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在药学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实践价值。方法:构建《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生课程 PBL 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结果:大部分学生认同度很高,能够积极参与主题设计和讨论,并且在此过程中认真调研和思考,形成了有价值的书面材料。结论:PBL教学模式对研究生文献调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PBL;研究生课程教学;药物代谢与动力学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掌握扎实基础理论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基础扎实才能自如地进行本学科的科研活动,培养出坚实可靠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重视研究生课程学习,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渠道。《药物代谢与动力学》是我院面向药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药物动力学数据的计算及处理,了解药动学的前沿动态,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新药研究开发打下基础。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开放的教学形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运用知识探究并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引入学习案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通过必要的引导,指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方法探究未知的知识,从而解决问题。本文将对PBL教学模式在《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实践价值进行分析,以此来加深认识。
  一、 《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生课程采用PBL教学模式的优势
  《药物代谢与动力学》是定量地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的学科,以指导新药创制和药物临床治疗。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毒理学等学科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药物临床前以及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生课程多学科融合及紧密结合实践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大量的实例充实课堂教学,以便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然而,目前国内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多沿袭传统的课堂集中教学模式,教师为课堂的主导,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从教学效果来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因而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开放的教学形式。根据笔者的调研和理解,PBL 教学模式的主要方式如下:由学生依據特定的主题或某一知识点提出问题,并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对该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回归到课堂中进行讨论,从而形成对知识的理解。笔者认为,这一模式对药学研究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 PBL教学模式在《药物代谢与动力学》教学中应用的关键环节
  (一) PBL教学模式相关理论的剖析。本课程相关教师通过文献调研,剖析了PBL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具体的实施流程与评价,探讨了其在《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方式。由于《药物代谢与动力学》课程共24课时,信息量大,而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PBL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在对PBL 教学模式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章节: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及新技术,率先开展PBL教学模式研究。
  (二) 《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生课程 PBL 教学模式的构建。这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本课程相关教师在对药剂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现状了解和调查,设计了本课程 PBL 教学模式。在设计过程中相关教师着重考察了以下因素:① 教师对PBL 教学模式的胜任力。本课程授课教师长期从事药剂学相关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课堂的把控能力,能够应对正常的课堂讨论。选择其中的一个章节开展PBL教学模式研究,不会给教师带来较重的负担。② 学生对 PBL 教学模式的接受力。药学专业是应用性的学科,学生在本科阶段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文献检索训练和实验技能培训,具有较强的文献分析和院队协作能力,因而对于PBL 教学模式中的文献查阅和分组讨论,对于药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说接受度较高。③ PBL 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及便捷性。《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生课程于2016年开始利用SAKAI教学平台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课程发布、作业提交和学生讨论均可以方便地利用网络进行。而线下的课堂教学保证了到课率,弥补了网络教学约束力不强的弊端。这种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为实施PBL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可操作性及便捷性。PBL 教学中任务发布、课题选择、人员分组、课程实施前讨论、成果提交等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便捷性。而讨论则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便于分组讨论、汇报和实时讨论。④ PBL 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提升效果。目前国内《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多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作为中心和主动施教方,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实际授课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而是表面应付。采用PBL 教学模式,能够督促学生自主查阅文献,参与课堂讨论,完成报告,从而有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三) 药剂学研究生课程 PBL 教学模式的实践。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本课程构建的PBL 教学模式,对2016届及2017届药剂学研究生课程《药物代谢与动力学》进行案例设计与实施,并检验了其教学效果。
  三、 PBL教学法在《药物代谢与动力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我们利用前期构建的本课程PBL 教学模式,对2016届及2017届药剂学研究生课程《药物代谢与动力学》进行案例设计,开展了两轮实践。具体步骤如下:   (1)PBL 教学模式介绍。在开课伊始,在集中授课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网络平台的使用方法和该教学模式,带领学生熟悉网络平台模块,如通知、作业提交、讨论区等。(2)问题设计。围绕“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及新技术”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查阅资料,自主设计问题,并将发布其在网络平台的讨论区。时间为一周。(3)问题确定。本课程教师在学生自主设计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凝练,确定4~6个具体的问题,发布于网络平台,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及兴趣选择,在讨论区回复。按不同的主题,学生自然地分成不同讨论小组。(4)素材积累。根据所选问题将分成若干讨论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合理分工,针对问题寻找支撑的材料,利用书籍、网络、期刊等收集资料,形成文档和PPT。(5)课堂讨论。在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每组确定一名同学,在课堂上对查阅的资料进行展示。其他组的同学依次对该组同学任意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展开自由讨论。在提问和讨论的过程中,指导教师适时进行点评,把控讨论的进度和节奏。(6)形成结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位同学结合查阅的资料和讨论的结果,撰写书面材料,并由组长进行汇总,形成报告,上传于网络平台。(7)点评。指导教师在系统中对上传的报告进行审核和點评。
  四、 PBL教学模式在《药物代谢与动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满堂灌”的弊端,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在两轮实践中,笔者发现这一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如设计问题时有些学生较为消极,没有自己的主张;分组讨论时有些学生参与性很强,而另一些学生似乎无话可说,无问题可问;撰写的书面材料,有些学生的材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层次清晰,而另一些学生的材料则较为空洞。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还需及时发现并多关心上述参与度欠佳的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素材积累和分组讨论中去。
  五、 结语
  笔者针对药学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现状,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专业课程《药物代谢与动力学》教学中,并结合课程的SAKAI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了两轮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同度很高,能够积极参与主题设计和讨论,并且在此过程中认真调研和思考,形成了有价值的书面材料。这一过程对研究生文献调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不断修正发现的问题,完善这一教学模式,并扩大其应用范围,为研究生课程教学注入活力。
  作者简介:
  谢萌,戈延茹,江苏省镇江市,江苏大学 药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E字视标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计划视力表(ETDRS视力表)和多功能视力测量仪(MFVA)测量视力的一致性,以及两者各自的可重复性.分析两者在视力测量时间上的差别
中加管理教育合作项目至今已经执行八年了.由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资助的该合作项目在国家教委和经贸部的领导下,已经历了两个执行周期,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于该项目的执行
目的: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阐明该药抗神经元凋亡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该药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hitooligosaccharides(COS) effect on the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and radiosensitivity of three types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摘要:当前在新信息时代背景下,软件行业已经从传统模式转变到主要为“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方向而服务,软件行业已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及软件行业环境的转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从专业核心课程群设计与更新、软件工程“双师型”复合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新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便于为软件行业培养出更多满足新信息时代需求的新软件人才,从而促进软件行业积极发展。  关键词:
一、注意发现上级政策在基层实践中的“空白点”这类信息能为领导进一步完善决策提供依据,起到拾遗补阙的作用.领导进行决策往往是从宏观上把握,由于各地情况不尽相同,甚至迥
目的:宫颈癌变的原因之一是正常细胞周期调控的丧失.TopoⅡα是一种重要的核酶,参与DNA复制、转录、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在许多人类的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p16 是调控细胞周期
摘要:构建高校教师专业学习社群是解决当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个人主义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当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当前高校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发展面临一些困境。构建高校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应当建立可信赖的社群发展目标,建设高校合作文化。  关键词:高校教师;合作交流;专业学习社群  一、 高校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建设的必要性  (一)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  首先,部分高校教师局限于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
摘要:电路分析是电气信息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滤波器和微控制器的电路分析综合设计实验项目。上位机给微控制器发送指令,驱动微控制器的GPIO端口和定时器对可编程滤波器进行配置,可以得到不同类型、中心频率以及带宽的滤波器。该项目同时涉及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能够让学生直观理解信号频率特性、综合锻炼学生的滤波器设计、微控制器编程等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可编程滤波
以福建省高校为例,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辅以SPSS 24.0工具,运用主成分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校园食品安全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良好、宽松、整洁的就餐环境大大降低了学生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