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SN的大学校园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来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_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大学校园绿地生态环境气象因子智能化监测,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环境监测系统。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硬件、软件以及平台页面设计。对环境中的CO_2浓度、PM_(2.5)浓度、PM_(10)浓度以及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数据通过进行实时采集监控并传输,用户可通过PC端或手机登录网址实时观测查看数据并实现超阈值报警功能,实现大学校园绿地生态环境高效的长期监测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监测界面友好,实现了良好的人机操作环境,满足大学校园绿地环境监测需求。
其他文献
通过消防安全教育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结合,研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创新实践。相比传统安全教育的方式虚拟现实技术为消防安全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该方法有着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等特点。国际设计研究院团队开发了校园火灾逃生虚拟教学系统,研究多模态交互机制,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面向消防安全教育的在线平台,在消防、学校等典型场景进行了示范应用,该系统模拟火灾发生,进行逃生演练,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用户更有临场感,更有助于用户有效地学习到火灾逃生的知识技能。
海岸线资源综合评价是提高海岸线利用综合效益的基础,也是合理开发海岸线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研究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海岸线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技术对海口市海岸线资源进行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海口市海岸线的开发强度较高,中心城区>西部片区>东部片区,其中生产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储备岸线分别占岸线总长度的13.61%、38.01%、39.48%、8.90%;海口市海岸线资源按照开发功能可分为港口码头、渔业养殖、生活旅游、生态保护、储备岸线等5种类型,西
高校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学科专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了更好地提升重点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水平,分析了传统学生培养模式和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弊端,根据科研活动特殊性,以思想灵活,敢于摸索为核心,设计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模型,把学生流、资金流、设施流等作为基础流,组建模型框架,利用计算机获得模型的坐标图像和二维图标,依照模型操作流程得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即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优势,组建高水平师资团队,制定系统培养计划,保证创新人才全面发展。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研任务的日益增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实验室建设的重点。为了实现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的科学系统化管理,通过研究UNC大学生物实验室安全的管理措施和经验,对我国高校在生物实验室风险评估、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网络化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培训制度、实验室功能分区建设、实验室废弃物存放与处理等具体方面的借鉴意义,提出我国高校应建立专业化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加强生物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网络化管理、加强生物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的设备与监管投入的建议,提高我国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