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_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厂化水产养殖采用的是室内养殖的工业模式,很大的程度上保障了水质的稳定和水产养殖对象的安全。山东沿海地区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在国内发展得比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带头示范作用,但是从一线养殖户反馈的信息和大量调研分析结果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针对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建议:推进流水养殖模式向循环水养殖模式转变,加大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政策补贴以及不断增强对水产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多措并举,推动工厂化水产养殖高效、有序发展。
  关键词:水产;工厂化养殖;问题;建议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对传统渔业养殖模式的革新,它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水产品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生产,最终目的是实现水产养殖行业的绿色健康、高效益及可持续发展[1]。从20世纪90年代起,以大菱鲆工厂化为代表的海水工厂化养殖在山东沿海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2],对名贵水产品的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广作用,主要的养殖品种包含大菱鲆、舌鳎、南美白对虾、斑石鲷、海参、海肠等。笔者作为山东烟台地区水产技术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养殖户反馈情况,梳理了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供读者朋友参考。
  1 传统水产养殖向工厂化养殖转型现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特别是近几年,大面积长时间干旱、洪涝、台风等极端天气多发,对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冲击。例如2019年的9号台风“利奇马”对山东青岛、潍坊等地区的网箱养殖及土塘养殖都造成了惨重的损失[3]。对于外塘养殖来说,环境和季节的变化都是不可控的,很可能给养殖池塘的各项水质指标带来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短时间内由于降雨、高温、霜冻等天气的变化极易导致水温、酸碱度、溶氧量等这些关键指标的突变,从而引发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最终造成水产养殖总量的减少,甚至是绝收。靠天吃饭的土塘养殖模式受外界环境的限制越来越多,传统水产养殖行业的转变也越来越迫切。工厂化水产养殖采用的是室内养殖的工业模式,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水质的稳定和水产养殖对象的安全。从整体来看,工厂化水产养殖是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值得行业内人士持续关注和不断尝试完善[4]。
   近年来,在国内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环保政策实施的双重压力下,新型健康、高效、环保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受到了广大水产养殖户的密切关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陆基工厂化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5]。山东沿海地区的工厂化水产养殖在国内发展得比较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带头示范作用,但是从一线养殖户反馈的信息和大量调研分析结果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存在的问题
   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业的发展受到的限制条件比较多,虽然在国内发展得比较早,但在全球范围内当前仍然处于较低的初级水平。尽管这几年我国循环水养殖观念的传播和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养殖主体多以个体户为主,规模化养殖企业不仅数量极少,而且总体规模也较小。
  2.1 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目前工厂化养殖的方式大体上分为流水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3种形式。在山东沿海地区,受水处理成本高、海水或者地下卤水资源较充足等因素的影响,基本上绝大多数还是以流水养殖为主,真正意义上的全封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工厂比例极少,技术应用还处于工厂化养殖的初级阶段,海阳、莱阳等地区的工厂化养殖状况基本上还是处于“人工养殖池+厂房外壳”的低端模式,设备、设施较少,单位产量较低。据统计,流水工厂化养殖单位水体产量为10~15kg/m3·年,而发达国家密集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产量高达100kg/m3·年[6]。总体来看,山东沿海的工厂化多以流水工厂化养殖為主,养殖模式的发展水平依旧处于初级阶段。
  2.2 投入高、回收难、风险大
   无论是流水养殖还是循环水养殖,工厂化水产养殖前期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养殖工厂基础建设、养殖设备采购安装、苗种饲料购买以及技术人员的招聘等,投入金额很大。例如烟台地区的工厂化养殖场租金多在6万元/亩·年,中小散养殖户几乎无法承担。同时工厂化养殖的资金回收时间相对较长,运行管理、成本控制、产品销售等因素都影响着成本的回收与盈利。长期存在的“高投资、高风险”问题,直接限制了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发展。
  2.3 养殖技术、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需求
   据近年来从事工厂化养殖的用户反映,目前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在能耗上。经过多年的实践,传统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操作管理难、维护成本高、运行能耗高等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另外,工厂化水产养殖对养殖技术要求非常高。一般情况下,无论何种规模的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都会招聘至少一名水产技术员在养殖管理上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但实际上,当前水产养殖行业这种专业有经验的水产技术员少之又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养殖环境的变化,对于该类水产技术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两个硬性要求也在凸显:一是水产养殖相关专业科班出身,另一个是多年养殖成功的实践经验。
  2.4 水质污染严重,病害频发
   在高密度、集约化的工厂化养殖环境下,饲料投喂用量是土塘养殖的十几倍甚至是数十倍,大量的残饵粪便极易造成养殖水质的严重污染。饲料残饵、养殖动物的粪便在水中分解出过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是造成养殖经济动物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另外,海水中的弧菌、大肠杆菌等一些有害菌得到了良好的繁殖环境,进而引起病害的发生。因此,工厂化水产养殖对养殖水质的要求特别高,而且流水养殖模式对换水量要求特别大。
  2.5 养殖品种的附加价值要求高
   较高的准入门槛使得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与普通低附加值水产动物无缘。据笔者实地调研发现,从事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养殖户和企业大多数会选择大菱鲆[7]、舌鳎、南美白对虾、斑石鲷、海参、海肠等生长周期短、多茬养殖、产品价格高、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养殖技术相对成熟、市场相对稳定和经济附加值相对高的名贵品种作为养殖对象。养殖品种的附加价值要求高直接限制了绝大数的淡水养殖品种,当然鲑鳟类冷水鱼作为价格较高的淡水养殖产品,一直以来被工厂化养殖户所喜爱。较单一的养殖品种,造成了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容易使消费市场饱和,导致供大于求的局面。   3 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出的意见建议
   虽然山东沿海地区的工厂化养殖模式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但毋容置疑,发展海水工厂化养殖符合山东省内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环境保护的现实情况。通过养殖情况来看,工厂化养殖具有产量高,效益好,易于管理,不受季节变化的限制等特点优势,符合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山东省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一个重要契机[5]。
  3.1 推进流水养殖模式向循环水养殖模式转变
   潍坊、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区自上个世纪以来,积极发展“深水井+大棚”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为代表的海水工厂化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迫切需要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向循环水养殖模式转变。当然,实现循环水养殖模式的重要一点就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革新,真正开发出易于管理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3.2 增强对水产相关技术人员培养力度
   整体上来看,农林牧渔对于人才的需求还存在很大的缺口,工厂化水产养殖对于技术要求极高,以往传统养殖模式下的靠经验养殖几乎行不通了。工厂化养殖模式对于水产技术员的学历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时代和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需要山东省内各大院校提高对水产养殖学科的重视程度,加强水产学科建设,并对水产养殖学科的高校人才做好行业前景展望和从事行业引导。
  3.3 加大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政策补贴
   受安装设备、场地租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流水养殖还是循环水养殖,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综合养殖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但该模式又是今后的发展方向[8,9]。建议将工厂化水产养殖设施建设与国家农业基础设备改造补贴、农机补贴等政策相结合,并进一步降低农业用电成本,沿海各县市区成立工厂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切实降低养殖个体和企业的负担,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雷霁霖.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丁永良.中围流水高密度养鱼的沿革[J].渔业机械仪器,1988(4):6-7.
  [3] 台风"利奇马"致530余亿元直接经济损失[N].新京报网,2019-08-15.
  [4] 王峰,雷霁霖,高淳仁,等.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2013(5):192-203.
  [5] 刘宝良,雷霁霖,黄滨,等.中国海水鱼类陆基工厂化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渔业现代化,2015,42(1):1-5.
  [6] 王清印.海水设施养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7] 王峰.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系统优化与养殖效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8] 张宝龙,赵子续,曲木,等.工厂化水产养殖现状分析[J].养殖与饲料,2020(1):31-34.
  [9] 陳军,徐皓,倪琦,等.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研究报告[J].渔业现代化,2009(4):1-7.
其他文献
摘要:生态养殖的黑毛猪猪肉在当前的市场上广受人们欢迎,这种生态养殖的黑毛猪具有更高的健康度和营养价值,比传统黑毛猪养殖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是对陕北农牧交错区的黑毛猪生态养殖圈舍建设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其中包括着圈舍的选址、发酵床选材和维护、养殖污染物的处理,对促进黑毛猪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黑毛猪;生态养殖;圈舍建设   黑毛猪生态养殖主要是使用优质土猪种,其圈
摘要:肉、蛋、奶是老百姓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必备食材,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肉蛋奶品质的优良与否直接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就蛋鸡养殖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思考,有几点浅显的见解、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蛋雞养殖;现状;措施   在当前非洲猪瘟肆虐,生猪产能大幅下降的形势下,加快蛋鸡产业发展对于保证城乡居民菜篮子,满足城乡居民动物蛋白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烟台市蛋鸡
摘要:试验以济南当地波尔杂交山羊为研究对象,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苹果渣对其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日龄和体重相近、健康的山羊80只,按照单因素随机分组原则,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山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3组依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20%、30%的苹果渣。试验周期为60d。结果表明:在山羊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苹果渣对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及磷的表观消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草地退化问题开始成为全球性行为,我国作为草地面积较大的国家,理应主动承担起带头作用,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的相关政策、尽快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甚至还带来很多的现实问题: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给草原增加了新的压力,与此同时,很多草原也面临着缺水的问题。本文就具体分析了当前草原管理中存在
摘要:随着我国绿色养殖理念的提升,林下养鸡的养殖模式规模显著扩大,为了保持家禽市场效益稳步上涨,稳定鸡类养殖整体数量、基本产蛋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林下养鸡的养殖模式值得推广。研究显示,林下养鸡的养殖模式作为无污染养殖,在养殖成本与经济效益方面均十分可观。本文着重探讨林下养鸡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应对林下养鸡的养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林下养鸡;管理技术探析  1 林下养鸡的养殖问题   林
摘要:非洲猪瘟长期以来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2017年开始传入我国,云南省于2018年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病例,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死亡率的烈性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病,会对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破坏我国的生猪产业。除此之外,此病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进行治疗和预防,加之较强的传染性决定了此病的防控难度较大,所以在发现病情时,养殖户或者当地农业部门往往会采取紧急扑杀以及无害化处
摘要:研究气味与玩具丰容对圈养大熊猫刻板行为的影响。选择贵阳某动物园大熊猫馆圈养的两只大熊猫,分别进行气味与玩具丰容对刻板行为影响的研究,观察采食行为、日常活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气味与玩具丰容能对圈养大熊猫刻板行为构成显著影响,且能有效改善采食行为和日常活动。但是不会对其休息行为构成影响。气味与玩具丰容是在大熊猫活动环境中引入新的事物,通过良性刺激,改变其刻板行为。气味和玩具丰容对大熊猫刻板、采食
摘要:动物检疫及监督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放心的餐桌肉类制品,是维护群众利益、关系群众健康及用肉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促进养殖业稳定持续发展,保持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举措。生猪检疫监督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实际工作条件和情况,做好工作优化,制定紧急事件预案,以便随时可以处理紧急突发事件,提高紧急事件的应对能力,使生猪检疫监督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质量保证。  关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羊肉需求急剧增加,促使养羊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而粗放的饲养模式和未能提升的饲养技术,造成羔羊痢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流行更普遍,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引起羔羊大量死亡,给养羊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根据羔羊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和预防措施,取得明显治疗效果。为同行提供有效防治羔羊痢疾和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