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回归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r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物质日益得到满足,人们开始思考经济政治发展背后的文化要素,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学热”一度兴起于中国,国学热的兴起使得悠久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再度折射出中华民族的自信,以及在全球化的大潮流中积极抵抗全球化的压力。
  关键词:国学热;民族文化的自觉;继承;中国身份
  雄踞远东大陆的中国,西北背靠高山大漠,东南面对茫茫大海,两千多年间在几乎与其他文化隔绝的状态下,在独立生长的自然经济环境中,创造了世界第一流的文明,第一流的文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举世无匹的辉煌创造。可是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清王朝便江河日下,急剧衰落,经济凋敝,而此时西方科技文化却迅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的结构,中华民族被迫走向文化反省和比较选择的历史进程[1]。觉醒一代的先驱者开始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反对国粹与旧文学。如今的中国再度以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眼光也重新审视古老文明,“国学热”便日益兴盛起来。
  一、国学的出现及其含义
  “国学”作为汉字词汇,在历史上最早是指周代在国度建立的国家官学。18世纪日本出现“国学”学派,以国学指日本自己的古学,来区别于中国的学术;近代的日本出现了”国粹派”,主张保护本国文化,反对欧化主义。受其影响,20世纪初,我国学者提出“国学”概念,“国”是指“本国”,“学”是指学术文化。即,中国本有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三种国学上的文化论述,一种是,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学术体系,也就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不包括诸如民俗等非学术形态的文化;一种是,包括一切传统文化形式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种是,国学研究即近代以来我国学者采用古今结合的方法对传统学术与传统文化所作的研究体系。
  二、国学热的原因
  社会层面:中国自秦国以来一直是一个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屈指可数的强国,自鸦片战争开始沦为西方船坚炮利下不堪一击的封建帝国,使得中国人开始摒弃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使得他们开始着眼自身文化,文化自觉意识不断的增强,便急切想学习并且宣扬中国灿烂的悠久文化。高校和学术人士的认可和实际行动也促进了“国学热”的发展,如20世纪初,国学大师章炳麟给国学下来了一个定义:国学即国故,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2]。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国学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的发展和继承,1992年初,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并且筹办学术期刊《国学研究》。
  三、国学热的积极影响及反思
  (一)学习国学有助于国人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所做的贡献有目共睹。中华民族从沉重的屈辱和挫折中重新站立起来,发展强大,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创造的功劳,也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的作用。学习国学更加促进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表现出了国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自觉。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民族精神的发扬需要人们的文化自觉。
  (二)国学的学习有助于人们道德意识的觉醒。若我们多一些古典文学经典中的“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道德意识的熏陶,当下社会里“碰瓷 ”现象,拐卖儿童现象,欺诈现象便不会如此之多。在日益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社会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古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道德精神越发缺乏,但良好的道德又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人们开始着眼学习古老文明,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成了人们学习待人处事律己的主要资源。
  (三)国学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抵抗全球化的压力,中国身份的确认。自晚清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小觑,就如现当代文学中作家们对魔幻主等的运用无不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诚然我们大力学习西方文化,谋求现代化,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时,视本民族文化为糟粕全部抛弃而全盘西化,使得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彻底失落。这不仅不利于中国发展而且也使得中国的发展失去了民族精神的支撑。国学的学习有助于人们反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利弊,以建立适应中国国情发展的文化道路。近来又有“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中国元素外国拍摄的夺人眼球的电影,这些极具中国象征的元素若再忽视便会在全球化大潮中失掉中国身份。所以,国学热有助于中国身份的确证。
  四、小结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去糟取精,吸收古人思想之精华陶冶情操,净化道德,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因此,我们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中的精华。
  参考文献:
  [1]马大春,张大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1995.
  [2]章太炎.国学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7.3.
  [2]汪曾祺.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A].汪曾祺全集(六)(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62.
  [3]李中华.对国学热的透视与反思[J].理论视野,2007.0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立足于接受美学视角,采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读者的身份”、“期待视野”和“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作为理论框架,对《哈姆雷特》文本中的双关语翻译进行分析,证明该理论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最后,笔者还介绍了相关的双关语翻译技巧。  关键词:双关语翻译;接受美学;《哈姆雷特》  一、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兴起于上世界60年代末,作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种,以现象学
期刊
摘 要: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和接受美学理论得到灵感,尝试从审美接受角度,分析汉字表意功能的特点,即形式与内容为一(大部分情况下)。汉字形式本就蕴含意义,所以形式即传达了目的。运用形式主义可以呼吁汉字研究关注汉字本身,也就是汉字只所以区别于其他文字的内部规律。  关键词:形式主义;审美接受;汉字表意功能  20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的俄国形式主义强调文学自身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主张关注文学作品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周劲松老师《虬髯客传》的英译本为例,归纳了《虬髯客传》中52个“曰”字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细致分析不同的翻译所展现的不同效果,呈现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灵活性和巧妙性。  关键词:“曰”;《虬髯客传》;语言表达效果  《虬髯客传》内容丰富多彩,情节引人入胜,文中的对话部分成为了小说最重要的构件,而在对话中“曰”字出现频率最高,成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先导。周劲松老师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
期刊
摘 要: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而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特色和文化的印记。本文从贾平凹小说《浮躁》的葛浩文译本为切入点,探究葛浩文对原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由此归纳总结出文化负载词的四大常用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转换法等。运用这四大策略,能使译本在保持原文语体风格和文化色彩的同时关注到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期待视野。从而将中国文化较为顺利地
期刊
摘 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先队德育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它要求我们每一名少先队辅导员,与时俱进,认真实践,用生动的行动来加深和增强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小学阶段的德育是学生良好品质形成的基础,需要少先队辅导员付出艰辛的努力,下面笔者结合《论语》中的德育管理思想谈一谈如何更好地对小学生的德育进行管理。  关键词:《论语》;少先队辅导员;德育管理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
期刊
摘 要: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或整体发展面貌的一种生动体现。本文以奇台县为调研点,通过介绍奇台县群众文化的基本现状来探究现代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功能,强调当代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社会功能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学术界对群众文化的概念各抒己见,均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群众文化进行了定义阐述。但经过笔者调研认为其含义可归纳为:
期刊
摘 要:京族民歌作为京族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京族人民千百年来对于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咏唱,承载着京族人民上千年的历史记忆与聪明智慧,具有宝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艺术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京族民歌的社会教育传承途径,完整地展示京族民歌的传承状况,进而促进京族民间文化的有效传承。  关键词:京族;民歌;教育传承;研究  京族民歌作为京族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宝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艺术价值,但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
期刊
长期以来,风景写生作为国内艺术院校油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无需多说,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频繁增多,风景写生已经从过去为创作搜集素材的辅助性训练手段,逐渐过渡到完全可以成为独立创作作品,受到了艺术家的更大重视与投入,使写生有了在国内艺术创作从未有过的地位和认可,全国各地的画家写生活动已如井喷式涌现,以风景写生为主题的美术展览层出不穷,已显示出良好的文化和艺术发
期刊
摘 要: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和积累出来的,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要素之一。蒙古族作为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族群散布于祖国各地,其中肃北蒙古族传承和保留着蒙古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本文试图以具有兼容并蓄、内涵丰富多样等特色的肃北蒙古自治县蒙古族文化为例证。梳理当地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内涵丰富性,并且认识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困惑和危机,进而从保护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该
期刊
摘 要:渔灯节是沿海渔民祭拜海神、送渔灯祈福的传统渔家节日,在每年的正月十三或者十四举行,是。渔灯节作为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了渔民们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渔灯节从明代产生以来,有3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本文分析渔灯节活动中的祭祀、宴会、娱乐等主要仪式或者项目,有助于理解渔灯节对渔民节庆闲暇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渔灯节不仅为渔民创造了祈福的心理寄托,也为渔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机会,也扩大了陆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