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初探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geous1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进行学习,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让他们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
  一、在预习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预习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习不单单是让学生阅读一遍课文,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主动学习。通过预习,学生能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借助查阅字典掌握生字,为课堂教学中进行深入探究打好基础。在预习时,为了确保学生的预习有实效,教师可以在预习环节提出问题,利用预习导案的方式呈现问题,让学生认真分析导案中的问题,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内容找出问题的答案。在问题引导下的预习环节,能让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学习和思考,让他们掌握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并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记。在有效预習的前提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才能有的放矢,深入思考,体会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内容和含义,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
  二、设计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
  启发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促进语文思维的有效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拓宽思维面,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掌握课文的重难点内容。例如,在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萧伯纳是一位大作家,他为什么还要拜小老师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在阅读课文内容时进行积极思考,通过认真分析得出了答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创设多媒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方式,把多媒体引进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和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进行课文内容的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思考,从而喜欢上语文学习,并在探究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例如,在教学《荷花》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主动进入到课文的阅读环节。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下说一说荷花的形状、特点,把荷花的美充分地表达出来。
  四、利用认知矛盾设计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掌握的知识有限,在探究新知识时,容易和已经掌握的知识产生冲突,激发认知矛盾。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发展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认知矛盾来引导学生,让学生的语文思维活跃起来,主动提出问题,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内涵,有效解决认知矛盾,完成问题的解答。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内容,通过独立思考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通过提问,使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再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引导,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启发。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提出的问题,反映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使教师的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高效进行。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问题情境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活跃性,让他们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重点知识,使他们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分析课文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入,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在问题情境下,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积极探究中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其他文献
许姐姐:  好久不见!  去年暑假,我和我的朋友外出旅游时认识了您,那时,您担任了我们的导游。您对我们非常亲切,分别的时候,我们还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寒假快到了,我想邀请您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我的家乡是张家港,她位于美丽的长江之滨,是全国闻名的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这里风景怡人,环境优美,到了晚上更是华灯璀璨,美不胜收。  如果您来张家港,我一定带您去我们的步行街上走一走。步行街是我们这里最有名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引导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应是发自内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那么,如何才能打造一个童真飞扬的英语课堂,让学生能主动地去听英语、说英语、读英语、写英语进而学会用英语呢?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活”学  
期刊
高年级的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点以及兴趣已经有明显的分阶,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经过长期的尝试和实施,我觉得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利用积分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设置积分奖惩机制  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白积分奖惩的制度,我设立了以下奖惩项目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监督学生的学习。  1.在课前能够认真预习新知的一次奖励10分。  2.在课堂上课认真听讲、完成课堂练习、
期刊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和六十五载的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猗,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焦痕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羸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
期刊
绘本,英文叫做“Picture Book”,中文译做“图画书”。它是以图像或由图像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图书。经典的绘本是一流的画作与一流的文字的结合,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它是用图画画出来的童话和故事。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大陆,对绘本的认识与绘本阅读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近几年,我国的儿童文学专家方卫平教授、梅子涵教授也一直呼
期刊
一、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之后,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了自主的重要性。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低结构的材料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孩子的视线。低结构材料贴近孩子的生活,能引起孩子生活经验的回忆,并满足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初期观察】每天早上,最让孩子喜欢的就
期刊
一、问题呈现  小型的插塑玩具雪花片,色彩鲜艳,数量极多,便于孩子操作,还有丰富的图案和形状,它是一种特别适合孩子玩的百变玩具。它形状特殊,体积轻巧,功用多样,每一片上边都有很多的插口,可以塑造出千千万万的造型,如果孩子够用心,每一次用它插出来的物体都会有所不同。它能够锻炼孩子的多种能力,如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但是,孩子玩雪花片時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整理雪花片的常规意识差。(二)久而
期刊
一堂活泼生动具有魅力的好课,犹如一首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如果想保持课堂的高度开放性和灵活性,让教师自己也融入课堂与学生一起共同学,英语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情境导入,激发想象  列宁说过:“人类在探究真理时,积极肯定的情感起激励促进作用,消极否定的情感起抑制阻碍作用。”所以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上要密切关注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例如,讨
期刊
人们常认为:尊重的对象只是长辈。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尊重是相互的,只有相互的尊重、理解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理解是教育的基础与核心,学生需要尊重。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能使教师真切地感悟到尊重、理解的作用,一份尊重就是一份爱。  案例背景:  比如,这样一个学生,一向不太听从教师的教育,总是认为自己有理,无理也能狡三分,是个让教师比较头疼的学生。一次,在上课
期刊
201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山东考察时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学校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在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关系到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在这方面承载的责任尤为重要。  一、中学生核心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