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知识·情报:地理大发现时代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藏书中的“行在”考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yk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492年,在西班牙伊莎贝尔(Isabel,1451—1504)女王的支持和资助下,哥伦布率领船队踏上了原计划到达东方、寻找行在(Quinsay)、拜见大汗的地理大发现之旅。经考证,伊莎贝尔在召见哥伦布之前拥有一本用西班牙方言阿拉贡语(Aragonés)撰写的图书,在其中收录的罕见版本《马克·波罗游记》中,对行在城作了详细的记述和描写。该书除供西班牙王室成员阅读来获取知识外,收录的内容还被当成可靠的情报,指导海外扩张。行在由此成为哥伦布和伊莎贝尔女王通过不同材料和途径所知悉的东方城市,是地理大发现活动的地理学共识。
  【关键词】地理大发现;行在;哥伦布;伊莎贝尔女王;马可·波罗游记
  【中图分类号】K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099-03
  【本文著录格式】李晨光.游记·知识·情报:地理大发现时代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藏书中的“行在”考[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1):99-101,13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16至19世纪西班牙外交档案中浙江信息的考证、编译与研究”(项目编号Y201942972)。
  中国和西班牙虽然相距遥远,但有着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一次访问西班牙之前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追溯了两国旷古烁今的关系史:“早在2000多年前,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就将古都长安同西班牙的塔拉戈纳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在驼铃声中穿越亚欧大陆来到西班牙。”
  地理大发现时代,西班牙人开辟了跨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环球航线,并于1575年从其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派出了首个访华使团。在对西班牙古籍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中本文作者发现,哥伦布和伊莎贝尔女王这两位促成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地理大发现的关键人物,都曾收藏和阅读过描述契丹(Cathay)、日本(Cipango)、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作品。西班牙皇家埃斯科里亚尔图书馆(Real Biblioteca del Monasterio de San Lorenzo de El Escorial)中一本伊莎贝尔女王生前藏书证明,西班牙王室早在14世纪就已经阅读到了欧洲作家对杭州古称“行在”(Quinsay)的文字记录。作品不仅在16世纪被精心装帧之后保管至皇室图书馆之内,更为重要的是,在其扉页上匿名手写体文字批注了书籍的另外一个功用:“拥有此书可开疆辟土。”
  一、游记:罕见的阿拉贡语删减本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所拥有的详细记录东方世界的书籍名为《东方历史之花(Flor de las ystorias de Orient)》,其中收录了四部作品:海屯(Hayton)的同名作品《东方历史之花》,1r至57r页;《马可·波罗游记(Libro de Marco Polo)》,58r至104v页;胡安·费尔南德斯·德·埃瑞迪亚(Juan Fernández de Heredia,1310-1396)以记录圣人和哲学家生平思想的作品《权威录(Libro de actoridades/Rams de flors)》,105r至250v;编纂时认为是亚里士多德作品的《秘密中的秘密(secreto secretorum)》,254r至312v页。
  该书在西班牙中世纪学者、教士、阿拉贡王国驻阿维尼翁教廷使者胡安·费尔南德斯·德·埃瑞迪亚(Juan Fernández de Heredia)的主持下翻译,于14世纪末期在法国阿维尼翁(Avignon)印刷出版后流传至西班牙,先被伊莎贝尔女王的父亲——卡斯蒂利亚王国胡安二世(Juan II,1405—1454)所有,后被女王继承。伊莎贝尔去世后,图书作为女王生前遗产,藏于埋葬她和费尔南多(Fernando,1452—1516)国王灵柩的格拉纳达(Granada)皇家礼拜堂(Capilla Real),1591年迁移至马德里市郊16世纪修建的皇家埃斯科里亚尔图书馆,馆藏号ms. Escorial Z-I-2。书籍在16世紀被从外部装订修饰,书页的顺序和内容没有调整,今日仍可借阅查询。
  皇家埃斯科里亚尔图书馆是西班牙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公共性质的图书馆。西班牙菲利普二世国王(Felipe II,1527-1598)继承王位后不久,在1563年启动了该座图书馆的修建,工程历时21年,于1584年竣工。中世纪一直到1561年菲利普二世正式定都马德里,西班牙没有固定的都城,多个城市都设有王室行宫,又称“行走的皇权”。皇家埃斯科里亚尔图书馆建成后集合了西班牙王室之前散落在全国各地皇家场所里的藏书。
  西班牙王室收藏的《马可·波罗游记》部分以彩色并伴有植物装饰图案的大写字母P开头,P的空白处印有彩色的马可·波罗人物像——留白色长须,戴蓝色布帽,穿红色长袍。书籍纸张尺寸为400x270毫米,字体为14世纪欧洲通行的哥特式手抄体,每页两栏排版,每段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为彩色,其余文字为黑色。绝大多数页面包含33行文字,101r和103r两页只有32行,字迹清晰,长高于宽,容易识读。
  马可·波罗的游记首版在1298年问世,原稿已经失传,史学界对其最初著成时的语言已有基本共识,普遍认为是在中世纪的亚平宁半岛的城市中常用的法语或一种变体法语写就的。著作在后世虽然出现了数量众多、内容各异、语种不同的抄本和译本,总得来说可以用两个系统来区分所有的游记版本:A系统和B系统。A系统的各主要版本是从14世纪初手抄于意大利的版本发展而来的,共232章,不分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马可·波罗的生平;第二部分篇幅甚长,分标题和章节介绍其曾经游历过的不同国家和地区。B系统的版本数量较少,但是收录了传统A系统各本中没有出现的内容。B系统里最重要的版本为复制于15世纪70年代、现存于西班牙托莱多的拉丁语译本(Z本),还有1559年发行的意大利地理学家赖麦锡(Giovani Battista Ramusio)版本,又称R本。   经过比对和研究,西班牙王室收藏和保管的游记版本隶属于A系统,目前还发现有两个同源的版本分别保存在佛罗伦萨和梵蒂冈两地的图书馆中,全书内容与游记的其他版本相比虽然多有删减,但是都包含着描述行在的单独章節,篇幅较长,信息翔实。
  西班牙王室收藏的《马可·波罗游记》第38章标题为“关于行在城”(De la ciudat de Quinssay),正文共498个单词,首句即介绍了行在的信息在来源上和游记其他版本的不同之处:文中内容除了马可·波罗外,还来自于中世纪另外一位曾经到访过中国的传教士和旅行家——鄂多立克(Odorico da Pordenone)。
  二、知识:西班牙王室经世传承的行在信息
  从12世纪开始,蒙古人的军队驰骋欧亚大陆,征服了大片土地的同时打破了西方与东方之间的相对隔绝状态,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大旅行时代:“从1245年,圣方济各会修士约翰·柏朗嘉宾受教皇之命出使蒙古,到1347年马黎诺里从刺桐登船返回欧洲,一个世纪间到中国的欧洲人,历史记载中有名有姓的,就不下100人。”元代来华的外国旅行家中,马可·波罗、鄂多立克、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尼格罗·康蒂(Nicolo Conti)被称为中世纪四大游历家。经学者考证,鄂多立克1286出生于意大利弗里乌黎省,很早就加入天主教方济各教会。他在1322到1328年间在中国停留,曾经到访过杭州,返回意大利后经本人口述他人笔录写成游记,留下了对杭州、北京等多个东方城市建立在亲身经历和观察之下的文字记录。
  西班牙皇家图书馆里阿拉贡版本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关于行在城的段落是以鄂多立克偶遇一位本地基督徒,两人同游一座杭州寺庙的轶事开头。凭借鄂多立克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其将行在与中世纪欧洲城市面积的对比,西班牙王室对行在的城市规模有了清晰而直观的认识:“这座名为行在(Quinssay)的城市就是传教士鄂多立克确认过的拥有22座主城门的城市。从城门出去不到八公里,可以到达十二座城市,每座城市都有威尼斯或帕都亚那么大。”
  以行在城为名的章节后半部分的文字在原书中明确说明是来自马可·波罗的记述,“我,马可·波罗告诉你们所有关于行在的事情都是真的,因为我经过大汗的允许在这座城市曾经呆过一个月。”马可·波罗1254年出生于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在中国生活过17年之久。他对曾经亲访过的行在的叙述则强化了该城富丽堂皇、体量庞大的形象:“据说大汗在蛮子省分成9个辖区,在每个辖区都任命了一位大汗家族的人为王,受大汗的委托进行管理。其中行在这座城市的王非常有权势,除了城镇和乡村外,有一百四十个富有的大城市在其管辖之下。每座城市中有两万名士兵驻守。”
  财富丰盈、政治先进的东方都市行在引发了中世纪欧洲读者的兴趣,在西班牙王室藏书中关于行在百姓的一个特征,则让不论是西方的旅行者,还是欧洲的君主,有了更多的动力和理由在机会成熟的时候去亲访行在:“这里的人是如此之多,如果每个人都能善用兵器的话,完全可以征服整个世界。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此地百姓热爱和平,不知道如何使用武器。”
  在介绍行在城章节的末段,马可·波罗赞叹其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天空之城”,并补充了那里使用纸币的信息作为结束语。综合全章内容,行在城在两位中世纪旅行家的笔下,是一个在经济上富强发达,政治上先进统一,宗教上宽容并包,基督教已经传入并生活着本土信徒,虽然人口众多,但是民风淳朴,不喜征战独特的东方城市形象。
  三、情报:行在指引西班牙王室开启发现之旅
  马可·波罗的游记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前,一直是西方人了解遥远而陌生的亚洲最为重要的文本之一。书中虽然有诸多夸张和失实之处,但是在其中详细描述的契丹、行在、蛮子(Manzi)等内容,获得了欧洲读者的接受甚至追捧,为西方知识界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化“他者”和认识对象。游记上市发行后迅速被翻译成各语言在不同国家出版,目前已搜集到148种不同的版本。这部作品在流转传阅中不仅为西方世界的“中国崇拜”提供了一个知识与价值的起点,更成为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活动的动因和推手。
  根据本文的考证可知,西班牙王室早在15世纪早期就拥有并阅读了《马可·波罗》游记,16世纪该书被皇家埃斯科里亚尔图书馆永久收藏之后,在图书的扉页上标注了其独特的意义:通过阅读此书,可以指引西班牙发现和征服在其中被记载和描述的地方。
  地理大发现之旅的重要人物——哥伦布的发现活动也和游记有着密切的关系。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半岛上的热那亚,从青年时代就确定了自己毕生的事业和目标——航海。1476年,哥伦布来到了当时欧洲航海技术和知识的中心——里斯本,在那里他读到了佛罗伦萨数学家、物理学家保罗·托斯卡内利(Paolo dal Pozzo Toscanelli)写给葡萄牙王室的书信,知晓了大汗统治下契丹(Cathay)国的盛况。更为重要的是,根据保罗的信息,从欧洲到达契丹拜访大汗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一项任务:按照地图,从里斯本向西行二十六格,每格为二百五十里,就可到达一个非常宏伟的京师城(Quinsay),也就是行在。此城周长约一百里,即三十五里格,有石桥十座。
  哥伦布继承发展了托斯卡内利提出的航海路线图,他认为从西班牙到亚洲总距离只有3900海里,美洲大西洋彼岸正是亚洲大陆所处的位置。从欧洲出发越过大洋到亚洲去成为这位航海家坚定不移的信念,然而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Jo?o II)对他的计划不感兴趣。1484年,壮志难酬的哥伦布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葡萄牙到邻国卡斯蒂利亚寻找机会。
  1492年1月2日,西班牙历史上著名的“天主教双王”伊莎贝尔女王和费尔南多国王入主摩尔人酋长国格拉纳达,为收复失地运动(Reconquista)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结束了阿拉伯人在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上近800年的统治。1492年4月17日,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多和伊莎贝尔联合签署了圣塔菲协定(Capitulaciones de Santa Fe),批准了哥伦布向西航行到达亚洲的大胆计划。研究马可·波罗的著名学者约翰·拉尔内尔(John Larner)推测,在格拉纳达与伊莎贝尔女王本人商谈航海计划,等待方案获批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哥伦布有可能阅读过王室收藏的阿拉贡语版本《马可·波罗游记》。哥伦布在保罗·托斯卡内利书信里读到的远航目的地行在,在西班牙王室的藏书中找到了文本的依据和应和,这无疑将增加他继续推进地理大发现之旅的信念和决心。
其他文献
艺术独特性决定存在的价值rn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艺工作,应当从哪些方面思考?rn冯:首先要认识到艺术不同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需要不断的创新,升级换代越快越好,科技含量越
期刊
由于生命法学学科自身特点等在内的诸多因素之影响,当代中国生命法学研究正在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其发展步履维艰。但同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法治需求乃至当代生命科技的飞速发展等,也为生命法学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需要广大生命法学研究者抓住机遇,推动生命法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产物。应用伦理学在指向未来中设置其历史意义,但其展开则只能落实于当下。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复杂,应用伦理学本质上作为伦理学对人类历史的责任关切从未改变,也永远不会改变。应用伦理学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历史性事业,需要一代代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后果的警钟长鸣和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在程序共识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共识与崇高价值的不懈追求,对积极构建和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历史责任的自觉担当,对人类美好未来信念的笃定和坚守。
《孟子》的开篇是《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跟孟子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给我们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它的各级领导人都只是追求怎么对我自己有利,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非常危险。他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说“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那就是说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它不能够先利而后义 ;如果是先利后义,或者是后义而先利,只能导致这个社会的利害争
期刊
20世纪后半期以来,受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影响,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因之受到学界的不断研究和拓展,成果多元。一是文学史和翻译史著述中文化与翻译关系探析成果较多;二是翻译家个体研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分析受到重视;三是晚清西学翻译与近代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关系交叉阐释不断深化;四是援用西方译论阐释翻译活动成为新的动向。这些成果,将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推向一定的高度,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梳理。
学科-专业-产业螺旋体是应用型大学围绕区域产业集群打造学科专业集群,依托学科专业产业链而形成的以创新伙伴协作体、创新价值融合体、创新生态综合体为核心特征的学科、专业与产业间的一种集群式嵌入的共同发展状态。在动力机制上,提升应用型办学质量是螺旋体建设的教育创新动力,适应知识生产模式的演变是螺旋体建设的知识创新动力,促进区域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是螺旋体建设的经济创新动力。学科专业产业螺旋体构建的基本策略有:从结构层面打造对接产业集群的学科专业集群格局,从平台层面推动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固化,从管理层面深化产教融合主
“以学生为中心”的师范认证理念就是要求教师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具有思考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所强调的是:以学生德育为先,学习能力为重,注重学生学识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上,要有开放性、创新性,建立师生共同合作的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上,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并重。这些方法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也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师范类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符合专业认证要求,实现师范类院校的培养目标。
本文旨在对音乐发生时的时空状态进行描述、分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存在方式及结构问题的部分看法,并对该选题的来源做进一步的补充.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农村人口的转移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农村人口向现代化城市迁移的过程中,现代化都市被他们带回乡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对于花鼓灯艺术以及民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我国花鼓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花鼓灯文化根基遭到破坏,文化神韵逐渐丧失;传承人年龄老化,传承主体出現断层;年轻人对花鼓灯认识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