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如何进行巧引妙渗、如何有话可写、如何起好题目、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做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一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如何进行巧引妙渗
  《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手能力差,还不知道有意识地去看、去听、去想,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反馈的情况,及时地适当地渗透一些新知识。
  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朗诵入境、感情交流、角色表演、音乐渲染和媒体展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巧引妙渗,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引导学生实践积极的环境行为。
  二、如何在作文时有话可写
  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要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如:1.班会课是捕捉材料的一个窗口。老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2.每周一升旗时校长总结一周情况时所讲的话要应注意听讲,讲话的内容是小练笔的好素材;3.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如生活条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等;4.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5.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说的话等等。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空洞、无病呻吟的文章了。
  三、如何起好作文题目
  一篇文章的题目起得好,会给文章大增光彩,就如一部电影剧名起得好,就能吸引观众,就能赋予电视剧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命题是一门艺术。以2000年高考的命题为例,作文给出的题材是"诚信",许多考生就干脆都以"诚信"作为了文章的题目,千篇一律,怎能引起阅卷老师兴趣?而有些同学就在命题上下了功夫,如:"《7-1=0》、《诚信?人生》......"这样的题目便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根据小学生理解能力差,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作文时不仅要要求明确,还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让学生为自己的文章起名字,有意识地去锻炼学生的命题能力。即在每节非命题作文时,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班里进行命题比赛。
  "万事开头难",设想一个拿着笔不知道写什么题目的学生,他(她)怎么会写出好的文章来呢?事实证明,只有名字起好了,学生才能由此而产生联想,从而进入构思,写出内容丰富,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四、如何在作文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能力培养是应该具备内容。那么应该如何在作文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和能力培养呢?
  (一)要深刻把握作文题目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因子。
  比如,给学生命题作文《我们家乡的变化》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从表象到内容表达对家乡可喜变化的赞叹,挖掘这一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引导学生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深切热爱之情。
  (二)要掌握好作文教学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教学中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作文教学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引作文题目、题材和体裁不同而各有不同,教师在讲评作文前应当形成清晰的思路,从细微处入手恰当地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讲评《母亲节》作文时,可以从"母亲节的由来"、"我最想对母亲说的话"、"母亲节我为母亲做点什么"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亲情教育。
  (三)要引导学生在作文时深入观察社会,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格精神的教育。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现象,通过理性的思考和真挚的笔触,让他们明事理、知廉耻、辨荣辱,进行人格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毛泽东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促使学生的内因发生变化。训练学生获得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扎实的训练中下工夫,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雨欣.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J].在线,2009,2.
  [2]李淑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学含金量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目前初中英语老师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要想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制定科学的目标、有效的措施、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初中英语教学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创建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课堂教学效率低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探讨提高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3.7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中各种行业都需要创新型人才,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人才需要教育来培养,因此,学校教育就尤其彰显其重要性,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必须从在校学生抓起,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那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主动的学习氛围  主动学习需具备三个基本
【内容摘要】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课标[1]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了一点心得,即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形式多样。总之,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关键字:识字教学;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高中物理教与学的过程中很多地方要用到等效法或等效思想的渗透,所以有必要将其整理出来,望其对教学有所帮助,下面我将一些具体实例列举出来.  一、 力的等效  力的等效即合力与分力的等效.如图1所示.力F1与F2作用在一个物体上,那么这两个力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F来等效代替.  F=方向:  二﹑运动等效代替  1﹑匀变速运动可以等效代替匀变速运动.由匀变速运动的特点可知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写作在整个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集英语学习过程中读、说、听、写的优势于一身,能够全面的展示学生在英语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高考中具有竞争优势,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写作能力培养;漫谈  【中
【中图分类号】G633.4  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师们探讨的话题,时下里流行的一句话叫作"得阅读者,得天下",姑且不去考虑这句话的真实意义,但至少说明大家已公认阅读的重要性。以下是我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与改进,总结出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阅读课上过多依赖多媒体或电化教学手段。多数教师上课时利用课件先在屏幕上呈现课文人物的精彩图片,然后听课文录音并回答几个故事情节的表
【摘要】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脑的普及早已使国人抛弃笔杆,汉字书写似乎已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举负盛名的书法早已被国人所遗忘。本文就中学生为例,提出目前中学生汉字听写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中学生的汉字听写能力以及唤醒国人对汉字书写的重视。  【关键词】汉字;听写能力;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  1、引言  2013年,曾经不少让学生头疼的汉字听写测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