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血疗法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h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自血疗法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治疗后哮喘未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择117例于河北省中医院接受自血疗法治疗的老年BA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治疗效果,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资料,比较治疗后未控制与控制患者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自血疗法治疗老年BA急性发作期患者未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117例老年BA急性期患者,14例(11.97%)经自血疗法治疗后哮喘仍未控制;组间进行基线资料比较后,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生活环境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观察通络玉液汤对糖尿病(DM)大鼠血清脂联素(APDN)、血管紧张素(Ang)Ⅱ和大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以探讨通络玉液汤影响DM大鼠大血管纤维化的机制.方
目的探讨乐观、希望对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并检验安全感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生活定向测验(LOT-R)、希望量表(HH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安全感量表(SQ),便利选取193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乐观、希望、安全感与睡眠质量之间两两相关显著;安全感在老年人希望与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安全感在老年人乐观与睡眠质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增加老年人的乐观与希望水平,有助于提高其安全感水平,对于改善睡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49岁的高先生,因心慌一周去医院就诊,做完心电图,医生说是房颤,需要正规治疗。入院后,经过积极治疗,房颤得到缓解,后建议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  高先生出院后,心慌症状逐渐消失,觉得每天吃抗凝药也没啥用,还有出血的风险,于是自行把抗凝药停了。结果没过多久,高先生突发失语偏瘫,送到医院被确诊为脑梗死。  那么,房颤患者为什么要进行抗凝治疗?高先生脑梗死和房颤有什么关系?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期刊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健康养老概念,即老年人健康长寿、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处于完备状态。2001年联合国大会对健康老龄化明晰为从整体上促进老年人健康,使老年人在体力、才能、社会和精神等方面平衡发展。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是促进老年人健康余寿,缩短老年人带病生存期或失能期,老年人多数罹患慢性病,且不可治愈,但可通过护理、康复治疗来预防、延缓老年病情的发展〔1〕。国务院2013年9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推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促进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机构和家庭中〔2〕。
自阳台上有了十余盆“菜地”,每天回家后,我都要花费半小时,与这“一亩三分田”相伴。面对搬运来的泥土和自己种下的蔬菜种子,内心的期待和欣喜无以言表。我特别喜欢在悠闲的周末,给花盆松松土、施施肥、浇浇水;也喜欢坐在阳台上的书桌边看书、写字、喝茶、听广播,抑或回忆儿时与父辈在田间劳作的温情往事。我对待我的“微型田园”,就像父亲对待他的广袤土地一样热忱。有了阳台上的这些牵挂,每天下班身心俱疲地回到家利用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