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物理课堂学生主动学习的肤浅看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287315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中各种行业都需要创新型人才,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人才需要教育来培养,因此,学校教育就尤其彰显其重要性,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必须从在校学生抓起,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那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主动的学习氛围
  主动学习需具备三个基本要求:主动学习内容;主动的学习方法;主动的学习过程与收获。
  1.要有明确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作如下安排:
  一是归纳总结。例如,"人教版3-1第七节静电感应的应用",应提前让学生看学习预案:①静电感应的定义?②搜集感应起电利与弊实例。③你对静电应用和防止有哪些看法?通过实验来证明想法的可行性。激励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在上课时进行交流与总结,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
  二是通过做实验。例如在做人教版3-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析小灯泡电流、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总结出实验的结论。这样让学生易懂易学,也易理解记忆。
  三是掌握前人探究科学的方法,重温重要规律发现历程。例如,白炽灯中的钨丝是怎样发现的,由于内容陌生且抽象,所以搜集大量历史事实和资料进行整理,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回顾历史中感知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的付出与艰辛。
  2.主动的学习方法。
  主动的学习方法包括:猜想、实验、习题、总结、小组讨论等。这些方法的应用由主动学习内容决定。
  例如,"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让学生按猜想电路的设计、连线、记录数据、绘图、实验结论的程序进行,用到了猜想﹑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
  3.主动学习过程与收获。
  教师要当好主持人的角色,指出重点和难点,在关键问题上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来分析思考,全面掌握,使学生的思维紧扣中心问题而不出现跑题,对学生主动学习中好的思想和好的建议要肯定和表扬,对学生提出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要认真地引导和分析,决不能一票否定。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二、需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课堂教学要"动"起来,老师要动,学生也要动,把课堂打造成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1)师生间的交流包括上课前、上课中和下课后三个过程。课前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备好教案;课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先易后难,不同班级,甚至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考虑到,要充分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做好记录。提的问题也不能太难。如果自主学习陷入被动或偏离主题就要纠正并合理指导。学生若出现固定模式或对新知识无法理解,就必须想方设法消除,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并且根据题目难易程度,让不同成绩段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解决,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教师首先要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要合理引导,出现问题要能化解。经过强化训练,自然就会出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其中的引导者和协调者,学生才会在学习中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和看法,主动的表达情感,才能创造和谐、稳定课堂气氛。
  (2)同学间的合作主要表现在:取长补短;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合作;共同体会学习的迷茫与快乐。教师应给学生尽可能多空间与时间,让他们无拘无束的交流,树立榜样,使这种交流能健康的发展,使这种交流由学校向社会,由教材向生活,由课内向课外,使健康交流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能自觉自主的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3)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旧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一时不能接受新的知识,当新旧知识发生矛盾时教师就要敏锐的感触到,并通过举例、分析还需花时间来进行纠正和处理,直到这种冲击消除,当然注意方式方法,让学生是能自觉的接受而不是强行灌输。
  三、需要主动的学习习惯
  有谚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成功。可见,学习也需要培养好的习惯。当然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克服一切外界的干扰与影响,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难免或多或少存在惰性,教师容易把家庭情绪及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带到课堂中来,对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养成失去信心,这样会影响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尽快调整心态,消除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当然发现问题比较容易,但要克服和削弱就比较难了,教师要多做思想工作,多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情况,学生会遇到五花八门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会有好办法,也有拙笨的行为,要促使学生反思与总结,这样就会积累大量的经验,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必然会事半功倍。
  总之,一个好的课堂首要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采取多样和灵活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学、想学、愿学,最终才能取得好的课堂效果。
其他文献
地方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简述地方课的特色和教学方法。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活用任务导学;合理运用形象比喻法;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机智应对突发事件等等,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打造出更多优质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优化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0  信息技术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学科,学生更向往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这就促使教师在教学时应认真学习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是现在初中英语老师比较重视的一个难题。新教材的初中英语侧重于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有很多对话练习,这样就可以把语法教学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去。课堂提问是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样可以使老师了解学生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4  提问这种
【中图分类号】G623.2  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张扬学生个性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观,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人才观。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现代教育理论的教学观和人才观,使学生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语文的主人呢?  一、营造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个性。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让
摘要:作为教学整体当中的开头环节,导入在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它不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的投入到课堂中来,而且能够充分展示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艺术性。因此高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且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在备课时,对导入部分应当巧妙地设计,借助各种手段和形式设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本文主要以高中英语教学导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介绍了一
在古代,由中原地区向北越过燕山一带的长城沿线,穿越蒙古高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欧洲,曾有一条南北往来的文化通道,这就是“草原茶叶之路”。它不仅是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更是草原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张家口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相互交往、征战和融合的重要区域,特定的地理条件使张家口成为连接欧亚大陆文化与贸易的纽带。  追溯北方茶叶贸易之路  
【中图分类号】G623.2  现代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领域中应用,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活力,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课堂容量,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但在教学中,要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就要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分清主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的交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拥有的知识,这是教学活动的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学含金量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目前初中英语老师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要想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制定科学的目标、有效的措施、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初中英语教学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创建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课堂教学效率低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探讨提高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