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乐助成长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之后,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了自主的重要性。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低结构的材料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孩子的视线。低结构材料贴近孩子的生活,能引起孩子生活经验的回忆,并满足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初期观察】每天早上,最让孩子喜欢的就是区域活动,都能快速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而且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天,可可妈妈拿来了一把筷子,说是给孩子们平时在幼儿园可以练习练习,于是,为了孩子们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习用筷,我们将筷子作为一种材料投放至生活操作区,以此促进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自从有了筷子的加入,孩子们的新鲜劲一下子就上来了。
  可是,好景不长,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跳跳直接用手抓,一不小心就撒一地,还用来各种敲敲打打,发出刺耳的噪音,个别男孩子还把筷子当成宝剑,拿在手里挥。显然,他们对筷子已经不感兴趣了。我也试着努力地引导,想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回来,但似乎只是徒劳。
  【自我反思】我开始进行了反思与自问:孩子是不是对筷子不感兴趣了?新的玩法还能否锻炼孩子用筷呢?调整材料后,孩子们会不会完全舍弃原来的玩法?是不是该在“敲打”这方面开展游戏?
  【解决疑问】在自行发问的同时,我也向身边的前辈们请教。明白材料要丰富、要多样化。低结构生活材料投放中老师的观察和引导非常重要,在幼儿活动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孩子们的玩法我自然是发现了,但没有到关注的程度,后来我开始增加了各类瓶罐与颗粒状物,并积极关注起孩子们自创的各种玩法来。
  【后期观察】添加材料后,孩子们又兴致高昂地游戏了。宣嘉怡小朋友最先发现了生活操作区里的变化,忙问:“成老师,这么多空瓶子用来干什么的呀?”还没来得及回答,谢智宸小朋友闻声走来,问:“难道是要我们把豆子装进瓶子里吗?”顺着孩子们的提问,我赶紧引导:“你们可以试一试,看看谁能玩出有趣的方法来!”在我的激励下,他们快速从柜子里拿出材料摆弄起来。宣嘉怡小朋友想到了请筷子来帮忙,把豆子一颗颗夹进空瓶里,不一会儿,瓶就装满了,但还不过瘾,她继续往其他空瓶装豆子,一连装了好几个。一旁的谢智宸小朋友突然问:“你装那么多干什么呀?”,“这样可以用筷子来敲一敲了,可能声音会不一样!会有好听的声音!”宣宣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起来。“还可以灌水敲呢?”
  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能够在新游戏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这给了我一个灵感,生活操作区里不一定只能涉及有关生活的,当然也可以结合其他领域,让游戏变活。同物不同量的瓶子,敲出的声音会不同,也正是结合艺术领域中乐感的培养。
  三、反思
  1.学会观察,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
  区域活动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通过观察了解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孩子们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从而有的提供材料,因势利导地进行介入指导。教师只有不断地观察、研究孩子,排查、挑选最适合的材料,才能使孩子在安全、有趣的活动中學习、游戏。
  2.有效回应幼儿,在游戏中支持幼儿的创意
  在筷子的一物多玩中,其实很多玩法都是孩子创造出来的,可能有时会造成一些不小的混乱。教师不应有过多的干预和指导,而应该多观察幼儿,给幼儿自由选择和自己习得的权利,更应该给予正面积极地回应,激励孩子愿意去创造去想象,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3.深入探究,将预设与实际进行有效整合
  很多时候,孩子的实际玩法与教师的预设玩法是存在差异的,孩子的兴趣也比较短暂。在游戏中能遵循孩子的意愿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什么游戏,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孩子从中获得乐趣,在获得乐趣的同时自然地习得本领,将预设与实际有效整合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數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教师要努力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数学真正的能服务于生活,并且能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际
期刊
每天,老妈都会早早地送我去上学。  她骑着小电动,驮着我,穿梭在拥堵的车流中。汽车一辆挨着一辆,缓慢的向前蹭着,汽车的尾气直冲鼻端,而喇叭声也不绝于耳。  锦城的早晨就是这样忙碌而喧哗。  每每这时,老妈总会得意洋洋地说:“还是咱的小电动好吧,啥车也别想挡住咱,让他们憋着去吧!”说完,老妈像一阵风似地从车流间刮过,身后留下一串串笑声,“砸”向拥堵的车流。  瞧,又到早市了!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买菜
期刊
敬爱的领导、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在此,满怀热情,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佳节,为此,我们高三(2)班的学生代表,向祖国发出最热情的呼喊和最真挚的祝福。  我的祖国美丽而富强,在铺满大地的鲜花中,在蓬勃生长的松柏下,在满天朝霞的旭日光辉里,我贪婪而庄重地读着您。  您是一本书,是一本横亘古今的巨著,记载着孔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呐喊,回响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期刊
多音字又稱同形字,是指字形相同而读音不同的汉字。多音字的音异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声母不同,有的韵母不同,有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不相同。多音字的多余音,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情形:  第一,同意多音(也就是同一个字,意义相同,却有两个及其以上的读音)。比如“薄”字的“báo”和“bò”两个音,其意义都是与“厚”相对立,我实在是很难区分这两个音节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我们地方都读“bó”音,一点儿也不影响理解和
期刊
一、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思考:社戏不够精彩,但在文中肯定有你或者“迅哥”感兴趣的事吧?大家最喜欢哪些片段呢?  请认真阅读你认为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思考这一部分美在哪里,语言表述上有何特点,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师生交流进行概括,得出供学生参考的结论  [两岸都是碧绿的豆田,河流,淡黑的起伏的远山,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仙山楼阁”般的戏台,“大白鱼”似的航船,无不给人以生命的鲜活,给人
期刊
许姐姐:  好久不见!  去年暑假,我和我的朋友外出旅游时认识了您,那时,您担任了我们的导游。您对我们非常亲切,分别的时候,我们还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寒假快到了,我想邀请您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我的家乡是张家港,她位于美丽的长江之滨,是全国闻名的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这里风景怡人,环境优美,到了晚上更是华灯璀璨,美不胜收。  如果您来张家港,我一定带您去我们的步行街上走一走。步行街是我们这里最有名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英语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引导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应是发自内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那么,如何才能打造一个童真飞扬的英语课堂,让学生能主动地去听英语、说英语、读英语、写英语进而学会用英语呢?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活”学  
期刊
高年级的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点以及兴趣已经有明显的分阶,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经过长期的尝试和实施,我觉得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利用积分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设置积分奖惩机制  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白积分奖惩的制度,我设立了以下奖惩项目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监督学生的学习。  1.在课前能够认真预习新知的一次奖励10分。  2.在课堂上课认真听讲、完成课堂练习、
期刊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和六十五载的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猗,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焦痕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羸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
期刊
绘本,英文叫做“Picture Book”,中文译做“图画书”。它是以图像或由图像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页面来表现内容的图书。经典的绘本是一流的画作与一流的文字的结合,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它是用图画画出来的童话和故事。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大陆,对绘本的认识与绘本阅读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近几年,我国的儿童文学专家方卫平教授、梅子涵教授也一直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