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玻璃行业目前竞争十分激烈,要想在这一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玻璃企业只有苦练内功,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注重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改善和加强预算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应是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提出建立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现金流量为中心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并从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编制程序以及实施措施等几个方面阐述对建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一、 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现金流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的内涵
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现金流为中心的财务预算管理,就是以目标利润为出发点,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将预算期内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所涉及的各种经济资源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规划预算,以形成企业综合的、目标一致的行动计划。在这种预算模式下,企业首先通过科学预测确立企业在预算期内应实现的目标利润,其他预算都是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从销售预测开始,围绕现金预算,为现金预算提供资料和依据而制定。一个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可以使企业有效地回避各种财务活动的风险,实现企业快速、健康、良好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预算的内容
(一)日常经营活动的预算。
主要指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经行全面的预算,包括经营活动的预算、投资活动的预算和筹资活动预算。具体而言,在经营活动预算中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的预算、主营业务成本预算、应收、应付账款预算和期间费用的预算等;投资预算主要是指对企业及其经营性子公司的投资活动编制预算,包括投资的收益预算、投资的成本预算和风险的预算等,具体又可以分为投资短期预算和长期投资预算,对内投资预算和对外投资预算;筹资活动预算主要是指在对企业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的预算。
(二)资产负债表预算和利润表预算。
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数为基点,在充分考虑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的相关数据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数的影响后,采用会计核算中常用到的平衡法加以增减后计算求得,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也是类似的,两者在编制时,无论是在编制内容还是数据应用上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三)现金流预算。
现金流量预算是通过以上编制的两种预算内容,大体估计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及筹资等日常活动的资金结构、流向及规模等,进而分别就各项活动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的净流量做出详细的预算,为企业实现下一步的各项经营目标提供资金上的充分保证。在一个企业的整个财务预算中,以现金流量预算为中心,是因为现金流是最能充分体现企业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数据指标,是企业可以持续、健康经营的保证,同时现金流也是企业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的最大资本。
三、财务预算的编制
笔者所在公司财务预算的编制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财务部门根据明年的目标利润,结合当年预算计划及实际执行情况,编制下一年度各项财务预算草案,并将各项预算下发到相关部门;
2、各部门根据下发的财务预算草案,结合本部门的需求填报自己部门的明年各项预算数,如与财务部门做的预算差距较大的,应写出详细说明;
3、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上报资料进行分析、汇总;
4、对于需要修改的数据与该部门进行协调;
5、将最终的预算结果上报公司领导批准;
6、将批准结果分解下达。
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做到预算编制的数据准确可靠是在今后预算运行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而单单通过各部门填报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按照以收定支、留有余地的原则在各部门之间统筹安排,既要砍掉预算中的水分,又要考虑到可能被忽略或少计的金额。其次在对全年预算目标按季、按月分解指标时,可以按照金额大小和重要性等因素区别对待。对于金额比较大或比较重要的预算目标必须列出每月的预算目标,以利于在今后的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有力、及时的调控;而对于金额比较小或重要性比较低的预算目标既可以按全年预算计划统一考核,也可以将全年预算目标简单地按12个月平均划分考核。
四、保证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相应措施
(一)健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保证财务预算可以得到准确执行的条件。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定的参与预算制定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和依据。公司要持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必须将预算管理制度化。比如,每年的预算如何编制,谁组织,什么时候编,什么时候完成,编制内容有何规定,编制流程如何,编制表格,编制要求,目的等等,都要有制度明文规定。
(二)规范预算的调整。
预算是为了把握未来的变化,而不是束缚自己的手脚,而未来必然存在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当实际变化超出预计很多时就需要调整预算。首先应严格界定调整范围,只有出现预算前提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业务结构发生变化,机构设置和核算方式改变等原因才允许调整预算。同时应规范预算调整的权限与程序,责任部门应对项目调整做出申请,依程序审批后才能予以调整。只有对调整范围、程序和权限进行严格规范,才能在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下,使预算调整有序进行。这样,调整不会削弱预算控制的力度,反而可以增加预算管理的严肃性,促使各相关部门认真负责地编制预算,努力探求本部门预算编制项目的合理定额以及变化规律。
(三)建立预算信息反馈体系。
预算信息反馈系统包括财务预警系统和财务信息数据处理系统。(1)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部要根据日常收集整理的财务信息,把握并连续不断地反映动态变化趋势,直观表达执行情况,对照有关指标的最大允许范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超前提出财务建议,使财务管理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2)财务信息数据处理系统。财务部要建立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财务分析报告,及时提出财务建议及被选方案。
(四)切实做好财务预算的考评与奖惩工作。
西方有句谚语:“在管理活动中,如果没有监督与考核,再美丽的天使都会变成可怕的魔鬼。”没有考核,预算工作无法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在一期预算结束之后,需要对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大小及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预算考评。预算考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分析评价,掌握预算的运行状况、成绩、存在的问题及环节,并借以查明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为堵塞漏洞、纠正偏差提供思路;二是提供分析评价,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并兑现奖惩,而且为下一轮预算管理确定预算目标提供重要依据。
(五)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的素质,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在公司中的成功运用。
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的成败。为此,为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成功实施,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树立大财务的观念,走出就账论账的狭小天地,锻炼、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力求把财务同公司的投资、营运等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财务管理不能纸上谈兵,财务人员应在指标的分解、资金的运作、成本的控制上下功夫。另外,预算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公司全体员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不能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因此,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素质,对公司预算管理的贯彻执行十分必要。
(作者单位:秦皇岛耀华玻璃工业园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谭宪才、王文元: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时代财会,2002(11).
[2]黄健:浅析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研究探索,2007(11).
[3]陆彩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及内控机制的几点思考.江苏商业会计,2006(3).
[4]潘颖.目标利润-预算管理的方向.会计之友,2006(4).
关键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一、 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现金流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的内涵
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现金流为中心的财务预算管理,就是以目标利润为出发点,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将预算期内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所涉及的各种经济资源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规划预算,以形成企业综合的、目标一致的行动计划。在这种预算模式下,企业首先通过科学预测确立企业在预算期内应实现的目标利润,其他预算都是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从销售预测开始,围绕现金预算,为现金预算提供资料和依据而制定。一个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可以使企业有效地回避各种财务活动的风险,实现企业快速、健康、良好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预算的内容
(一)日常经营活动的预算。
主要指对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经行全面的预算,包括经营活动的预算、投资活动的预算和筹资活动预算。具体而言,在经营活动预算中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的预算、主营业务成本预算、应收、应付账款预算和期间费用的预算等;投资预算主要是指对企业及其经营性子公司的投资活动编制预算,包括投资的收益预算、投资的成本预算和风险的预算等,具体又可以分为投资短期预算和长期投资预算,对内投资预算和对外投资预算;筹资活动预算主要是指在对企业融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的预算。
(二)资产负债表预算和利润表预算。
编制资产负债表预算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期初数为基点,在充分考虑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的相关数据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数的影响后,采用会计核算中常用到的平衡法加以增减后计算求得,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也是类似的,两者在编制时,无论是在编制内容还是数据应用上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三)现金流预算。
现金流量预算是通过以上编制的两种预算内容,大体估计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及筹资等日常活动的资金结构、流向及规模等,进而分别就各项活动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现金的净流量做出详细的预算,为企业实现下一步的各项经营目标提供资金上的充分保证。在一个企业的整个财务预算中,以现金流量预算为中心,是因为现金流是最能充分体现企业的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数据指标,是企业可以持续、健康经营的保证,同时现金流也是企业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的最大资本。
三、财务预算的编制
笔者所在公司财务预算的编制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财务部门根据明年的目标利润,结合当年预算计划及实际执行情况,编制下一年度各项财务预算草案,并将各项预算下发到相关部门;
2、各部门根据下发的财务预算草案,结合本部门的需求填报自己部门的明年各项预算数,如与财务部门做的预算差距较大的,应写出详细说明;
3、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上报资料进行分析、汇总;
4、对于需要修改的数据与该部门进行协调;
5、将最终的预算结果上报公司领导批准;
6、将批准结果分解下达。
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做到预算编制的数据准确可靠是在今后预算运行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而单单通过各部门填报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按照以收定支、留有余地的原则在各部门之间统筹安排,既要砍掉预算中的水分,又要考虑到可能被忽略或少计的金额。其次在对全年预算目标按季、按月分解指标时,可以按照金额大小和重要性等因素区别对待。对于金额比较大或比较重要的预算目标必须列出每月的预算目标,以利于在今后的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有力、及时的调控;而对于金额比较小或重要性比较低的预算目标既可以按全年预算计划统一考核,也可以将全年预算目标简单地按12个月平均划分考核。
四、保证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相应措施
(一)健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保证财务预算可以得到准确执行的条件。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定的参与预算制定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和依据。公司要持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必须将预算管理制度化。比如,每年的预算如何编制,谁组织,什么时候编,什么时候完成,编制内容有何规定,编制流程如何,编制表格,编制要求,目的等等,都要有制度明文规定。
(二)规范预算的调整。
预算是为了把握未来的变化,而不是束缚自己的手脚,而未来必然存在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当实际变化超出预计很多时就需要调整预算。首先应严格界定调整范围,只有出现预算前提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业务结构发生变化,机构设置和核算方式改变等原因才允许调整预算。同时应规范预算调整的权限与程序,责任部门应对项目调整做出申请,依程序审批后才能予以调整。只有对调整范围、程序和权限进行严格规范,才能在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下,使预算调整有序进行。这样,调整不会削弱预算控制的力度,反而可以增加预算管理的严肃性,促使各相关部门认真负责地编制预算,努力探求本部门预算编制项目的合理定额以及变化规律。
(三)建立预算信息反馈体系。
预算信息反馈系统包括财务预警系统和财务信息数据处理系统。(1)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部要根据日常收集整理的财务信息,把握并连续不断地反映动态变化趋势,直观表达执行情况,对照有关指标的最大允许范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超前提出财务建议,使财务管理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2)财务信息数据处理系统。财务部要建立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财务分析报告,及时提出财务建议及被选方案。
(四)切实做好财务预算的考评与奖惩工作。
西方有句谚语:“在管理活动中,如果没有监督与考核,再美丽的天使都会变成可怕的魔鬼。”没有考核,预算工作无法执行,财务预算管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在一期预算结束之后,需要对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大小及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预算考评。预算考评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分析评价,掌握预算的运行状况、成绩、存在的问题及环节,并借以查明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为堵塞漏洞、纠正偏差提供思路;二是提供分析评价,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并兑现奖惩,而且为下一轮预算管理确定预算目标提供重要依据。
(五)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的素质,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在公司中的成功运用。
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的成败。为此,为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成功实施,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树立大财务的观念,走出就账论账的狭小天地,锻炼、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力求把财务同公司的投资、营运等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财务管理不能纸上谈兵,财务人员应在指标的分解、资金的运作、成本的控制上下功夫。另外,预算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公司全体员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不能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因此,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素质,对公司预算管理的贯彻执行十分必要。
(作者单位:秦皇岛耀华玻璃工业园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谭宪才、王文元: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时代财会,2002(11).
[2]黄健:浅析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研究探索,2007(11).
[3]陆彩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及内控机制的几点思考.江苏商业会计,2006(3).
[4]潘颖.目标利润-预算管理的方向.会计之友,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