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研究的开拓者:生物化学家阿道夫·布特南特

来源 :化学通报(印刷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ved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荣膺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阿道夫·布特南特是一位杰出的生物化学家,他(及其团队)率先成功分离(部分合成)了雌酮、雄酮、孕酮、蜕皮酮及蚕蛾性诱醇,对性激素研究产生了开拓意义.布特南特获得了多项科学荣誉与奖励,但也因其与纳粹的关系而备受争议.特别是,布特南特在二战期间受纳粹的影响偏离了自身的研究强项,取得的成果乏善可陈.布特南特的科学生涯给后世的主要启示有:化学研究往往需要与工业界密切合作;科学家只有坚持自身的研究强项和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与科学伦理,才能行稳致远;政府要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不能强行干涉科研活动,否则适得其反.
其他文献
Thapsigargin是一类从地中海植物毒胡萝卜(thapsia garganica)中分离得到的结构复杂的高氧化态倍半萜内酯,其对肌浆-内质网Ca2+-ATP泵(SERCAs)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抑制浓度达纳摩尔级别(KD=0.4 nmol/L).Thapsigargin因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备受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在合成中,立体选择性地构建该分子cis-5/7/5稠环体系以及多个手性中心是极具挑战性的.本文综述了该分子近二十年来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以过硫酸铵或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DDQ)为氧化剂,单一手性樟脑磺酸作为诱导酸及掺杂剂,在有机溶剂、水-有机溶剂和水溶剂体系中,采用四种不同方法分别进行了单一手性聚苯胺纳米纤维合成研究.通过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和圆二色谱等手段对自组装法、界面聚合法、低聚物辅助法与二次掺杂法等四种方法制备得到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及光学活性进行表征、对比分析后发现,四种方法合成的掺杂态聚苯胺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相似,但溶剂体系会影响最终产物的光学活性:水溶剂、有机溶剂体系中,得到的聚苯
金属卟啉在光激发条件下会呈现出重要催化特性和光学性质.四苯基卟啉亚钴(CoⅡ TPP)性质稳定,难以通过强氧化剂氧化至四苯基卟啉钴(CoⅢ TPP).本文分别利用全波长氙灯与355nm激光脉冲诱导CoⅡ TPP,探究其分子内的氧化还原过程.研究发现,CoⅡ TPP的Soret带最大吸收峰随光照时长的递增出现红移,且吸收强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大吸收峰位置由415nm逐渐红移至433nm,其Q带最大吸收峰位置由532nm逐渐红移至545nm.两种光源诱导CoⅡ TPP均出现稳态吸光度的降低,分子内的活
以2-羟基-4-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丙酮叉保护、NBS溴代制得中间体7-(溴甲基)-2,2-二甲基-4H-苯并[d][1,3]二氧六环-4-酮(4),再分别与两种杂环仲胺发生Ⅳ-烷基化反应制得化合物5a、5b,最后经过四氢铝锂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1a、1b,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ESI-MS进行确证.此外,采用MTT法测试了1a、1b对HepG2、HeLa、MCF-7、A5494四种肿瘤细胞以及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UCEC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表明,目标化合物1a、1b对HeLa细胞展现出明
布帕伐醌是一种治疗牛泰勒焦虫病的药物,其传统的合成工艺存在产率低、污染严重以及成本过高的问题.本文在目前布帕伐醌的合成工艺上进行了优化,以1,4-萘醌作为起始原料,经过4步转化合成得到布帕伐醌,反应总收率达到62%,产品纯度可达99%以上,该方法在布帕伐醌的大规模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海上结构设计包括对荷载和响应的可靠性评估。对结构进行全面长期响应分析繁琐且费时,故将基于逆一阶可靠性方法的环境包络线进行海上结构概率可靠性分析,对结构的长期响应进行近似估计。在二维标准正态空间中画出与重现期相对应的圆,将圆离散为点后通过Rosenblatt变换转化为环境参数空间中的点来形成闭合的环境包络线。描述海洋环境条件的模型对绘制环境包络线极为重要,基于我国南海荔湾海域40年波浪模拟数据,建立了描述南海波浪的Weibull-Gev条件分布模型,进而绘制南海有效波高—谱峰周期包络线,并与张力腿平台(TL
基于黏性流理论,采用动网格技术和6自由度模型,以及动量源方法,建立了双浮板液舱晃荡的数值模型。分别采用3种不同空间步长的网格离散计算区域,进行了网格收敛性验证。通过光滑液舱晃荡的模型试验和解析得到的爬高最大值,验证了数值模型的精确性。在载液率为50%,激励幅值为2 mm条件下,对双浮板液舱晃荡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光滑液舱相比,双浮板液舱晃荡的最大爬高明显减小。通过一个激励周期内双浮板液舱晃荡的波面显示发现,液舱晃荡模式由光滑液舱的驻波模式变为U管模式,晃荡模式的改变起到了明显地抑制液舱晃荡的效果。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是一种重要且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在环境监测、化学分析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备受关注.我们开发了一种简易的方法来制备不同形貌的银碳纳米复合材料和金碳纳米复合材料.采用一步水热法,以三辛胺(TOA)为表面活性剂和软模板,通过改变TOA的添加量,制备得到不同形貌的复合材料.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葡萄糖、硝酸银和TOA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拉曼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材料具有长期稳定性和优异的增强性能,适合作为甲基紫分子的拉曼增强基底.“,”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
提出了一种带纵摇前墙的新型振荡水柱式波浪能(OWC)装置,借助OpenFOAM开源代码平台和waves2Foam工具包,数值模拟研究带纵摇前墙OWC装置的水动力性能和转换效率。主要研究前墙吃水d1、前墙密度ρ、后墙吃水d2、旋转约束力(用无量纲弹簧系数K表示)对该装置的反射系数Cr、透射系数Ct、耗散系数Cd和波能转换效率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纵摇前墙能有效减少能量耗散,提高波能转换效率ξ;无量纲弹簧系数K对装置转换效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波区域,且在K为0时装置具有最大的转换效率和最宽的高效频率带;前墙
开发高效的非贵金属氧还原(ORR)催化剂是促进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的关键.本研究利用超重力技术制备了一种优良的非贵金属ORR催化剂Co-N-CNTs.物理表征表明,通过超重力技术可以使作为活性位点的金属Co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Co-N-CNTs催化剂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揭示Co-N-CNTs催化剂中的N元素不仅可以和碳纳米管(CNTs)中的C元素形成吡咯氮和石墨氮,还可以形成具有更高氧还原活性的吡啶氮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超重力技术制备的Co-N-CNTs催化剂的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与商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