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清,玄妙的玄:林清玄散文特色赏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
  读林清玄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那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不得不说,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的。他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
  一、由此及彼,声东击西
  林清玄的散文,一般从比较细小的事物切入,娓娓而谈,体贴人生,关注人事;用细微的禅理智慧,唤醒每个人内心的觉悟。他非常善于运用隐喻性符号,大多选择具体的人、事、物,“构成一种隐喻情境”,引发主体通过想象和情感体验,巧妙地将言外之意传达出来,水到渠成而又妙不可言。
  比如在《可以预约的雪》中,可以预约的不是雪,而是如雪一样的菅芒花,然而文章真正谈的又不是菅芒花,而是现实人生。
  冬天的雪可以预约,秋天的菅芒花可以预约,然而人生却是无法预约的。两年间的物是人非,朋友和自己的人生遭遇,无不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常与变”,正是这些偶然的因素,导致我们的人生难以预约。
  我们习惯于生活的安逸不变,向往着生命的“常”;但生命的“变”却无时不在地侵扰着我们,生活并不按人的意愿前进,人就陷入了困局,这几乎就是人的宿命。为了摆脱这种宿命,林清玄强调:对“常”,要有祝福之念;对“变”,要有宽容之心,不悔不忧,无怨无尤。这样一来,由花及人,人与花交相辉映;可预约与不可预约,对应着人生中的“常和变”;未来预约的理想,对应着现实里的遭遇;前文的伤感,对应着后文释然之后的乐观。整个文章逻辑清晰,针脚绵密。完成了林清玄式文章的出其不意,指东打西。
  此类文章常常曲径通幽,匠心独运,有着很强的艺术魅力。
  [原文]
  可以预约的雪
  文∕林清玄
  (1)东部的朋友来约我到阳明山往金山的阳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说是在他生命的印象中,春天东部山谷的野百合与秋季阳金公路的菅芒花,是台湾最美丽的风景。
  (2)如今,东部山谷的野百合,因为山地的开发与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可再得,只剩下北台湾的菅芒花是惟一可以预约的美景。
  (3)他说:“就像住在北国的人预约雪景一样,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呀!”
  (4)我答应了朋友的邀约,想到两年前我们也曾经在凉风初起的秋天,与一些朋友到阳明山看菅芒花。
  (5)经过了两年,菅芒花有如预约,又与我们来人间会面,可是同看菅芒花的人,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早就面目全非了。
  (6)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安居。
  (7)一个朋友患了幻听,经常在耳边听到幼年的驼铃。
  (8)一个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门关来回走了三趟。
  (9)约我看菅芒花的朋友结束了二十年的婚姻,重过单身汉无拘无束的生活。
  (10)我呢!最慈爱的妈妈病故,经历了离婚再婚,又在45岁有了第二个孩子。
  (11)才短短的两年,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的人都天旋地转的时间了,即使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不可能两年里都没有因缘的离散呀!即使是最无感冷漠的心,也不可能在两年里没有哭笑和波涛呀!
  (12)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或者不变是正常的?
  (13)那围绕在窗前的溪水,是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的,即使看起来不动的青山,也是随着季节在流变的。我们在心灵深处明知道生命不可能不变,可是在生活中又习惯于安逸不变,这就造成了人生的困局。
  (14)我们谁不是在少年时代就渴望这样的人生:爱情圆满,维持恒久。事业成功,平步青云。父母康健,天伦永在。妻贤子孝,家庭和乐。兄弟朋友,义薄云天……这是对于生命“常”的向往,但是在岁月的拖磨,我们逐渐地看见隐藏在“常”的面具中,那闪烁不定的“变”的眼睛。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挡巨浪,随风波浮沉,也才逐渐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
  (15)我们可以预约明年秋天山上的菅芒花开,但我们怎能预约菅芒花开时,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变化呢?
  (16)我们也许可以预约得更远,例如来生的会面,但我们如何确知,在三生石上的,真是前世相约的精魂呢?
  (17)在我们的生命旅途,都曾有过开同学会的经验,也曾有过与十年二十年不见的朋友不期而遇的经验,当我们在两相凝望之时常会大为震惊,那是因为变化之大往往超过我们的预期。我每次在开同学会或与旧友重逢之后,心总会陷入一种可畏惧的茫然,我畏惧于生之流变巨大,也茫然于人之渺小无奈。
  (18)思绪随着茫然跌落,想着:如果能回到三十年前多好,生命没有考验,情爱没有风波,生活没有苦难,婚姻没有折磨,只有欢笑、狂歌、顾盼、舞踊。
  (19)可是我也随之转念,真能回到三十年前,又走过三十年,不也是一样的变化,一样的苦难吗?除非我们让时空停格,岁月定影,然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20)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进而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忧,这才是我们人生的课题吧!
  (21)当然,因缘的“常”不见得是好的,因缘的“变”也不全是坏的,春日温暖的风使野百合绽放,秋天萧飒的风使菅芒花展颜,同是时空流变中美丽的定影、动人的停格,只看站在山头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得欣赏了。   (22)在岁月,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们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我总相信,在更深更广处,我们一定要维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菅芒花,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
  (23)尚未看到菅芒花的此时,想到车子在米色苍茫的山径蜿蜒而上,菅芒花与从前的记忆美丽相叠,我的心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
  二、巧用意象,意在象外
  美国著名诗人庞德认为:“真正的天才是处于这样一种幸福的关系之中,他能够把某一概念转变成审美的意象,并把审美的意象准确地表现出来。”林清玄就是这样一位擅于创造散文意象的天才艺术家。
  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堂、永恒、无限、神圣、天使……都是那么遥远,可是当一个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灵鸟,也就进入了生之秘境。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爱还不够充满,但只要有一点关怀、一点善意、一点温柔,试着把那一点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内心的情感也会因为清晰而深刻,因深刻而充沛了。
  林清玄的散文,就常常借助“花、水、佛”三大意象,来透视其心灵深处开启的精神之花,融合了他对禅理与现实人生的思考。
  比如他以水的包容万物来比喻母爱的伟大。
  “妈妈是最怕下雨了,她爱叮咛我撑伞,我瞒着她将伞丢在家里,跑到澳畔去玩水,看一条水涨成一片水,我们舞成许多水花。回家又喜欢撒谎,说是忘了带,说是出来时刚好没有下雨,甚至抱怨那把纸伞已经那么破旧了,因此屁股上常是一片红云。每下雨被淋到,就想到那把破旧的油纸伞,在没有人通知撑伞时,才深切觉得妈妈的爱。”
  童年无知,偏偏要和母亲对着干,瞒着母亲丢掉伞,然后冒雨疯,母亲则反复叮嘱,母爱的宽容博大,孩子的顽皮粗疏,经过作家的细心点染,跃然纸上。水与母亲都是生命的母体,母爱像水一样泽惠人间,深沉,绵远,永无止尽。
  在《心田里的百合花开》中,作者这样写到: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努力,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就是野百合的信念。
  但这仅仅是野百合的信念吗?如果仅仅是百合花的信念,那么,这个信念与我们何干呢?其实,百合花这里明显是一种意象。百合谷所处的环境,就是艰辛社会的缩影,花开,就是生命的打开和绽放。野百合的遭遇充满着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以花来证明”。
  野百合是我们整个人类的隐喻,在生命的某个阶段,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是野百合,但只要有一颗开花的心,经历艰难生长的丛林法则,刻苦磨练的生命法则,我们才能认识自我,看清自我,坚定自我,才能一花独放,以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原文]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文/林清玄
  (1)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2)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3)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4)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5)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6)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7)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三、佛光普洒,精神高贵
  林清玄是佛门弟子,禅理是林清玄散文的“精神家园”。但林清玄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禅理作为一种背景,一种价值底座,以宗教的平和之心,来看待俗世生活中的精神惨淡和颓废,并且用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来净化我们的心灵。
  林清玄说:“禅不是要离开生活,而是为了醒着生活。”出家并不等于“出世”,而是为了更好地“入世”。而要入世,而要醒着生活,就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用乐观的态度包容人生所遭遇的一切困难和挫折。
  面对纷纭的大千世界,唯有冷静处之,内心超脱,才能真正把握社会的底蕴。林清玄说:“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经典,其实是在讲心灵的种种尘垢和种种磨洗的方法,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恢复人的本心里明澈朗照的功能,磨洗成一面镜子,使对人生宇宙的真理能了了分明。”
  正因为如此,林清玄写的是人世间最常见的事物,却从中摸索到智慧的光芒;他不将自己局限于佛家教义的程序,严格清修,脱离俗世,而是将自己放到情这个海洋中,去磨练自己,启迪旁人。   《心中的天鹅》中,林清玄借助天鹅不会飞为由头,探究天鹅失去飞翔功能的三大原因。欧洲中世纪的贵族豢养了天鹅,使得天鹅成为了贵族的玩物。
  “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缩短池塘的距离,使天鹅失去起跑线,飞不起来。”
  天鹅乃是鸿鹄,有远大志向振翅高飞的鸿鹄,现在沦落到连燕雀也不如了,岂不悲哉?
  作者由此联想到心中的天鹅,思想的天鹅。
  尽管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天鹅,但是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就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失去了翱翔天空的自由。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这种禅理充满着机智,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果万物都遵循这自然的规律,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那该是多美的一种景象啊。玛拉沁夫在《哲理的探索》一文中说:“近些年来,我在探索这样一条路子,即以抒情的笔调,在宛如漫不经心的叙事中,浸透出一番使人发思的哲理来。抒情地叙述的目的是引出发人深思的哲理。”林清玄的散文创作,也当作如此论。
  任何时候,对于林清玄的散文,只需一眼,就会拂去久落的风尘。而当我们细细品味,自然可以获得诸多写作上的启明。
  [原文]
  心中的天鹅
  文/林清玄
  (1)与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2)“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
  (3)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4)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
  (5)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6)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7)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8)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9)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10)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会自由地飞翔吗?
  (11)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12)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地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13)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14)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15)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
  空阔透天,
  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
  鱼行似鱼。
  (16)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
  (17)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18)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19)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从远方飞来(有鸿鹄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作者:陈玉驹,张家港市沙洲中学)写作例话写作例话
其他文献
经济管理手段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一个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经济管理手段不管是对于社会还是企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管理思想也会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
林洁注视着书架上的视力眼镜,这是她在一次产前讲座上获得的礼物。透过镜片,你便能以婴儿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体验宝宝在前几个月不同时间段的视力范围和清晰程度。更有意
“观念一新,遍地黄金”,这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宝贵经验.一个企业要加快发展,首要的是要启动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从思想观念上全面提速.实践证明:牢固树立发展是
前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国际能源企业竞争日趋严峻,任何先进的企业要赢得持续性的发展优势,都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政策及制度,进而激发员
中国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模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从政
自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以来,广东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它在推进广东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
2013年12月20日至26日,我受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和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邀请赴广东惠州参加了“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教师专题培训班
动漫服饰产业是动漫衍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了较大规模和影响力。动漫服饰产品占动漫衍生产品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其全球市场需求规模也逐步上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我国动漫服饰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为动漫文化产业和服装制造产业的融合性载体,无疑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何谓动漫服饰  动漫服饰是动画(Animation)、漫画(Cartoon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已经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
多美滋公关发给国内外媒体统一的《关于调查结果的声明》最好地诠释了什么是“避重就轻”.rn这份被中国媒体认定为“道歉信”的公关稿件,算上标点总共554个字.信中,对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