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晋商人才培养体现的礼仪文化

来源 :三晋基层治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清晋商决胜商战的要素很多,高度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就是其中之一。基于传统礼仪文化的视角,以晋商重要教材《商人要录·贸易须知》的立品形为切入点,通过晋商学徒入职时需要遵守行、立、坐、食、睡“五品”规矩,以及晋商在平素言行、容止、服饰等方面的常规要求,解读其仪态端正、规范举止之下的深层思想内涵,揭示晋商人才培养选拔任用机制所蕴含的“育诚治信、进德修业、义利谐调”的儒学价值观,探究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中华礼仪文化的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礼仪文化;明清晋商;人才培养;儒学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442(2021)05-0110-03
  〔基金项目〕中华职业教育社、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ZJS202007143),主持人王锦萍。
  作为明清时期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晋商秉承“利以义制”“名以清修”的道德标准和人格诉求,开拓万里茶路,创立百年票号,经营三百年盐业,从而缔造了纵横明清五百年的商业文明史。明清晋商在为人、治家、从业、处世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制度模式、社会价值等,让世人对这支商业劲旅在敬重钦佩之余,也引发了更多理性思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重视人才培养是其商战制胜的法宝之一。
  笔者通过对当年晋商培养学徒、伙计等商业人才的重要教材《商人要录·贸易须知》(以下简称《贸易须知》)进行研究,从晋商学徒入职程序的一个微视角,管窥其饮食起居的规矩要求,并延伸至其日常容态服饰、行为举止的礼仪规范,进而推及到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明晰晋商“育诚治信、进德修业、义利谐调”〔1〕22的儒商价值取向。这不仅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重要切入点,而且有利于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对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儒并重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合乎道德要求的治国理念、典章制度、行为规范,以及民生日用的交往方式等。中华礼仪浩瀚繁多,记载礼仪的典籍以《礼记》最具代表性。在《礼记·曲礼》中对行、立、坐、食等日常行为举止有细致的规定,通过礼的框范与仪的展示,保持内心持敬、行为有度,最终内化为德行修养、操守情怀,达到正心养德的目的,这是中国文化一以贯之所崇尚的理念,其深层机理就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义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体系。
  中华礼仪历经数千年始终伴随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也对从三晋大地走出的明清晋商产生了深刻影响。山西自古土厚水清,民风淳正,百姓知义尚信,务实勤俭,好文礼让。生长于这方水土的明清晋商,在纯朴风尚、敦厚人性、文化熏陶多重因素叠加下,自然生成了为人、处世、从业的内驱动力和行为守则,自觉把植根在华夏大地上的儒学礼仪文明,融入选拔培养人才的规范中。《贸易须知》要求:“学生意先亦要立品形,但行有行品,立有立品,坐有坐品,食有食品,睡有睡品,以上五品,务要端正,方成体统。”〔2〕265晋商字号明确规定,学徒学做生意前务必先要立好规矩,守规矩方能练本领,练本领方能成大器,这是明清晋商员工入职时的重要一环,即选拔人才、培养学徒必备的“五品”仪态养成与礼仪规范。
  对“五品”礼仪规范,《贸易须知》有如下记述:“行者,务须平身垂手,望前看,足而行,如遇尊长,必须逊让……立者,必须挺身稳立,沉重端严,不可倚墙靠壁、托腮咬指……坐者,务必平平正正,只坐半椅,鼻须对心,切勿仰坐、偏斜、摇腿、跣足……食者,必从容缓食,箸碗无声,菜须省俭……睡者,贵乎曲膝侧卧,闭目吻口。”〔2〕265-266从此文献中可看出明清晋商对学徒行、立、坐、食、睡等仪态的要求极为明确具体:务必要保持走姿的平身正视,路遇的谦逊礼让,站姿的挺拔端庄,坐姿的正襟危坐,睡姿的侧身安详,就餐的斯文节俭等规矩,坚决杜绝斜靠站立、仰坐偏坐、抖腿赤脚等不雅行为。通过上述规矩,使晋商从业者具备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与行为素养。明清晋商以礼正心,以仪正形,用儒家人文内涵与中华礼仪教养训练员工的仪态举止,并进一步内化为其品行操守,提升了其个人素质和修养,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明清晋商商儒并重的价值理念。
  二、进德修业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8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人格是最高的目标追求与理想境界。在儒家看来,君子之风在于内外兼修、文质兼美,君子之德务求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故而君子要坚持“九容”(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由此可见,在传统礼仪的范畴里,仪表容态、站坐行走,不只是生活小事,更是道德大节。只有向内心正意诚,才能外显端庄得体。仪态教养是一个人内在德行的外在表现,也是修炼君子之风的必备环节。
  明清晋商深谙其中道理,将礼仪规范视为塑造个人品行之圭臬。他们在《贸易须知》中对“五品”进一步要求:“你若獐头鼠目,东张西望,摇膊乱跑,卖呆望密,如犯此样,急宜改之……大可厌者,贫吞抢噎,箸不停留,满碗乱叉……这样丑态,速速屏去。”〔2〕265-266他们要求学徒做到的容貌情态恬淡娴雅、行动坐卧讲究仪度、言谈举止舒迟不迫,正是以礼养仁而集义,体现出了“修养型”的商业文明,是汲取了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創造性地把儒家礼仪文明的普遍准则与自身经商从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打造出了迥异于同时代其它商帮之内涵丰富且颇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实现了传统礼仪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基于仪态折射教养、素质涵养品行的理念,明清晋商在对员工进行选拔与培训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德行操守。从严格的入职笔试与面试的考录制度,到观修养、论能力、试品行的“请进”规范程序;从入职学徒要经过三年严苛的日常杂务训练,到熟练掌握读书(四书五经)、记账、抄录信函的业务技能实践;从员工行、立、坐、食、卧等五品的仪态养成训练,到强化内外贸易往来时蒙、俄、日、朝等语言能力培训〔1〕22,无不渗透出他们对人才培养的育诚治信、进德修业的儒学价值观,以及“内外兼修”“文质兼美”君子人格的塑造。   三、义利谐调
  《礼记》曰:“礼也者,理也。”礼是合于理的行为准则。晋商以“礼”作为立德修身的要则,自觉遵守“义”的道德规范。“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4〕69此为深受《贸易须知》影响的榆次常家、灵石王家等明清晋商家族制定的家训,其对家族子弟的言行举止、饮食起居、容貌服饰、品德操守等都做了具体规范。明清晋商以警喻子孙、世代恪守的家规家训,把家族成员的言谈举止、容态服饰之礼与修身、齐家、治世之道紧密关联,将儒家的价值理念嵌入其灵魂深处,堪称仁礼立身、内外兼修的典范。
  回溯历史,明清晋商当年走出农耕文明,致力于寻求致富之门的新路径,最终实现了由农家小户到富商大贾的华丽转身。当他们事业有成、资产充盈时,为避免无端引发的损失与伤害,开始按照现实社会的规矩守则出牌与道德约束行事〔1〕59。随着事业规模不断扩大、财富体量逐步增加、社会形象显著提升,崇儒重教、为人仁厚、见利思义、诚信守法、尚礼明德,便成为绝大部分晋商自觉的行为准则与立身之本。固然,其中不乏有唯利是图与践踏规矩之徒,但是晋商中的大多数人视“经商”与“举士”为“异术而同心”,将传统社会读书人追求功名跻身仕途的普遍人生规律,与学优则贾坦然从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家国情怀与大富视野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职业操守与人格魅力的特殊儒商群体。
  正是基于仁义诚信理念与礼仪精神内核的滋养,明清晋商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最先从个人仪表容态、言行举止的规矩做起,在“严培养”“硬约束”“强激励”的人才培养任用机制中,明清晋商长期恪守敬“士魂”、重“商才”的教育方式,始终把“礼”“理”“利”三者有机融为一体,以礼塑人、以理立身、以义制利,超越商人逐利本性,追求崇高思想境界、注重健康人格修炼,充分体现了义利谐调的儒学价值取向。由此,奠定了明清晋商安身立命、雄踞天下的强大基石,从而在中国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页。
  四、现实意义
  明清晋商创新性发展了人才是社会生产力的唯物史观,通过树规立矩,使礼仪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将儒学的价值理念与伦理道德贯穿其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与责任。
  一要在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中华传统礼仪的精髓在于以礼养德,以礼立身。传承礼仪文化首先应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实施培根铸魂工程。在國家重大节日中,通过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多种载体,以及AR/VR、3D打印等人工智能技术,加大对国家重要礼仪的普及教育与宣传力度,解读重大节庆活动的深刻内涵,以庄严隆重的礼仪、礼节,激发人们内心的真挚情感,体现国家重大节庆活动的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挖掘传统礼仪价值,提升国民礼仪素养。
  二要在容态服饰礼仪中塑造优雅形象。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缘情制礼,再到晋商“五品”规矩,容态服饰不仅是传统礼仪的起始,也是现代礼仪的基础。尽管现代服饰有了很大变化,但中国传统服饰富含的礼教与时尚并存、含蓄与奔放交织的中国精神一脉传承,要通过端庄大方、整洁得体的衣冠服饰,以及恭肃庄重、彰显德行的容貌情态,承接传统文化、展示现代文明、塑造良好个人形象。
  三要在文明言谈举止中营造礼让风尚。中国素有含蓄高雅的文化传统,言谈举止能彰显个人的品位与教养,蕴藏做人的智慧与学问。明清晋商通过对学徒行为举止的规范,敦品形、立德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商业精英。在现代生活与社会交往中,雅言雅行更应成为个人修养与素质的体现,是一个人赢得职场成功、拥有精彩人生的重要砝码,也是营造宽容礼让社会风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举措,对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浩里.晋商文化应用研究〔Z〕.榆次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12.
  〔2〕山西省晋商文化基金会.商人要录贸易须知〔M〕.太原:中华书局,三晋出版社,2014.
  〔3〕杨伯峻.论语译注(典藏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柳永平.晋商家训〔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陈百强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社区全要素智慧网络治理,是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S社区在打造网格化治理信息平台、编织网格化治理信息平台、“三维共振”的社会稳定网、多维一体的民生服务网、高质量的网格化治理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顶层设计的治理意识有待加强、信息对接的贯通联畅有待优化、居民群众的习惯养成有待培育、信息平台的运行维护有待提升等挑战。因此,应从强化网格化“管理”到“治理”
期刊
〔摘要〕随着乡村社会变迁,乡村呈现出“现代熟人社会”特性,乡村纠纷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对乡村多元治理主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调解员专职化成了人民调解制度在乡村治理中功能发挥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宁夏西海固地区C乡的调研,发现人民调解员专职化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面临制度设计的欠缺及滞后、村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的失衡、乡镇专职人民调解员的流动性大、人员老化等困境。乡镇人民调解员专职化应注
期刊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乡贤是农村人才资源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新时代乡贤文化正被赋予新的内涵,尤其是当前乡村治理面临人才流失、主体弱化等很多难题,乡贤文化的“安全阀”和“助推器”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福建省漳州市致力于乡贤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需要挖掘整合乡贤文化、活态传承乡贤文化、不断汇聚乡贤力量、打响乡贤文化品牌,通过大力
期刊
〔摘要〕在职人员下沉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夯实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有效形式,是织密党员与社区联系联动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调查湖北省H市、X市在职人员下沉社区的实践发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沉人员的本职工作与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矛盾显现,单位发文考核时存在加码现象,下沉人员对被下沉、被安排有抵触心理,社区承接人员下沉的工作机制运行不畅等。究其原因,在于职场身份与志愿者角色转换不顺畅产生情绪
期刊
王丽君:1974年出生于內蒙古伊金霍洛旗,自中学始一直进行文学创作,有作品见诸报刊。   有些事,有些话,恰如井水,埋得越深,越见甘甜。   生活就是这样一口深深的井。   偶尔,我打井边走过,好奇地探头观望——云影落在小小的圆圆的水面上,那沁凉清甜竟直直地往心里去了。   汉字就像这一滴滴水,许多年来,反复地组合它们,是我多年来生活的日常。   写作如雨落,可与尘埃贴近,可与阳光贴近,
期刊
1 ▲ 当长调卧成青山,群马在青草的叢林里嘶鸣,大风就从蒙古高原的鹰翅上落下豪迈,成为马鞍上一道站立的闪电。   蒙古马的双目如星,鬃毛若长剑,在大草原上寻觅彪悍的骑手。   锡林郭勒、科尔沁、呼伦贝尔和察哈尔,熟稔的名字一次次被暮色清洗后,包裹进毡包。如果说草原上的烈酒被马头琴温热,蒙古马的野性,一定是牧马人酒醉后赤红的脸膛。   赤红的豪情和梦想,在一片辽阔中回荡。马蹄的鼓点,深深的痕迹
期刊
1 ▲ 巴颜喀拉山滚烫的一粒雪,澄澈的一颗泪。   甲骨。瓦罐。飞禽。栗粟。大禹。古道。铜钱。女娲。牛羊。岩画。   一卷诵念千年的长经——   火焰涅槃,尘埃明净,雪的六角利刃撩开经书册页,一卷长轴,承载盛大的花开花落,一路向东,风月作舟。  2 ▲ 世界屋脊回响着虎豹的咆哮;   黄土高坡埋葬着先人的祷告。   地窝铺里,一封家书抒情漫长的热夜,风铃渡口,择夜的裂隙造一座密林,林木青
期刊
镜中霜   那样的白,越过浮尘。仿佛临屏,又仿佛月之轮回,经历阴晴圆缺。   怎样的风翻山越岭,怎样的雨千万里跋涉,换取一生筹码。   眼前这轮满月,似水面上的薄冰。那冰上的雪,丝丝缕缕,是藏于发间鬓角的雪,银月般照耀。那也是岁月之霜,必然要接受的命运,余下了了,几无青涩。   清清白白,又混浊不堪,看似空,实则质朴无瑕。   母亲年轻时,是个美人。黔东南侗族三月三,对山歌;一袭蓝布衣,
期刊
一▲在冬日即将过去或过去很久之后,我们又一次在某个清晨翻阅云端,轻触高高的太阳,由东而西。恋人在冬日撒下种子,恋人是屋前窗格上滑落的水珠,一切沧桑的歌咏从一场梦里开始预见。当你说出口或羞于说出口时,太阳刚好冒出山顶,鸽子也要出门去。那些缓慢前行的人,在我凝视时,沉淀为一把古代的铜锁。  二▲火焰助长着麦苗,在秋收以后、立春以后。一整块平原在山川里陡峭,一整块平原在时代的角逐中区分春秋,在土地里倾倒
期刊
四月,在大地上选择走入雨幕。   孤独的歌声,召唤属于四月的影子。  序曲:春雨初至   某个清晨,日光做了一次妥协,它跃出山麓,却走进了乌云的疆域。白杨树在道路两侧俯下了身躯,仿佛石面上有春日潜藏的秘密,随日光来回变化,让人难以知晓。晨光未至,我打消慵懒的念头,起身远望,或许是窗页上水雾的缘故,目光所及之处,景色朦胧的地方像极了影片里的虚镜。窗外的四月,悄悄远离了我的视线,于是,我着衣外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