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越成熟,越收敛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ai3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闾丘露薇的新书《行走中的玫瑰》中,每个话题都有相隔七年的两个视角,“我很想看看现在的自己,到底又有了怎样的不同”。
  七年前,获得“战地玫瑰”的称呼,看着屏幕里的自己,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七年后,她说标签只是别人给的,无论你接不接受,它都在那里。七年前,她在书中起了一个个那样大的标题,居然觉得自己完全可以驾驭;七年后,她惊讶于自己当年的坦率,却又欣慰于无知者无畏是人生的必经过程,没有比较,哪来成长。
  七年后的闾丘露薇,更多的是对社会和生活的宽容与理解。很多时候,我们与自己的内心和解,与外面的世界和解,是需要时间的。这份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累积起来的。
  BQ:七年前的你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那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L:七年前的我是个非常忙碌、工作非常认真的人,但是不太清楚自己为什么忙碌、为什么那么认真,只是理所当然的就认真工作、努力生活。但很少去问为什么,很少思考。我记得自己前两年看胡适的《四十自述》,很惭愧,胡适为什么到四十岁的时候有这样深度的想法,而我四十岁却好像刚刚开始人生的启蒙,刚刚开始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什么样的人生。不过还好了,至少到最后还是觉醒了。
  BQ:你是先写完了现在的感触之后,才去看了七年之前自己所写的那些具体文字,看过之后有没有惊诧于自己的改变?
  L: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懂得越少的时候,反而以为自己懂得很多,七年之前很勇于在那里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但当你的生活真正积累了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里面有很多题目,我再怎么写也是我对它的感触的很小一部分而已,其实每个标题都可以写一个人生。我希望大家在看这本书七年前和七年后对比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个人在思想和文字上的成长痕迹,一个人越成熟,就会越收敛。回过头来看自己有对比,其实是一件蛮有意思的事情。我觉得蛮幸运的,七年前写了一本这样的书,可以七年之后看看现在的自己,对比一下之前的自己。七年真的是蛮长的时间,有的事情可能已经有点淡忘了,或者说已经不太记得了。不过还好,我这个人虽然以前有点懵懵懂懂,或者想得少,但是七年之后整体来说还是没变的,还是一脉相传,还是原来的自己,这点倒是让我觉得还好,我还是这样的人。
  BQ:书中你提到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你说社会上有很多种价值观,你的价值观是怎样的?
  L:价值观有很多种,没有一个标准说哪种价值观是最高尚的或者最好的。我肯定是有我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比如说我认同社会的公平,更看重社会的公平正义。我更认同的一点是,人不可能脱离于一个社会,任何过于强调个人努力的说法,都是忽略了社会对你的影响,这一点也是过去这两年我通过思考才慢慢意识到的。因为关心了这个社会,关心了这个社会周边的人的生活状态,你的价值观会越来越清晰。之前我非常强调个人的努力,好像所有的名利,大家眼中所谓的成功,都是靠自己得来的。但是在过去的七年我越发意识到这与你身处的这个时代有很大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你更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想清楚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来对这个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推动或是改变,可能也是过去的七年里我考虑最多的一点。
  BQ:书中也专门写到了责任感,作为媒体人,作为记者,责任感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L:其实对于记者这个行业,我有很多看法的转变。从小时候对这个职业充满了各种想象,到终于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因为我在香港从事这个行业,不会像在内地那样很多时候大家一腔热情,把它想象成为良心、天平,然后把自己放在很高的社会道德地位上,带着沉重的责任感来工作。而现在,我的想法非常简单,记者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所有的敬业、勇敢、责任,如何判断新闻价值、新闻伦理,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以放到专业的前提之下,得以解决,得到解答,而不必把自己放在非常沉重的责任之下。当然,在面对一些诱惑的时候,要进行取舍的时候,你的价值观、灵魂、责任感,会帮助你进行判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目前中国这样的环境下,责任感能够让你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当然这个坚持不是说做出很大的妥协,甚至是把底线往后推的坚持,而是真正看到自己所期待的东西的坚持。
  BQ:七年后觉得社会责任感更重要,是因为社会身份地位提高了,还是因为自己思想的转变?
  L:没有社会地位提不提高的问题,任何人在这个社会都可以承担起社会责任,这是人人平等的事情。但是思想进步是存在的。过去我可能没有想太多这方面的问题,没有这样的意识,但现在我觉得这样的意识开始慢慢生长出来,所以让自己有意识地做一些这样的事情。讲一句老套的话,这句话已经讲了很多次了:这个社会,你怎么对别人,未来别人会怎么对你。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如果愿意去承担或者愿意去做点事情的话,可能每个人就会想得不同。当然我还是这句话,不要要求别人怎么做,还是先问问自己怎么样来做,这点更重要。
  BQ:这么多年你什么没变?你一直在追求什么?
  L:没变的是我对新闻这个行业的热爱。还有就是,我自己一直在追求一种快乐的生活。每个阶段让你开心的具体标准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也不一样,有的人觉得标签让他非常开心,对我来说标签是别人给我的,我没有办法控制别人到底给我什么样的标签,但是有一样我可以控制,就是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更加开心一点。我现在写书,用文字表达,做公益,比如办网站、办讲座等等,这些表面上看好像是在回馈社会,但其实我也从别人的欣赏、认同,与别人的一系列讨论中,得到了满足和开心,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选择的路径都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拿某一个人来作为你的参照标准,你要先问自己,什么样的生活让你更开心一点。
其他文献
从6月9日到9月9日,被称为欧洲四大顶级艺术展之一的卡塞尔文献展在瑞士举行,中国两位艺术家被邀请参展。此次主题定为“对经济增长持续信仰的质疑”,宋冬经常运用日常生活中低成本的物件来创作作品,传达了一种“艺术就是生活”的观念;而颜磊在作品《有限的艺术项目》中,将360位名人肖像的油画悬挂在一个房间内,其中的四分之三将被带到汽车加工厂,然后又被带回展览场。  事件薄  《唐顿庄园》中国领奖  第18届
期刊
每年到这个时候,高考都会成为全社会热议的第一话题。这既是各种社会心态的爆发性集中反映,也充分说明:无论大家对应试教育有多大的反感,这种引发牢骚无数的高考形式,仍是时下相对而言最公平、最公正的选拔所谓“人才”的方式。  一年的孩子高考,后边十几年的孩子看风使舵。随你怎么说这种应试教育“独木桥”的“坏话”,大家也还是要挤在这条狭小的通道上。科举制度摧残了中国孩子一千余年,伤害程度更大于高考,不是也要等
期刊
“我想有一个房间,里面放满自己的作品。它可以是床、桌子、椅子,也可以是任何东西......”,这所“房子”的主人陈箴已经不在了,但站在作品前,你触摸到的是伤感、是思考,甚至是乐观,惟独没有嗅到腐朽的味道。  旅法华人艺术家陈箴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离开中国,并迅速以他的混合媒介装置作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00年,陈箴在其艺术生涯最成功时在巴黎去世,当时他年仅45岁。陈箴在有生之年并未在中国举办
期刊
拍摄者:杨青风(全盲)  图片描述:对于我来说,回家的路很短,又很长!    拍摄者:蔡聪(低视力)  图片描述:不经意间,发现了裂痕,回想,恍然,原来它早已在那里,只是没有在意,直到触及时,再也无法弥补。    拍摄者:李宁(全盲)  图片描述:我站在树前等了好久,反复捕捉水撞击树干的声音,水与树一次又一次的相遇,我坚信这样的相遇会变成永恒。    拍摄者:刘惠(低视力)  图片描述:透过望远镜
期刊
据报道Net-A-Porter 已经助其母公司历峰集团(Richemont)实现了43% 的利润增长。这家全球第二的奢侈品集团在五月份公布了上一财年的数据,利润飙升12亿英镑。这惊人的数字可见网络奢侈品购物市场发展的速度!  NET-A-PORTER集团目前由三个品牌组成: NET-A-PORTER, 全球顶级在线设计师品牌女装零售平台;THE OUTNET, 引领时尚的时装奥特莱斯; MR PO
期刊
JEFEN(吉芬)艺术总监Frankie Xie谢锋将2012JEFEN(吉芬)秋冬时装设计理念聚焦上世纪60年代,以当时轰动业界的时尚Icon人物——Twiggy,作为灵感缪斯,创作出新一季的流行风尚。  当少女Twiggy第一次在姐姐的理发店里帮忙,剪掉一头长发,并把短发染成黄色,穿着颜色艳丽的衣服,去摄影师的工作室拍摄准备装进理发店的橱窗的照片的时候,距离现在过了将近50年了。那个摄影师的名
期刊
百年风华艺术之赏  仲夏时节,荷花池畔,蓊蓊郁郁,盎然萌动的大自然正孕育着无限生机。珠宝精灵与钻石仙子们从梦境中轻盈走出,于葱郁的丛林中欢欣徜徉;闪烁着红宝石深邃光芒的花朵竞相开放,仿佛在赴一场如梦似幻的华美盛宴;蜻蜓与蝴蝶环绕着枝桠上晶莹剔透的露珠翩跹起舞。这一场美轮美奂、引人入胜的视觉盛宴并非遥不可及的虚幻梦境,它正在绿阴掩映的上海人民公园内曼妙上演——这便是法国殿堂级珠宝腕表世家梵克雅宝首次
期刊
舞蹈演员:可以不吃金枪鱼吗?  1999年,赵涛第一次出国。作为舞蹈演员的她随着“世界文化交流团”去了意大利,一群年轻女孩子,坐着大巴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大小城市和村庄。现在赵涛回想起这段旅程,就是上车睡觉、下车跳舞,每顿饭都是面包和金枪鱼罐头。当时她惟一的愿望就是吃一顿米饭。  “当时随行有翻译,我体会不到现在作为演员能体会的东西,更多就是关心自己是不是舒服。”  回想起舞蹈员时期,赵涛说,“自己一
期刊
他是世行65年历史里,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 世行同仁们一再强调,不能忽略的是,作为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领头人,林毅夫在世界舞台上,以领袖般的人格魅力,打造了一个世行各抒己见、完美的经济学家团队。  林毅夫有一个完整的人生路线图,他一步一个脚印,开拓着自己的梦想之旅。 在此之所以用“完整”来注释,而非完美, 因为林毅夫最大的梦想,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卸任前
期刊
阳光下的色彩源泉  缤纷色彩随处跃动,生活悠闲而惬意……这种度假情结,激发着澎湃色彩灵感。作为阳光下优雅生活的追随者,Christian Dior迪奥先生早在1948年就已创造了Dior迪奥早春度假系列。这一满足美丽欲望的衣橱由优雅的泳装和闪亮的套装构成,带来一种精心缔造的轻松悠闲感受。独特的户外时尚风格:一款阳光的Dior迪奥时装风格,令女性光彩照人更胜往昔。女人味十足的飘逸裙摆,衬托出微微泛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