视频,制作成微课资源,在教学涉及到相关内容与环节时让学生观看,让整个施工过程能够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犹如置于施工现场,有助于掌握其中的各个环节与细节。同时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学习,不必拘泥在教室的环境中。
  电子试题。建立电子化的试题资源库,实现无纸化考试,让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完成整个考试或模拟考试的过程,这样既有助于节约资源,电子化的阅卷和审批过程,还能提升工作效率。
  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教学课件。这类资源一方面可以用于具体的授课过程,还可以利用校园网上传到校内网络平台,方便学生进行网络自学。同时学生在展开自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对教师的课件进行网络反馈,教师在收到反馈信息后也可以适当的对课件内容进行调整与更改,促使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资源的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特征。
  网络课程。根据《装饰施工技术》的内容章节划分,在校园网络上建立一定的网络课程,方便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既可以用于课前必要的预习环节,也适用于课后的复习和知识整合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课程内容的相关调整,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与施工现场进行实时互通、同步教学,实现将施工现场搬入教室。
  (二)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来源
  因教学环境和不同地区本身教学条件的差异性,目前我国各地的建筑装饰专业《装饰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来源存在着很大层次上的差异。不仅是管理形式的多样化,管理体制的各有千秋,信息化资源实现所处的阶段以及可发展的方向也各不相同。但是本着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应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对已经具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并不断拓展信息来源渠道,为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道路奠定必要的基础。
  首先,建立专业的“信息化”资源收集和整合队伍。通常情况系“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可以依靠专业教师来进行收集,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要求,很多教师忙于课程、忙于科研、忙于课题,教师所能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和收集的时间与空间被大大压缩,获得的渠道也在无形之中受到限制。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层面应当建立专项的教学资源开发组织,安排相应的人员,专门从事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合工作。具体地说,学校要给予必要的电子设备、资金投入以及工具的支持,方便资源开发队伍能够基于此建立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储备库,将丰富的微课资源、网络课程资源、施工现场资料等纳入到这一教学资源库当中,为教学提供便利。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目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还能使专业课程对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
  其次,院校本身要改变现有的观念、体制和管理思路。部分学校在对课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脱离“管理学生”的误区,致使很多教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对教学资源进行挖掘、选择,也没有足够的精力教学课程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呈现,以及学生最终实践应用能力的生成。因此,笔者认为,院校应保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收集,将教务与管理两个环节彻底分离,各自独立运行,让专业教师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资源“信息化”的开发工作。
  (三)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的目的
  《装饰施工技术》信息化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信息化手段,来到达“任务引领,项目教学”的教学目的。通过合理的教材组织编写,远程联动教学的现场展现,虚拟仿真软件的应用,微课的课后补充,已经互动式电子出版物的应用。形成全方位的《装饰施工技术》的信息化平台构建,形成对教学上的促进。
  二、建筑装饰专业《装饰施工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平台
  当建筑装饰专业《装饰施工技术》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保障了一定的信息化课程实施基础后,就可以对整个课程进行信息化模型的构建,具体步骤如下:
  (一)信息化软件实训
  所谓的信息化软件实训,就是安排学生进行模拟实训软件操作的过程,在此之前教师需要对信息化软件的基本特点与用途进行必要的说明,还要对操作期间的注意事项进行阐释。与此同时,该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划分小组,使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互动与交流,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无法自解的问题进行汇总反馈给教师,由教师对经过学生讨论而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点评,对没有解答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而从细节来说,笔者认为这一步骤的实施与落实,可以从以下几种策略角度来把握:   首先,兴趣培养策略。《装饰施工技术》虽然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学科,但其间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应用都是需要以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基础,才能不断向前推进与发展。因此教师在面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时,应该在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通过前期教学,使之产生一定的学习习惯,潜意识当中形成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能够自行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顺序,生成具有一定标志性的个人风格。
  其次,辅助思考策略。一旦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确立学习方向,那么这其间肯定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与失误,教师就需要在此以辅助者的身份出现,帮其决策正确的学习内容与方向。
  再次,组合学习策略。虽然该实践课程最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起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与团队意识和合作学习并不发生矛盾,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翻转课堂的充分体现。在教师完成模拟实训软件的介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独立操作,也可以再遇到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面临学习上的困难时,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辅助解决。
  最后,竞争合作策略。竞争与合作是目前《装饰施工技术》课程信息化实训软件教学时所采用的两种主要操作方式,通过竞争不仅能够非常直观的体现出学生对数实训软件的掌握程度,还能在实际化的情境模拟当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
  (二)信息化应用与考核
  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对学生考核和测评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教学的虚拟仿真,同时软件内置有关装饰施工的流程类题目,并在内部穿插相应的理论类试题让学生作答。学生提交试卷以后由系统自动进行审批,并对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教师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学生软件实训情况以及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针对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进行系统的认识,然后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需要把握的就是内置题目的选择以及计算机考核内容的设置,使之更加符合课堂教学的阶段性要求以及当今社会装饰施工技术所需的相关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要求。
  (三)信息化模拟施工
  在完成信息化软件实训和信息化应用考核两个阶段后,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信息化模拟施工的教学环节,进行与真实施工场地以及相关内容流程的初步对接,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有关实际应用和操作的坚实基础。
  信息化模拟施工主要是在实训车间里进行教学,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包括施工图、验收规范以及场地设备、教学材料等准备性资源,并为其配备管理和指导教师,保障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与操作。当这一学习过程一旦开始后,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分组,进行模拟岗位轮换,让学生以施工员、项目经理、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成本控制人员以及设计人员的身份出现,分角色、分阶段的进行岗位体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岗位的表现,以及相应阶段所需知识的完备情况进行相应的考核,汇总得出每位学生的成绩。
  建筑装饰专业《装饰施工技术》课程的信息化模型构建,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实现,而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为了保障这一模型的构建更加符合现阶段该专业课学生在学习状态和学习特点方面所呈现出的优点与缺陷,教师要随时对教学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提炼已经取得的成绩,正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积累经验,及时改革与调整,为日后或者接下来的教学阶段进行准备与铺垫。
  三、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装饰专业《装饰施工技术》课程实现信息化教学,是保障其将理论知识作用于实践的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也是今后这一课程的发展方向与改革趋势。在笔者看来,鉴于目前我国该专业已经展开利用的诸如远程现场联动教学、微课开发制作、教学仿真软件、电子课件开发和试题资源的整合,笔者认为今后《装饰施工技术》可以从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的融合上进行研究与开发。随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装饰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据地位的不断提升,该专业教育方向的把握、教学课程的设置,还可以迈向更为精细化的方向,以推动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不断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孟春荣,郑庆和,莫日根.“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美术大观,2010(06):154.
  [2]慕宗鹏.探究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4(19):97.
  [3]彭秀川.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现状探讨[J].求知导刊,2015(11):48.
  [4]叶军令.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一体化教学的反思[J].职业技术,2015(04):38-40.
  [5]黄艳.《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操作考核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5(67):3.
  (作者单位: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
其他文献
摩托车是现代人方便而高速的交通工具,但常因保管不善而出故障。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向人们介绍一种“自制摩托车停车间”颇为经济,简便又适用,再配上锁和报警装置也非常安
介绍大型减速器箱体零件CAPP设计。本文根据箱体零件的结构及工艺特点,介绍了箱体类零件的信息输入、工艺生成及系统结构原理,并简要介绍了系统的推理机制──规则与框架相结合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profiles of Vibrio cholerae O139 in Shandong province.Methods A
一个辉煌的世纪行将结束!一位辉煌的巨人走进了历史!邓小平是不朽的,他光耀在中国历史上,他洛在人民的心目中。邓小平,真了不起!朋友,你环顾四壁,一年年,都在变化,十几年更显清晰,是衣食
有一次,听王德春教授的讲座,其间他说到电影片名的翻译,举的一个例子至今令人难忘。他说的是一部上个世纪40年代的美国电影,名字叫A Women Against Another,如果直译出来,就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大胆实践与探索,从而逐步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新局面。本文主要探寻中学生的自主管理。  中学生自主管理,即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自己处理生活与学习方面的事务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理念: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并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最大限度调动中学生的内在动力,旨在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现个性与才能的舞台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中 ,超声心动图诊断心房肿瘤 (块 ) 6例 (4 2 9
角膜白环病又称Coats氏角膜白环病。国内仅报告15例。曾××女22岁1982年11月23日因双眼红肿来诊,无眼外伤史。双眼视力均1.2,双眼睑肿胀,睑结膜明显充血,球结膜轻度水肿,结
1995年 7月至 1999年 5月 ,笔者运用中药理肺止嗽散加减化裁 ,治疗小儿咳喘 86例 ,获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治疗 86例中 ,男 48例 ,女 38例 ;年龄 1岁以下 16例 ,1
从今年3月15日开始,南美跨国公司奥菲罗尔(为法国别儒雪铁龙集团和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三国的四方合资企业,其中,乌方占有51%的股份)以CKD的方式装配雪铁龙牌3和5门ZX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