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农村学生对英语认识模糊,目的不明确,参与意识差,不能大胆表达,畏学厌学等现状,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学情,了解其心理及学习态度,然后对症下药,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习习惯;六环节教学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校为县级中学,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没有经历过大城市孩子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的熏陶。再加上学校班额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语言环境较弱,英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虽然近几年英语教材不断改革,教师教法也在不断更新,可是在英语学习中对于不重视英语的农村学生来说情况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思想中没有英语听说的概念,更不用说张口说英语了。主要原因有二:
  1.学生心理因素导致成绩低下
  大部分学生参与意识差,不能大胆表达,部分学生有畏学和厌学情绪,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学不学外语都无所谓,反正英语很难学;少数学生认识模糊,学习目的不明确,推天混目,甚至连有的父母都抱着让孩子长身体、混年龄的态度。
  2.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达不到课标要求
  具体体现为:
  (1)学生在听力方面有欠缺,特别是听短文填空题,正确率很低,说明在教学中对课标中听力技能的要求落实不到位。
  (2)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学生对一些基本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更谈不上运用了。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合理、有效的训练,仍应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3)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强,试卷中此类考查题的得分率较低。
  (4)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中国式的英语较多,拼写错误也较多,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仍是教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5)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转化学困生,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
  (二)教师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目前,本校英语教师年富力强,任劳任怨,辛勤耕耘,有利于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1.创新备课,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数教师能从语言知识的突破、教学方法的优化、学生问题的设置等多层面考虑,努力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注重了知识衔接,又能提高能力。
  2.以生为本,突出综合语言的运用性
  多数教师已经接受了英语课程的学习目的(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技能,提高综合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这一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能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学生活动面广、活动量大,教师努力搭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通过任务的布置,学生人人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活化手段,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和教学内容,采用一些辅助教学手段,如利用实物教单词,让学生直观感知,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利用图片进行对话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课堂教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接触英语,从而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利用小黑板布置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保证了课堂45分钟的质量。
  4.推广教改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了“十六字教学法”“三清式”教学法后,这些方法在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教师把它们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既促进了课堂知识点的操练、巩固及运用测评,同时不仅能突出重点,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目前,本校正在推行的六环节(预习指导—自学检测—精讲点拨—当堂测评—总结提升—布置作业)教学法也正是针对学校的教学现状提出的。
  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而有的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课标,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仍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情境性和交际性,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讲得多,练得少,课堂气氛沉闷。如,有的教师上课随意性较大,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多少、教师要渗透多少,学生应掌握多少,在教学过程中都没有很好地体现;有的教师对阅读课的教学目标不清楚,只是在单词的认读和释义上下大功夫,而忽视了四种能力的具体实践。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二)对课标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落实不到位
  部分教師对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部分教师虽然对任务型教学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原因是:教学任务太重;考试压力太大;方法不重要,升学率重要,分数第一。
  三、教学建议及对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好一切的坚实动力,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主动去学,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英语课感兴趣,能在课堂上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勇敢交流,教学才会事半功倍。不过,要使一时的兴趣成为长久的兴趣,还需要不断地巩固,不断地填充新内容,交换新形式,增加新刺激,从而使兴趣不断地延续下去。
  (一)创设语言环境,提倡背诵,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首先让学生多听英美人朗读,学习地道的语音、语调、重读、弱读、意群等,打好语音基础,同时要加强听力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听音习惯。其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生必须先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短语、习惯用语等,这些大多数是靠记忆来完成的,而背诵是学好语言的必经之路。因此,不仅要从单词、词组入手,培养学生的组句能力,重视连词成句练习,指导学生掌握句子结构,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利用课本中的重点词、词组、短语让学生进行英汉互译造句练习,在练习好句子的基础上(同时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单复数等)进行组句成文练习,还得让学生背诵、默写精彩的句子、语段,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大有益处。
  (二)强化教研意识,提高教研质量
  学校有公开课、评课、说课等活动,但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是不是做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是不是真正起到了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再次考虑的。我认为,教研活动要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能够解决一两个教改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注意积累成果,重视集体研究,形成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学校的教研文化,从而促进质量的不断提高。
  事实上,强化记忆、强化训练一向是学习语言的常用之法,教无定法。总之,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善在激趣,巧在点拨,根在爱心,诀在创新,旨在终身发展,绝在打造精品。任何一名教师只要多琢磨教法,多一点责任心与恒心,再加上拥有的爱心,一定能在教育岗位上多出成绩。
  (作者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五中)
其他文献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日益凸显,而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问题的关键,因此了解其现状并研究引导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潍坊学院为例,制定方案了解潍坊学院女大
摘 要: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农村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以身作则,以爱心来教育学生。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行为塑造;用心交流;策划活动  小学是儿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学习知识的第一阶段,也是他们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心理素质等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
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八阿哥胤襈,深藏不露,老谋深算,心地奸诈,表里不一,给人的印象有些作恶多端、卑鄙无耻.但我自己觉得胤襈某些方面的品质,如坚忍不拔、绝不退缩,顾全
中考成绩一出来,哇,我的历史满分,高兴之余,我总结了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与大家共勉。  要树立信心。学习是一把枷锁,你不能永远被他囚禁,你需要追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打破这道枷锁,生命的束缚即是馈赠。有的同学或许会抱怨,历史知识点碎,怎么也记不住。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你不过是急流勇退的那个人,因为你畏惧了,你退缩了,一点点的不自信慢慢累积,就像蚂蚁在大坝上慢慢筑巢,最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考试后鲜
"嘀嘀……嘀嘀……"急促的闹铃声把我从梦中唤醒,真想再睡一会儿。但想到要确保十六大河南代表团成员及时看到当天的《河南日报》,便睡意全无。  来到办公室,看到司机姜师傅已在等候,心中油然升起一丝敬意。"昨晚睡得咋样?"我问。"唉,别提了,心里老想着送报这事重要,不敢耽误,一晚上醒了好几次。""你咋不定闹铃呢?""定了,我想定5点钟起床,谁知道闹铃4点钟就响了,定错了。这一折腾,想睡再也睡不着了,干脆
摘 要:通过探究以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为特征,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为手段,以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为目标,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反思为内容,谈了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一些基本做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情境教学  如何构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促进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这是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和追求的专业发展目标。笔者经过近年来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研究,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境教学,是实现高效
摘 要:在复杂的班主任工作中,需要正确把握班级管理的“度”,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爱与严;身教与说教;信任与放任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人心灵的工作。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社会化程度的一代新人,班主任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正确把握班主任工作中的“度”,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爱与严的度  如何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与适度的严,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高
摘 要:品德与社会应采取开放性、对话式、活动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重视课程的过程价值。要实现这一教學目标,我们就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一、开放性教学策略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
摘 要:在高中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下,数学教学侧重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再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的层面上,而是更加关注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教师要创设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平衡发展。因此,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应当从封闭形式逐步转向开放形式,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特征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