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后”“进”“生”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笔者的职业生涯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他经常课上无神,课后无果,认为自己每天接触的和接受的学习任务都是自己不能胜任的,因此自暴自弃,在班级的存在感也非常低。但他很喜欢画画,经常偷偷在書本上、作业本上涂鸦、临摹各种图案。当笔者发现了他的秘密时,他非常紧张,并小声翼翼地哀求笔者不要撕毁他的书本。笔者并没有撕毁他的绘画成果,而是认真地翻看这些“作品”,并拍了拍他的肩膀夸他“画得不错”。后来这位学生开始正大光明地利用各种课余时间进行绘画,虽然学习状态并没有明显的改变,但精神状态却和以前大相径庭,时刻处于亢奋状态,整个人精神很多。
  一天,这位学生主动和笔者说他想通了,他喜欢画画,想要更系统地学习绘画,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能,所以他要好好学习,然后考上更好的大学,学习更专业的技能。在随后的时间里,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同时坚持绘画练习,最终成功地考入一所重点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事实上,每所学校都有这样的学生,他们自感学业无望,自暴自弃。对于这些学生,也许开始时教师会苦口婆心地规劝,但如果不能对他们有一个本质的认识,那么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会“事倍功半”。久而久之,教师自己也会失去信心。所以,能识人更要会助人,讲真心也要讲方法,对待“后进生”,要先从理解字面含义开始。
  一、正视落“后”,勇往直“前”
  “后进生”的“后”,从字面上来看是落后的意思。“后”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某个时间段,相对于某部分人或某些方面落后。在学校中,学生学习状态或水平的暂时落后可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愿意做落后的人,但有一些学生可能由于自身的基础薄弱或学习习惯、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在学业表现上“矮人一等”,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自信心的缺失,产生习得性无助,甚至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但某一方面的落后并不代表所有的方面都不如他人,个体完全可以借助自身其他方面的优势,扭转某一方面的劣势。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自己的准确定位中。一条鱼在河里游泳是有优势的,但一旦上岸就会变为“后进生”。因此,教育要有差异化的功能,“千篇一律”的教育行为只能得到“产品”,而不是“作品”。同时,教师还应善于从多角度发现学生的长处,而不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应和伯乐一样会识“千里马”,“千里马”虽可日行千里,但干农活却不一定行,只有心中包容了“不行”,心中才会有“千里马”。即从不同的标准出发,才会识得不同领域的“千里马”。所以,“后进生”的“后”不应该成为贬义词,而应该是激励的代言词,是一种机会。在一方面的“不行”,就预示着在另一方面的“行”,用“行”带动“不行”,“后”也会变成“前”。
  二、以积极之“进”代替狭隘之“进”
  “后进生”的“进”,意思是前进、进步。平时,教师和家长看到更多的是学习上的“进”,这对于后进生来讲,显然是不全面的。“进”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每个人成长的体现,而不单纯是在学习上的体现。前进代表的是积极,所以只要是积极和向上的“进”,都应该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外,也不要人为地为后进生设置前提,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已经处于弱势的地位,而如果再继续对其学习提出高要求,那么他们可能会更加“颓废”,在学习方面也会大打折扣,又怎么可能做到有意义的前进呢?所以,与其整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如调整方向,引导学生发展其他方面的特长,以兴趣调动激情,悦其所悦,感其所悟。相信只要心态积极起来,一定会有可以“进”的方面。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包括学习但不仅限于学习,以偏盖全容易否定一个人,以点带面却能够唤醒一个人。教师要能够辨别学生的“落后”,理解学生的“落后”,欣赏学生,鼓励学生。要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积极前进。
  三、以“生”为本
  “后进生”的“生”,首先是学生,这是一个身份,这个身份的义务是学习。同时学生也具有无差别接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学习的权利。事实上,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努力学习并获得一个好的结果,只不过由于暂时的条件限制,也许是基础上的、思想上的或者经验上的,导致当前暂时的落后,但这不能代表他们以后会一直落后。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理解“后进生”的需要和烦恼,这也是对每个学生负责的重要前提。
  自我放弃与被放弃是不同的概念,教师要有区别、有针对地去对待。对于前者,是学生自身的思想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要能够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个别化的帮助和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其转变思想;对于后者,隶属教育工作者师德的范畴,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出于某些缘由,学生固然会有不喜欢做的事,若教师还是一味地让其去做,那结果可能反而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总之,教师要多从自身出发找原因,关注学生的亮点,通过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帮助其找到出路,带动后进生回归正常的学习之中。
  此外,“后进生”的“生”还有生存、生活的意思。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并非只为学习而生,人的存在价值还体现在积极、乐观、向上等方面。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用文化浸润学生的灵魂,更多培养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信心,如果单方面以学习成绩的落后来否定其作为“人”的存在价值,这也是一种狭隘。而当学习方面的落后已经伤害到学生的信心时,继续强迫其学习无疑是在瓦解其信心,否认其价值。
  素质教育发展至今,教师应该认识到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带动人才的繁荣。所以,对于后进生,教师也许一时不能助其在学习上取得较大的进步,但至少可以帮助其树立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其思想上的进步,维护其心理上的健康。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南宋将领张俊作为“中兴四将”之首,在南宋初年的抗金战争中屡立战功,为南宋初年的政局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张俊与岳飞之死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后人对其的评价并不客观、
学困生常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果低下,未能达到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如何帮助学困生发展独特思维、丰富情感、自由精神,树立人生理想,增强自信心,构建生命幸福感,一直以来都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学校教育领域,对学困生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往往片面地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掌握或记忆程度为标准,教师(包括家长乃至社会)也常常以学业成绩论“英雄”[1],一些教师甚至对
当前的体育教学往往更注重教师应该教什么,忽略了学生需要什么、怎样学、学得如何。因此,本应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却仍停留在“要我学”的状态,自我主动参与的行为缺失。成尚荣先生认为:教学的核心即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帮助、支持儿童走向“我要学”的状态,让他们能够主动从外界获取学习资源,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共生体育课堂学习就是让每个学生都置身于真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系统中,还原剂内混式喷枪的流量特性和雾化特性对脱硝效率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雾化特性的主要因素气、液压力和气液比对内混式SNCR
[摘 要]幼儿园环境是支持幼儿投入游戏和建构经验的场所。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推进,教师可通过审视园所环境,从实际问题出发,让户外环境支持幼儿探索、游戏、运动的需求;让室内环境支持幼儿展示分享、多元活动的需求;让班级环境支持幼儿互动交流、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的需求。这将使幼儿园的环境逐渐从“好看”到“好玩”,从“好玩”到“玩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改造;实施策略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阶段都应该重视学生的朗读。朗读是文字进入灵魂的最好方式。王荣生教授指出,评价课堂最有效的一条标准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让他感兴趣;学生读不好的,让他读好;学生读不懂的,让他读懂。”可见,朗读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方法。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利用支架帮助学生迅速感知语言、体会情感、入情入境的有效策略。  一、文本语言变式处理,化“平面”为
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关键在于知识的传播,而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国家文化的发展建设关键在于阅读,提高人民的阅读水平可以有效地促进文化繁荣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图书
[摘 要]家校共育是指家长和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在教育情感、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强化措施等方面进行沟通与合作的教育模式。这种沟通与合作的有效实现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编写《家校共育手册》可以成为提高家校共育效果的新形式。  [关键词]家校共育;沟通与合作;内容与形式  家校共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家长提升家教水平,因此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