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万物趋于寂静

来源 :散文诗(青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9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赶 海
  当我想成为汹涌的海水时
  便注定无法做一个称职的渔民
  我要见异思迁。藏进人类的眼睛
  替他们深情,再用尽全力爱这人间
  可惜伤春悲秋都有固定季节
  我只能混进赶海的人群
  抓紧贝雷帽,像抓住为数不多的欢愉
  然后听风声传递浪花对暗礁不满的讯息
  以异乡人的身份发疑
  鹅卵石为何要圆滑地将海水圈养?
  让我认为广阔无垠之地并无自由可言
  当黄昏随着海鸥降落的弧线
  横亘于跨桥之上时,我和飘逸的风
  以及收养的海星与螃蟹
  端坐大海旁边,秋天由此辽阔。而这片海域
  像藏在爱人眼睛里的哀怨般巨大无比
  他乡书
  黄昏首先是跃过湖畔问候鹊鸟的羽毛
  而后再次将时刻泊在大明湖
  夜色也总是这样显得无家可归
  心每碰撞一次便听见柳叶落地的声音
  无法停止。像无法改变万有引力般
  在城市的轨道将行走的鞋子运出
  日暮乡关时,我们便有了故乡
  后来谈论北纬26度如饮水般频繁
  于是两者的话题终于在某刻变得强烈
  说起国语时,我们的嘴变得蹩脚
  食物在抵达食道之前常常被讨论
  不断用独特胃口去满足于众多胃口
  是生活常态。像我们听故事之前
  已学会酝酿好足够的情绪
  在镜中
  在午夜,在灯光与世人尽显颓靡的时刻
  让霓虹从远方路口折射进我的房间
  没有行人投来闪躲的眼神。这座城市已经歇息
  再没有一刻可以像此时这样
  我无比清楚自己
  在颓靡划过的瞬间抚摸清醒的梦境
  直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开始抗拒
  起舞。这是多么美丽的词语
  不会有人想起众多消亡的故事
  不会有人永远怀念有的人
  每日都在直视深渊,每夜都在仰望星空
  重复发生是在人世经历最多的事情
  人类常常用浮夸的动作掩饰忧伤
  在镜中,炙热的空气抚碰我的每一根触须
  我躲在10平方米的空间,或者隐藏于
  这面可以容纳我整个身体的镜子
  钟表每日都会在我身体上刻画一圈
  我想起无数个深夜,无数个镜中的自己
  直到烦恼完全代替烦恼
  新的路上也开启新的忧伤
  祖 母
  墙上挂历蒙了一层灰
  岁月在记忆里翻腾不出新的浪花
  一切都是旧的。门口山楂树枝
  挽留着疼痛的干果
  人类不会主动邀请苦难
  风雨往往不请自来
  于是在一个下午,而不是黄昏
  黄昏是个美丽的时刻
  这个下午无关美学
  那时我年幼而不知生死
  在这个世界走失的人
  大概都会去另一个世界会面
  直到万物趋于寂静
  没有人运用句子和词语
  沉默,沉默。只有两颗海水惺惺相惜
  他的身体经历着一场暴雨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
  他一生中最决绝最彻底的眼泪
  风声将干枯的山楂送回大地
  雨水也接踵而至
  立秋帖或与先生书
  去到海边扶栏触碰末夏的忧伤
  关于海鸥之间的争吵
  我挤不出多余感情去关心
  我没有食物,它们对我并无兴致
  且认真听浪花翻腾时的相互私语
  这掩耳盗铃的人间
  人们强烈而又光明正大的爱意
  不必再收入囊中
  归途驱车歇息于密林深处时
  我认真注意到一只蝉
  此时正值立秋。我明白
  它短暂的一生即将进入抗争阶段
  当晚风从山顶划落至集市时
  贩卖带刺玫瑰、火红扶桑的人
  除了烟火与浪漫,偶尔
  也在尘埃中出售关于爱和消亡的词语
  这人间的相思并不容易
  我们活在明白的糊涂之中
  这人间的相思
  是见一面便少一面
  老屋记
  月光踏入秋叶铺就的院落
  诸多腐朽味道散开
  我和夜色对话,俯首作揖
  对这土地一拜再拜。以故人身份
  轻轻走上台阶
  将风尘仆仆的鞋放至门外
  老屋实在太老了
  不能再承受我多余的疲惫
  我曾去到山河之远。带着乡音
  故乡的溪流在瞳孔中流淌
  時常翻腾水花
  怀念便呈现出多种形状
  檀木书架的最上层
  摆放着我排列整齐的玻璃瓶
  从前里面装星星和萤火虫
  后来它们体内蓄满了泪水
其他文献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乡贤是农村人才资源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新时代乡贤文化正被赋予新的内涵,尤其是当前乡村治理面临人才流失、主体弱化等很多难题,乡贤文化的“安全阀”和“助推器”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福建省漳州市致力于乡贤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需要挖掘整合乡贤文化、活态传承乡贤文化、不断汇聚乡贤力量、打响乡贤文化品牌,通过大力
期刊
〔摘要〕在职人员下沉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夯实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有效形式,是织密党员与社区联系联动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调查湖北省H市、X市在职人员下沉社区的实践发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沉人员的本职工作与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矛盾显现,单位发文考核时存在加码现象,下沉人员对被下沉、被安排有抵触心理,社区承接人员下沉的工作机制运行不畅等。究其原因,在于职场身份与志愿者角色转换不顺畅产生情绪
期刊
王丽君:1974年出生于內蒙古伊金霍洛旗,自中学始一直进行文学创作,有作品见诸报刊。   有些事,有些话,恰如井水,埋得越深,越见甘甜。   生活就是这样一口深深的井。   偶尔,我打井边走过,好奇地探头观望——云影落在小小的圆圆的水面上,那沁凉清甜竟直直地往心里去了。   汉字就像这一滴滴水,许多年来,反复地组合它们,是我多年来生活的日常。   写作如雨落,可与尘埃贴近,可与阳光贴近,
期刊
1 ▲ 当长调卧成青山,群马在青草的叢林里嘶鸣,大风就从蒙古高原的鹰翅上落下豪迈,成为马鞍上一道站立的闪电。   蒙古马的双目如星,鬃毛若长剑,在大草原上寻觅彪悍的骑手。   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和察哈尔,熟稔的名字一次次被暮色清洗后,包裹进毡包。如果说草原上的烈酒被马头琴温热,蒙古马的野性,一定是牧马人酒醉后赤红的脸膛。   赤红的豪情和梦想,在一片辽阔中回荡。马蹄的鼓点,深深的痕迹
期刊
1 ▲ 巴颜喀拉山滚烫的一粒雪,澄澈的一颗泪。   甲骨。瓦罐。飞禽。栗粟。大禹。古道。铜钱。女娲。牛羊。岩画。   一卷诵念千年的长经——   火焰涅槃,尘埃明净,雪的六角利刃撩开经书册页,一卷长轴,承载盛大的花开花落,一路向东,风月作舟。  2 ▲ 世界屋脊回响着虎豹的咆哮;   黄土高坡埋葬着先人的祷告。   地窝铺里,一封家书抒情漫长的热夜,风铃渡口,择夜的裂隙造一座密林,林木青
期刊
镜中霜   那样的白,越过浮尘。仿佛临屏,又仿佛月之轮回,经历阴晴圆缺。   怎样的风翻山越岭,怎样的雨千万里跋涉,换取一生筹码。   眼前这轮满月,似水面上的薄冰。那冰上的雪,丝丝缕缕,是藏于发间鬓角的雪,银月般照耀。那也是岁月之霜,必然要接受的命运,余下了了,几无青涩。   清清白白,又混浊不堪,看似空,实则质朴无瑕。   母亲年轻时,是个美人。黔东南侗族三月三,对山歌;一袭蓝布衣,
期刊
一▲在冬日即将过去或过去很久之后,我们又一次在某个清晨翻阅云端,轻触高高的太阳,由东而西。恋人在冬日撒下种子,恋人是屋前窗格上滑落的水珠,一切沧桑的歌咏从一场梦里开始预见。当你说出口或羞于说出口时,太阳刚好冒出山顶,鸽子也要出门去。那些缓慢前行的人,在我凝视时,沉淀为一把古代的铜锁。  二▲火焰助长着麦苗,在秋收以后、立春以后。一整块平原在山川里陡峭,一整块平原在时代的角逐中区分春秋,在土地里倾倒
期刊
四月,在大地上选择走入雨幕。   孤独的歌声,召唤属于四月的影子。  序曲:春雨初至   某个清晨,日光做了一次妥协,它跃出山麓,却走进了乌云的疆域。白杨树在道路两侧俯下了身躯,仿佛石面上有春日潜藏的秘密,随日光来回变化,让人难以知晓。晨光未至,我打消慵懒的念头,起身远望,或许是窗页上水雾的缘故,目光所及之处,景色朦胧的地方像极了影片里的虚镜。窗外的四月,悄悄远离了我的视线,于是,我着衣外出,
期刊
〔摘要〕明清晋商决胜商战的要素很多,高度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就是其中之一。基于传统礼仪文化的视角,以晋商重要教材《商人要录·贸易须知》的立品形为切入点,通过晋商学徒入职时需要遵守行、立、坐、食、睡“五品”规矩,以及晋商在平素言行、容止、服饰等方面的常规要求,解读其仪态端正、规范举止之下的深层思想内涵,揭示晋商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机制所蕴含的“育诚治信、进德修业、义利谐调”的儒学价值观,探究新时代传承与弘
期刊
1 ▲ 一棵树被拦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树,院里就留住了蝉声,也比旁人多得一些风雨的浸润。   雨水稍有停顿,阶前和墙角就长出青苔,那痕迹,是一截雨水在时光里的彷徨和挣扎。   树叶从来不会寂寞,那些果实也是。它们替树发出声音。为了不困在原地,也努力渲染自己,想早一点被季节摘走。人的神思只为树叶和果实牵动,隔墙也要探一探。   树从来没有出走之心。   樹只立在原处,从最低处凸起、扩张,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