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从“盘他”的词源着手,分析归纳“盘他”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根据现代汉语词汇学的知识分析“盘他”词义演变方式,并从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探究其流行原因。
关键词:盘他 词义 演变方式 流行原因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的以及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大量的网络语言涌现并进入到我们的语言生活中。网络流行语凭借幽默生动且含义丰富的特点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生活。而在使用范围上,网络语言也已经不再局限于仅限网络使用,而是有由网络新媒体向传统媒普及的趋势。“盘他”一词,作为2019年“第一网络流行语”,从互联网新媒体火到了传统媒体,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成为新闻标题,娱乐标题,广告,游戏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语。
本文从盘他一词的起源,词汇意义以及流行原因等方面进一步具体分析“盘他”这一网络热词。
一.“盘”字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盘”字共有11个意思。动词性词义主要有:回旋的绕;垒、砌、搭;仔细查问或清点;转让。名词性的词义主要有:为古代的一种盥洗工具;盘子;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商品行情;姓氏。形容词性的词义有:用于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用于回旋的绕的东西;用于棋类球类等比赛[1]。
“盘他”一词,最早出现于文玩界,意思是指将手中的文玩物件经过反复回旋的抚摸、捏、搓、揉、压,让手中的油脂和汗液侵入,将其打磨光亮并为其着色和包浆,让文物更加具有光泽。
二.网络流行语“盘他”的起源及词义
“盘他”一词又是怎么成为2019年的网络热词的呢?在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中,相声演员孟鹤堂和周九良表演的相声《文玩》,其中一句臺词“干干巴巴,麻麻赖赖的,一点都不圆润,盘他!”夸张的表情和大无畏的气势瞬间引起了大家的争相模仿。而“盘他”一词真正的爆红则要归功于抖音平台一位名为@95老奶奶的用户在自己视频里说的“甭管他什么东西,盘他!”
“盘他”一词主要用于祈使句中,其语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激励鼓舞之意
(1)超燃,高考最后一百天,盘他!(搜狐网2019.02.27)
(2)盘他!题量大、难度高,这样的国考你怕了吗?(搜狐网 2019. 07.29)
在例句(1)和例句(2)中,面对高考国考等重大考试,使用者用“盘他”一词给表达对参加考试的人鼓励加油之情,包含有轻松无畏的心态,展现了乐观昂扬态度。
(二)表示批评教导之意
(3)盘他!男子阻碍明港交警执行职务被拘留!(光明网 2019. 05.21)
(4)警车面前超员上客,diss警察蜀黍?胆大?盘他!(微博@四川交警 2019.12.06)
以上两个例句中“阻碍交警执行职务”以及“超员上客”都是违规违法行为,在这样的语境下“盘他”就是批评教育教训的意思,包含了一种对违规行为的人惩戒的必然性同时又有一丝痛快决绝的感觉。
(三)表示战胜竞争对手
(5)中国队,盘他!亚洲杯加油!(人民日报 2019.01.19)
(6)武磊登陆西甲后首次接受专访:PK梅西?盘他!西甲全世界最棒!(新浪网 2019.03.28)
例(5)、例(6)在足球比赛中的语境中,“盘他”被赋予了战胜竞争对手的意思同时又有一种“怼他”的意思包含在内。
(四)表示接触认识了解并研究之意
(7)网上很火却一集没看过的剧,是时候盘他了!(微博@电影院菌 2019.02.20)
(8)盘他!看看一根线能盘出啥?(人民日报 2019.03.04)
在例(7)和例(18)中,“盘他”表达了想要对“没看过的剧”以及能“说话的线”的认识了解之情,包含了一种必须要去认识了解的感觉。
(五)表示亲近、爱抚之意
(9)喵星人太萌了,盘他!(南方都市报 2019.01.25)
(10)戏中周恩旭戏外苏巍,都让人想盘他!(环球网 2019.01. 23)
在例(9)和例(10)的语境中,“盘他”表达了对宠物和戏曲传承人周恩旭的喜欢之情,在以上三个例句中“盘他”的意思为亲近爱抚。
(六)修理改造之意
(11)刹车盘生锈怎么破?盘他!(易车网 2019.06.06)
在上述例句中刹车盘生锈需要修理,出租屋太简陋需要装修,“盘他”在此处的意思便为修理改造。
(七)选择之意
(12)汉字盘点2019候选词 你“盘”哪个?(中青网教育 2019. 12.10)
(13)红旗销量大增,性价比极高的B级国产神车,车友盘他!(腾讯新闻 2019.03.20)
在例(12)和例(13)中,年度热词盘点和性价比极高的车,盘他一词被赋予了选择之意。
三.“盘他”词义演变方式
动态是语言的本质[2]。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音义一经结合之后就具有相对稳定性[3]。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且也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4]。词义演变的方式可以从表达范围、情感色彩等进行分析。
(一)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的意义范围之内表现出来的词义扩展的情况,词义扩大以后,原来词义所表示的内容就包括在扩大了的词义所指称的范围之内。盘从回旋回绕的语义引申到“在手中捏压”,然后由对于手串玉石、核桃等文玩的把玩之意拓展到“盘他”一词对于所有人和事物的喜爱。又由网友的各种语境拓展,延伸出多种含义。
对比“盘他”原本概念义和新词义,可以看出盘的对象由文玩扩展到各种事物,词义从使文玩打磨变得光亮圆润便为了使盘的物体更加符合规则。新旧词义均有充分发挥人与事物的积极作用,通过后天的努力使物体发生改变之意,但新词义的范围较原本概念义更加广泛。 (二)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词的一个意义范围内表现出来的演变和发展。它的特点是词义指称的范围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词义表示的概念发生了更换。词义的转移分为转喻和隐喻两种。隐喻利用或构建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源域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使词汇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衍生出新义,转喻通过临近性原理激活同一认知域中的凸显概念作为认知参考点,以连锁或辐射的形式达成对新生意义的认识[5]。盘他的词义转移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进行的。具体可从过程隐喻意和结果隐喻意两方面进行分析。
1.过程隐喻意
如河南的这部喜劇电影《滚动的钢弹》值得我们盘他!(腾讯新闻2019.02.21)盘的宾语变为电视剧,电视剧是不能触碰只能观看的,这里的“盘”就不再是用手反复摩擦捏压得意思,而是用古玩隐喻电影,值得观看多次的意思。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盘可以修饰宾语与它的本意有关,这时的盘可以带宠物、偶像、佳作等任何欣赏喜爱的宾语,不再具体表示放在手心反复捏压把玩的意思。
2.结果隐喻意
例(6)武磊登陆西甲后首次接受专访:PK梅西?盘他!西甲全世界最棒!(新浪网 2019.03.28)盘文物的最终结果是把文玩的棱角磨平,使其圆润光滑,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而在例(6)中盘的宾语为对方球员,用古玩隐喻与对方激战,表达了期望战胜对手的决心。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用手揉捏文玩使其光辉圆润更有价值可以隐喻许多事物。
四.“盘他”流行的原因
(一)从语言层面上说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指出,在实现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语言符号的使用者应讲究效能、经济省力的原则,同时人们有意无意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地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6]。相较于摩擦、揉捏、喜爱等双音节词语,盘字不仅可以凭借简略的单音节形式表达丰富的情感,他一字在具体的语境中也可指称多种宾语,简单精炼却含义深刻。再者“盘”一字本身容易理解,由把玩时揉搓摩擦的动作引申出喜爱克服困难等意义均通俗易懂。同时“盘他”一词幽默诙谐,表现了当代年轻人积极向上,笑对挫折的生活态度。丰富的情感色彩和幽默趣味的语言风格符合语言经济性的原则,是盘他一词流行的重要原因。
(二)从社会层面上来说
1.“盘”具有广泛的方言群众基础
盘在河南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一般有逗、玩的意思。“盘他”指玩小猫小狗,盘小孩指逗小孩玩。作为有大批适用人群的河南方言词,盘具有稳定的使用群体和较高的使用频率,这为年轻人在网络上的调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语言的传播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近年来由于抖音等短视频软件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人发布短视频以求关注点赞,这大大促进了语言的传播。
2.心理因素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压力之下,网络媒体成为人们释放压力的媒介,表现了一种全民性的精神诉求,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盘他”一词的使用可以让大众获得一种成就感释放感,这是“盘他”一词能流行的重要原因。人们的从众跟风心理的作用也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从小众传播到大众效仿,“盘他”一词迅速成为人们网络用语。
五.结语
“盘他”一词随着相声《文玩》中演员孟鹤堂夸张的表演以及抖音用户@95老奶奶的视频迅速爆红,在微博、抖音、微信自媒体上掀起了一股“盘他”热潮。在人们的广泛使用中,“盘他”一词的词义也发生了扩大和转移。语言层面上,“盘他”简单的构词、丰富的语义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在社会层面上,作为河南的方言词,“盘他”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当下年轻人在巨大的压力下通过网络宣泄解压的需求与猎奇从众的心理,加上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使得“盘他”最终成为2019年的新兴网络热词,并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登上《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网络热词作为当今时代最具时代印迹与个性特征的时代语言,是人类心灵的延伸,是人们对当今时代生活状况的一种自然流露和情感体验[7]。对于网络新词的产生,我们应该用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去接受这些变化,同时也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理性的看待。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4]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张慧芳.《认知隐喻、转喻与词汇教学》[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3:86-90.
[6]罗仕雯.《网络语境下“6”的语义初探》[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27-30.
[7]唐丽君.《网络热词进入新闻报刊标题的传播影响研究——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例》[J].《中国出版》,2016,07:54-57.
(作者介绍:仪春蕾,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关键词:盘他 词义 演变方式 流行原因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的以及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大量的网络语言涌现并进入到我们的语言生活中。网络流行语凭借幽默生动且含义丰富的特点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语言生活。而在使用范围上,网络语言也已经不再局限于仅限网络使用,而是有由网络新媒体向传统媒普及的趋势。“盘他”一词,作为2019年“第一网络流行语”,从互联网新媒体火到了传统媒体,甚至登上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成为新闻标题,娱乐标题,广告,游戏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语。
本文从盘他一词的起源,词汇意义以及流行原因等方面进一步具体分析“盘他”这一网络热词。
一.“盘”字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盘”字共有11个意思。动词性词义主要有:回旋的绕;垒、砌、搭;仔细查问或清点;转让。名词性的词义主要有:为古代的一种盥洗工具;盘子;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商品行情;姓氏。形容词性的词义有:用于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用于回旋的绕的东西;用于棋类球类等比赛[1]。
“盘他”一词,最早出现于文玩界,意思是指将手中的文玩物件经过反复回旋的抚摸、捏、搓、揉、压,让手中的油脂和汗液侵入,将其打磨光亮并为其着色和包浆,让文物更加具有光泽。
二.网络流行语“盘他”的起源及词义
“盘他”一词又是怎么成为2019年的网络热词的呢?在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中,相声演员孟鹤堂和周九良表演的相声《文玩》,其中一句臺词“干干巴巴,麻麻赖赖的,一点都不圆润,盘他!”夸张的表情和大无畏的气势瞬间引起了大家的争相模仿。而“盘他”一词真正的爆红则要归功于抖音平台一位名为@95老奶奶的用户在自己视频里说的“甭管他什么东西,盘他!”
“盘他”一词主要用于祈使句中,其语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激励鼓舞之意
(1)超燃,高考最后一百天,盘他!(搜狐网2019.02.27)
(2)盘他!题量大、难度高,这样的国考你怕了吗?(搜狐网 2019. 07.29)
在例句(1)和例句(2)中,面对高考国考等重大考试,使用者用“盘他”一词给表达对参加考试的人鼓励加油之情,包含有轻松无畏的心态,展现了乐观昂扬态度。
(二)表示批评教导之意
(3)盘他!男子阻碍明港交警执行职务被拘留!(光明网 2019. 05.21)
(4)警车面前超员上客,diss警察蜀黍?胆大?盘他!(微博@四川交警 2019.12.06)
以上两个例句中“阻碍交警执行职务”以及“超员上客”都是违规违法行为,在这样的语境下“盘他”就是批评教育教训的意思,包含了一种对违规行为的人惩戒的必然性同时又有一丝痛快决绝的感觉。
(三)表示战胜竞争对手
(5)中国队,盘他!亚洲杯加油!(人民日报 2019.01.19)
(6)武磊登陆西甲后首次接受专访:PK梅西?盘他!西甲全世界最棒!(新浪网 2019.03.28)
例(5)、例(6)在足球比赛中的语境中,“盘他”被赋予了战胜竞争对手的意思同时又有一种“怼他”的意思包含在内。
(四)表示接触认识了解并研究之意
(7)网上很火却一集没看过的剧,是时候盘他了!(微博@电影院菌 2019.02.20)
(8)盘他!看看一根线能盘出啥?(人民日报 2019.03.04)
在例(7)和例(18)中,“盘他”表达了想要对“没看过的剧”以及能“说话的线”的认识了解之情,包含了一种必须要去认识了解的感觉。
(五)表示亲近、爱抚之意
(9)喵星人太萌了,盘他!(南方都市报 2019.01.25)
(10)戏中周恩旭戏外苏巍,都让人想盘他!(环球网 2019.01. 23)
在例(9)和例(10)的语境中,“盘他”表达了对宠物和戏曲传承人周恩旭的喜欢之情,在以上三个例句中“盘他”的意思为亲近爱抚。
(六)修理改造之意
(11)刹车盘生锈怎么破?盘他!(易车网 2019.06.06)
在上述例句中刹车盘生锈需要修理,出租屋太简陋需要装修,“盘他”在此处的意思便为修理改造。
(七)选择之意
(12)汉字盘点2019候选词 你“盘”哪个?(中青网教育 2019. 12.10)
(13)红旗销量大增,性价比极高的B级国产神车,车友盘他!(腾讯新闻 2019.03.20)
在例(12)和例(13)中,年度热词盘点和性价比极高的车,盘他一词被赋予了选择之意。
三.“盘他”词义演变方式
动态是语言的本质[2]。词是一种音义结合体,音义一经结合之后就具有相对稳定性[3]。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且也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4]。词义演变的方式可以从表达范围、情感色彩等进行分析。
(一)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的意义范围之内表现出来的词义扩展的情况,词义扩大以后,原来词义所表示的内容就包括在扩大了的词义所指称的范围之内。盘从回旋回绕的语义引申到“在手中捏压”,然后由对于手串玉石、核桃等文玩的把玩之意拓展到“盘他”一词对于所有人和事物的喜爱。又由网友的各种语境拓展,延伸出多种含义。
对比“盘他”原本概念义和新词义,可以看出盘的对象由文玩扩展到各种事物,词义从使文玩打磨变得光亮圆润便为了使盘的物体更加符合规则。新旧词义均有充分发挥人与事物的积极作用,通过后天的努力使物体发生改变之意,但新词义的范围较原本概念义更加广泛。 (二)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词的一个意义范围内表现出来的演变和发展。它的特点是词义指称的范围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词义表示的概念发生了更换。词义的转移分为转喻和隐喻两种。隐喻利用或构建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源域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使词汇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衍生出新义,转喻通过临近性原理激活同一认知域中的凸显概念作为认知参考点,以连锁或辐射的形式达成对新生意义的认识[5]。盘他的词义转移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进行的。具体可从过程隐喻意和结果隐喻意两方面进行分析。
1.过程隐喻意
如河南的这部喜劇电影《滚动的钢弹》值得我们盘他!(腾讯新闻2019.02.21)盘的宾语变为电视剧,电视剧是不能触碰只能观看的,这里的“盘”就不再是用手反复摩擦捏压得意思,而是用古玩隐喻电影,值得观看多次的意思。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盘可以修饰宾语与它的本意有关,这时的盘可以带宠物、偶像、佳作等任何欣赏喜爱的宾语,不再具体表示放在手心反复捏压把玩的意思。
2.结果隐喻意
例(6)武磊登陆西甲后首次接受专访:PK梅西?盘他!西甲全世界最棒!(新浪网 2019.03.28)盘文物的最终结果是把文玩的棱角磨平,使其圆润光滑,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而在例(6)中盘的宾语为对方球员,用古玩隐喻与对方激战,表达了期望战胜对手的决心。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用手揉捏文玩使其光辉圆润更有价值可以隐喻许多事物。
四.“盘他”流行的原因
(一)从语言层面上说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指出,在实现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语言符号的使用者应讲究效能、经济省力的原则,同时人们有意无意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地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6]。相较于摩擦、揉捏、喜爱等双音节词语,盘字不仅可以凭借简略的单音节形式表达丰富的情感,他一字在具体的语境中也可指称多种宾语,简单精炼却含义深刻。再者“盘”一字本身容易理解,由把玩时揉搓摩擦的动作引申出喜爱克服困难等意义均通俗易懂。同时“盘他”一词幽默诙谐,表现了当代年轻人积极向上,笑对挫折的生活态度。丰富的情感色彩和幽默趣味的语言风格符合语言经济性的原则,是盘他一词流行的重要原因。
(二)从社会层面上来说
1.“盘”具有广泛的方言群众基础
盘在河南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一般有逗、玩的意思。“盘他”指玩小猫小狗,盘小孩指逗小孩玩。作为有大批适用人群的河南方言词,盘具有稳定的使用群体和较高的使用频率,这为年轻人在网络上的调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语言的传播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近年来由于抖音等短视频软件的兴起,有越来越多的人发布短视频以求关注点赞,这大大促进了语言的传播。
2.心理因素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压力之下,网络媒体成为人们释放压力的媒介,表现了一种全民性的精神诉求,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盘他”一词的使用可以让大众获得一种成就感释放感,这是“盘他”一词能流行的重要原因。人们的从众跟风心理的作用也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从小众传播到大众效仿,“盘他”一词迅速成为人们网络用语。
五.结语
“盘他”一词随着相声《文玩》中演员孟鹤堂夸张的表演以及抖音用户@95老奶奶的视频迅速爆红,在微博、抖音、微信自媒体上掀起了一股“盘他”热潮。在人们的广泛使用中,“盘他”一词的词义也发生了扩大和转移。语言层面上,“盘他”简单的构词、丰富的语义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在社会层面上,作为河南的方言词,“盘他”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当下年轻人在巨大的压力下通过网络宣泄解压的需求与猎奇从众的心理,加上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使得“盘他”最终成为2019年的新兴网络热词,并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登上《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网络热词作为当今时代最具时代印迹与个性特征的时代语言,是人类心灵的延伸,是人们对当今时代生活状况的一种自然流露和情感体验[7]。对于网络新词的产生,我们应该用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去接受这些变化,同时也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理性的看待。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4]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张慧芳.《认知隐喻、转喻与词汇教学》[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3:86-90.
[6]罗仕雯.《网络语境下“6”的语义初探》[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27-30.
[7]唐丽君.《网络热词进入新闻报刊标题的传播影响研究——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例》[J].《中国出版》,2016,07:54-57.
(作者介绍:仪春蕾,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