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不过是“笼中虎”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3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理性预期的基本观点,一个被公众所共同预测到的经济趋势往往会出现预料之外的变化。
  
  尽管经济似乎还处于衰退阴影之中,但有关通货紧缩即将变为通货膨胀的转折预期就已经开始大行其道。特别是6月份新增信贷较上月激增1.53万亿元,远超市场之前预计,由此“货币多度发行导致通货膨胀已难避免”成为了许多人的共识。而买黄金、购房产已成为当下坊间热议的“避险”首选。
  
  直观看来,这样“超前”的恐慌情绪情有可原,毕竟就在一年前我们还身处通胀之中。彼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达到历史顶点,国内的猪肉、蛋禽、食油价格的同比涨幅仿佛坐上了火箭,让人大跌眼镜。但需要指出的是,类似的一幕其实很难再度上演。既然“未来的通货膨胀”已经为市场各方所充分预期到,那么通货膨胀即便真的来了,也不可能产生非常巨大的经济影响,甚至不排除极端情况出现,即喊得很响的通胀到最后根本就没有出现。
  经济运行的经验规律可对此乐观预期做出支持。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信息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开始大行其道,其中有关心理预期对于现实经济走势的反作用,开始在理论上基本成熟。按照理性预期的基本观点,一个被公众所共同预测到的经济趋势往往会出现预料之外的变化,或者即便趋势能够依旧,但达不到之前预测的幅度,或者该趋势根本就消弭不见。究其原因就在于,一旦经济趋势被准确预期,那么市场的对冲行为就会大量出现,由此会遏制趋势的运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人们都预期到上证指数会在6124点见顶,那么当指数达到5000点时,就会不断地有人抛售兑现,最终指数根本就不可能达到6124点高位。
  事实上,去年上半年通胀的爆发也从反面证实了这一判断,正是由于当时市场及调控部门对通胀预期有所低估,才演绎了之后以食品为代表的物价全面飙涨。
  2007年年底,月度CPI指数涨幅节节攀升,价格上行压力越来越大,民众开始有了囤积货品的冲动。11月份,重庆市“家乐福”超市爆发的踩踏事故更是印证了百姓对未来通胀的强烈预期。然而,当时的主流观点则认为,如果扣除食品价格的上涨,那么当年CPI上涨是不值得太担心的事情。因此,政策关注的重点放在国内经济失衡问题上,比如国际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等。为此,调控部门着力于提高扭曲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价格,以期通过理顺生产要素的价格机制、改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而调整经济增长过度倚重出口,投资和内需动力不足的局面。最终的结果是,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提价渐次加剧了社会商品价格整体上涨的压力,并在2008年上半年全面爆发了一轮通货膨胀。
  与上次情形迥异的是,调控部门当前已经对可能出现通胀问题十分警觉。尽管在经济复苏的大环境下,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被郑重地冠以“毫不动摇”四个字,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上,降息与存准率调降等典型的宽松政策措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被动用了,现实的货币政策其实处于“观望”之中。而且,央行“收紧钱袋子”的温和举措也逐步浮出水面。比如,央行通过重启1年期央票等手段明显增加回笼力度,上周净回笼资金100亿。虽然此次资金回笼的规模不大,但从量变到质变,这说明央行已经在关注因流动性过度宽松所引起的信贷暴涨问题了。此外,央行叫停了此前商业银行“外紧内松”的二套房贷标准,并在杭州等率先严格实施。银根收紧的政策已经初露端倪,由此可以逐步逆转市场对通货膨胀爆发的预期,最终足以避免让“通胀预期”变为“通胀恐慌”。以大宗商品为例,该类商品价格在通胀预期之下在5月份出现暴涨。但是试问,在现实经济紧缩的背景下,这样的炒作如何能够持久?
  被预期到的通胀不过是“笼中虎”而已。由此看来,走向通胀的经济趋势并不可怕,只要调控部门能够准确判断并及时把控政策方向和力度,则“通胀恐慌论”消弭有望。
其他文献
它的出现正好与世界范围内崛起的“青春偶像热”同步。迪斯尼在简单的故事当中加入了成就梦想、坚定自我和张扬个性的标签,轻易就引起了观众内心的共鸣。      深红色幕布徐徐拉开,一个五彩斑斓的东区中学校园出现了——戏剧室、实验室、更衣室、篮球场和屋顶花园,这是一所标准的美式高中校园,他们狂飙歌舞,他们酣畅淋漓,让人想起《成长的烦恼》,想起《世界是平的》。  6月30日,由迪斯尼近年来最富盛名的青春题材
先生的很多地方,也许没有被人完全理解。例如先生的学问,到底有多少人明白究竟呢?还有,在近些年的一片辉煌之下,先生的心绪呢?      编者按:从1979年起,王邦维师从季羡林先生,攻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后来,他们同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系的梵巴语教研室共事,按照他纪念文章中的说法:“从学习和工作上讲,三十年来,先生对我这样一位驽钝的学生的关怀、指导和扶助,真是无法计量。”  季羡林先生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不能用的时候就说五千年,不用的时候就说六十年,五千年就是五千年”。    一代哲学宗师任继愈先生,于2009年7月11日骤然西去,堪为学界椎心之痛。任继愈先生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师承熊十力、汤用彤、钱穆、贺麟等大家,是1949年之后新一代学者中的翘楚人物。  六十年来,任先生为中国哲学贡献良多:他主编的四卷本《中国哲学史》1963年出版后,长期作为高校哲学教材,影响了数代学人;
季公近年的散文中常常提及的一句话是“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或许是解读季公复杂晚年心态的一把钥匙。      任继愈、季羡林二公一天之中相继去世,像是约好了一般,造成今日之独特风景与悠长意味。季公在北大的灵堂在其去世第二日即开放,任公在国图的灵堂只好屈尊到第三日开放,想必是要让悼念者们能够分身。  任公低调,名声限于学界,与季公同日仙去,也引得媒体关注,算是“沾”了季公的“光”。  季公高调,声震四海
400年的前世,300年的来生。太阳和月球遵循着精准的运行路线,终于在上海再次相遇了,生逢其时,才能幸运地成为见证者。    7月22日,或者更精确地说,那天上午9时36分开始的5分钟——日全食——地球上能看到的最壮丽天象,无疑将成为7月里上海街头巷尾的最热话题之一。到哪里看日全食?看什么?用什么看?日全食有什么意义?这一连串  的问题都需要在7月22日到来前解决。    准备工作    观赏日全
可以说,建国以来的中日关系史上,就对华强硬度而言,石原慎太郎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对于中国,其极端的做派、激烈的言辞使他成了日本右翼政客的代表性符号。  “超级毒素”  若是单论年纪,将出生于1932年9月30日的石原慎太郎称为“叔”,或许不太合适。但作为日本政坛的“常青树”,年过八旬,还能如此呼风唤雨,石原被称为“叔”似乎别有含义。  用《人民日报》的话说,这个“中日关系毒素”的搅局者,在日本
今后我们会有两个选择,一是付费看高清无广告的视频,二是免费看有广告的视频。无论怎样选择,都预示着一个结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009年将是国内视频网站的分水岭,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风投狂“烧”了4.5亿美元,花3年时间才发现不过是买了一堆垃圾流量之后,开始向视频分享网站说NO!  以激动网为首的80多家版权方在2009年伊始组建“反盗版联盟”,对一系列视频网站侵犯版权问题展开“清
今后我们会有两个选择,一是付费看高清无广告的视频,二是免费看有广告的视频。无论怎样选择,都预示着一个结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009年将是国内视频网站的分水岭,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风投狂“烧”了4.5亿美元,花3年时间才发现不过是买了一堆垃圾流量之后,开始向视频分享网站说NO!  以激动网为首的80多家版权方在2009年伊始组建“反盗版联盟”,对一系列视频网站侵犯版权问题展开“清
打开网站,看到“周一上班卢浦南浦大桥拥堵”的文字,我看到了早晨的自己,挤在金属盒子队列里,像蜗牛一样走走停停。约15分钟可到报社的路,硬走了50分钟。  “想当年”,中学毕业,班里一“家庭成分很好”的男同学,分配到上海水泥成品厂。厂里正生产越江隧道水泥管,为确保产品质量,首先要确保人的质量。隔两年多,我第一次回上海探亲,同学见面,说“管子打通了”,可以通汽车。便想去看新鲜,体会一下黄浦江水在头顶上
按照理性预期的基本观点,一个被公众所共同预测到的经济趋势往往会出现预料之外的变化。    尽管经济似乎还处于衰退阴影之中,但有关通货紧缩即将变为通货膨胀的转折预期就已经开始大行其道。特别是6月份新增信贷较上月激增1.53万亿元,远超市场之前预计,由此“货币多度发行导致通货膨胀已难避免”成为了许多人的共识。而买黄金、购房产已成为当下坊间热议的“避险”首选。    直观看来,这样“超前”的恐慌情绪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