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群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sh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位性低血压(OH)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由于老年人心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血管弹性纤维减少,交感神经系统作用加强,收缩期血压升高,血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致使动脉压力及心肺容量感受器失去敏感性,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因而出现各类疾病.OH为其最典型症状之一,其发病隐匿且症状较轻,故相关研究较少.
其他文献
主动脉瓣狭窄(AS),尤其是重度AS,既往主要依靠外科换瓣手术,而传统开胸术创面大,术后恢复慢,对于身体条件及心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而言风险高,甚至直接失去手术机会.近年来介入导管技术不断发展,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逐渐得到推广.本文报道1例重度AS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内科加强抗心力衰竭(心衰)治疗效果不佳,最终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差、病情重,手术风险高,最终决定行TAVI,以主动脉瓣“瓣中瓣”解决了重度AS问题.
期刊
扩张性心肌病(DCM)是以左心室或双心室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诊断需排除引起心肌损伤的其他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及神经肌肉性疾病等.部分有心力衰竭的DCM患者会出现左心功能恢复(LVFR),而部分出现LVFR的患者可能再次复发.本文通过复习2例复发性D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DCM患者LVFR及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期刊
随着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的广泛开展,其术后并发症如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可出现心脏穿孔、心包填塞、心肌损伤、肺静脉狭窄、血栓栓塞、膈神经损伤、左心房食管瘘、食管损伤、急性冠状动脉(冠脉)闭塞等,均可被临床医师及时诊断并处理.本文报道1例房速、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发热伴胸腔积液病例.
期刊
目的 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患者3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n=71)及非CIN组(n=281).所有研究对象术前检测血清sd-LD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不同血清水平的sd-LDL患者CIN的发生率,绘制ROC曲线评价sd
房性心动过速(AT,房速),包含多种起源于心房而无需房室结参与和维持的心动过速,其机制包括自律性异常、触发活动及折返等.欧洲心脏病学会及北美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联合专家组将规律性房速分为:①局灶性房速,归因于自律性、触发活动和微折返机制;②大折返机制,包括典型房扑和其他位于心房的具有固定大折返环的心房扑动.房速的发生、发展与心房的构造和内部特殊构成均相关[1],随着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房性心动过速通过射频消融术得到有效治疗,而界嵴(CT)作为右心房的独特解剖结构,在房性心动过速中的重要性
期刊
学位
学位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心脏综合征,因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而导致心输出量受损,无法满足组织代谢需求,引起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心衰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寻找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对指导心衰的诊断、预后以疗效评估至关重要.测定血浆中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是指南推荐关于诊断急性心衰中实验室检测的一部分指标[1].虽然生物标志物对心衰患者管理的益处被广泛承认,但治疗仍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新的生物标志物指导心衰的诊断、预后及治疗策略的制定,本文就近年来出现的几种新
期刊
学位
目的 研究修正休克指数(MSI)与应激性高血糖(SHG)对非糖尿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院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首诊的非糖尿病NSTEMI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24 h内MSI及空腹血糖结果,分为MSI<1.2组(n=290)与MSI≥1.2组(n=46)、无SHG组(空腹血糖<7.0 mmol/L,n=208)与SHG组(空腹血糖≥7.0 mmol/L,n=128).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计算患者住院期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