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半夏汤加昧治疗成年型原发性甲减粘液性水肿17例疗效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瓜蒌薤白半夏汤;原发性甲减粘液性水肿;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1.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6—0030—01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笔者1996年~2005年之间诊治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共17例,其中男5例,女12例;门诊13例,住院4例;病程4~16a;年龄最小者36岁,最大者68岁,平均年龄51.5岁。临床表现:恶寒,少汗或无汗,倦卧嗜睡,反应迟钝,健忘,精神抑郁,疲乏无力,大便秘结,小便量步,腹胀纳果,动则心悸气短,皮肤粗糙增厚,呆板面容,面颊眼睑、四肢皮肤非凹陷性浮肿,或双膝下胫骨前棘两侧亦可呈凹陷性水肿,但凹陷恢复较快,体重增加,舌体胖大,转动不灵活,舌质淡暗水滑,苔少薄白,脉沉迟缓,阳微阴弦。本组病例其体重均较发病前基础体重增加3~12k。治疗前复检TT4、TT30、FT4、FT3、TSH,17例均有TT4、FT4降低及TSH增高,9例患者还伴有TT3或FT3降低支持诊断。
  
  2治疗方法
  
  2.1治则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祛痰通便,化湿利水。2.2方药组成 瓜蒌壳10~30g,薤白15g,半夏15g,桂枝10g,枳实15g,厚朴15g,茯苓30g,炒白术10g,炙甘草10g,泽泻15g,陈皮10g,葶苈子15g,大枣10g,1日1剂,冷水煎服,每煎加清酒30g,煎沸10~25min,每服200~300ml,每日3次。
  2.3随症加减恶寒明显者加麻黄10g,细辛10g;水肿甚者加猪苓15g,车前子30g(包煎)。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除,恢复基础体重,复检TY4、FT4、TT3、FT3、TSH无异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重明显下降,复检甲状腺功能TT3、FT3无异常,仅TT4或FT4单项稍低,TSH维持高限上下;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体重下降不明显,复检TT4、FT4、TT3、FT3、TSH变化无明显差异性。
  3.2治疗结果临床治愈3例;好转14例。
  
  4体会
  
  成年型原发性甲减为全身性低代谢临床综合征,其水肿机理是亲水性的粘蛋白沉积于皮肤、皮下、肌肉、内脏等,导致全身粘液性水肿,西医用甲状腺素制剂治疗。成年型原发性甲减之粘液性水肿临床表现为阳虚阴盛,水湿为患之症,用脉象病机来概括即“阳微阴弦”证。本病属祖国医学“水肿·阴水”范畴。病机特点为心肺气虚阳弱,水湿内聚为患,故治疗重点应以上焦心肺为主,其水肿遍及全身,故应三焦同治,瓜蒌薤白半夏汤为《金匮》治疗胸痹重症一阳虚寒凝,痰湿中阻的主方,笔者受胸痹“阳微阴弦”脉象病机的启发,运用该方治疗阳虚阴盛、水湿内聚之水肿,取得一定疗效。
其他文献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理疗;理气活血化瘀汤  中图分类号:R7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0-0018-01    笔者自2005年~2006年间运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87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①有急性盆腔炎病史;②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加剧;③阴
期刊
关键词:三清饮;粉刺;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0-0030-02  笔者采用自拟三清饮治疗粉刺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00例均为2006年本院门诊病人,其中女58例,男4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者41岁;皮损以粉刺、丘疹、脓疱型粉刺为主者68例;有结节、囊肿型粉刺24例
期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草药外敷治疗;手法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0-0033-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髓核突出后压迫神经根造成腰腿痛的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等,笔者近年来采用手法加中草药外敷治疗本病8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
期刊
关键词:痤疮;梅花针;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0-0035-01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等含皮脂较多的部位,主要以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为特征。由于痤疮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遗留终生难愈的瘢痕。笔者采用梅花针刺血配合中药治疗寻常痤疮50例,取
期刊
关键词:肾绞痛;针刺疗法;穴位注射;内服中药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0-0034-01    笔者近年来运用水针穴位注射、传统针刺和内服中药治疗肾绞痛30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6天,最长6年余。对照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祛异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IL-2、IL-6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只行开关腹,B、C、D组均行内膜移植,造模完成后,A、B组以生理盐水灌胃,C、D组分别给予中药祛异康、西药丹那唑灌胃,4周后开腹收集腹腔液测定IL-2、IL-6表达水平。结果:祛异康可以降低异位症大鼠腹腔液中IL-2及IL-6浓度(P<0.
期刊
关键词:多灶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7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0-0060-02    多灶性脉络膜炎(multifoeal ehoroiditis,MC)是一种特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主要侵犯中青年女性.常双眼发病,临床典型眼底表现为散在的脉络膜视网膜病灶,直径50~350μm,约1/3患者出现黄斑部或视盘周围脉络膜新
期刊
关键词:通脉降脂丸;高脂血症;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9-0006-01    自2005年5月~2007年4月期间,采用本院制剂通脉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6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90例,其中血脂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高35例,单项胆固醇高25例,单项甘油三酯高3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单用西比灵,治疗组加用自拟养血祛风止痛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75.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比灵。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偏头痛;疗效  中国分类号:R7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期刊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呼吸系统感染;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9-0011-01    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其中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殊药物,细菌感染虽有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耐药现象日趋明显,大大影响了临床疗效。自2005年1月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