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何以肆虐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p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地震及海啸灾难以来,噩耗频频传来,死伤人数不断攀升,近期死亡人数已超过15万。这次灾难的突出特点是:地震强度巨大、海啸异常凶猛、人员伤亡惨重。
  为什么此次海啸会造成如此大的人员伤亡呢?除了自然灾害本身极为严重的原因外,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着重大的问题———不具备灾害的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这些国家普遍缺乏强烈的灾害意识。
  一方面,这种状况缘自它们缺乏地震和海啸灾害方面的历史经验。此次受海啸波及的国家多不处于地震多发带。虽然历史上也发生过地震,但始终没有造成强烈的海啸及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防范类似灾难并不构成这些国家紧迫的现实需求。从这些国家的机构设置也可看出它们的灾难意识是何等淡薄,如泰国一千余人的气象部门中地震专家仅有寥寥几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平洋地区严密而周全的海啸预警机制。这一地区原本也不存在海啸预警机制,但上个世纪60年代,智利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波及环太平洋的多个国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严重。因此,1965年,环太平洋各国开始建立海啸预警机制。从这一比较可以看出,人类的预警机制和防范灾难的意识的建立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历史的经验。
  另一方面,这种状况缘自这些国家重经济轻民生的意识。这次海啸暴露出东南亚、南亚的国家具有与中国过去类似的思想,就是即便知道某种风险的存在,但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和对旅游业的影响,推迟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海啸发生前,泰国就有专家认为地震会引起海啸,但政府相关部门没有人重视这样的警告。这次灾害是自然形成的,但造成重大危害的另一个关键是人的因素。保全所谓的现实利益往往会造成更加惨重的长远损失。
  其次,这些国家普遍缺乏必要的预警机制。
  也许除了上述灾害意识缺乏外,经济发展状况也是这些国家难于建立健全灾害预警机制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制约了政府在有关方面的投入。印尼曾有官员坦称:“我们没有预警的设备,因为这些设备很贵,我们没有钱购买。”这样一套设备的确需要投入几百万美元。这方面与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是一个高风险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因此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高投入,拥有较为完备的预警系统。
  具体到预警机制的建设,我们认为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要具备比较完备的信息监测点,这是发现和防范风险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及时预报地震和海啸,就必须在海上布置周密的监测点,而此次受灾的国家不具备这样的监测条件。
  应准确而快捷地传递信息,这需要具备畅通而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据资料显示,此次地震及海啸前,日本和美国有关方面都曾预测到即将发生的海啸灾难,但最终没能通过有效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这些国家,这就充分说明信息传送的渠道不健全、不畅通。
  要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准确的判断。是否具备这一能力,也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对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并非易事,发出错误的预警信息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预警本身存在的风险。有关的预警信息分析与判断往往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
  应在第一时间周知百姓,这意味着政府是否具备有效的信息发布手段。
  对照以上预警机制的各个环节,此次受灾的国家在各方面都是非常缺乏的。
  第三,缺乏国际灾难应对协调机制。
  如果我们把审视这次灾难的眼光再放长远些,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次国际区域性的灾害,而且灾难导致的最终死亡人数中可能只有一小部分是由灾难直接造成的,大部分人员死亡会缘自后续疫病的流行和救助的不及时。而目前世界各地普遍缺乏跨国或区域性的防范意识和协调机制。通常地震发生在一个国家时,其他国家往往认为和自己无关,因而不会进行及时有效的准备。在这次规模巨大的跨国区域性灾害中,最大的难题不仅是这些国家本身的应急准备不足,更重要的是,国际间的救援也都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使得各种救援物资不能及时有效地分发到灾民手中。目前起主要作用的是联合国,其本身内部各机构之间平时也缺乏协调机制,在这次国际救援中自然也很难有效运转,在动员西方发达国家及其他国家给予更多的帮助方面也极为艰难。因此,跨国协调目前是最大的难题之一,亟须尽快解决。1月6日在印尼召开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应该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开端。未来则非常需要尽快建立一个全球灾难应对系统。
  这次灾难不仅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而且也将带来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从总体和长远经济增长来看,这次灾难也许会如一些经济学家们预言的那样,影响较小。如有关专家测算,这次灾难对旅游业的冲击最大,而旅游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是有限的,在泰国也只占5~6%,在有的国家只占1%左右,好像影响不大。更有些乐观人士预测,这次灾难还可能给有关国家带来一些机遇,如大量的援助推动经济发展、未来将要建立的国际灾难应对体系等。但我们认为绝不能低估这次灾难对这些国家局部经济的短暂冲击,特别是对这些国家及其他国家旅游业、交通业、通讯业等相关产业都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经济本身会有一个连锁反应。经济学家应当认真考虑一个小环节出现的问题是否会影响经济的整体良性运转。就像在中国的SARS期间,虽然最终评估中国宏观经济所受影响不是很大,但其间对餐饮、交通、卫生等行业的短期影响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问题的关键是要及早采取措施预防更大规模的经济振荡发生,才有可能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在整体上平稳度过危机。
  此外,这次灾难对有关灾民造成的心理创伤也是不能低估的。我们从很多照片上都能看到灾区民众欲哭无泪的表情。如果说这一地区的物质创伤像联合国的预言那样,能够在5年~10年内恢复,而民众的心理创伤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愈合。因此,在这些地区,对民众的心理抚慰可能比物质的援助更为重要。
  
  阅读背景
  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当地时间1月6日上午9时15分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会议中心开幕,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讨论议题主要包括:协商建立地区性预警机制,加强区域信息交流,以预防未来类似悲剧的发生;讨论建立东盟救助基金,不仅着眼于近期的救援和救灾活动,更考虑到未来几年内长远的灾后重建和经济合作;协调救援和重建行动,集世界力量赈灾扶贫,体现联合国主导下的国际合作。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 重建美好家园》的讲话。中方提出以下建议:提供紧急救助,加快重建工作进程,重振受灾国家旅游业,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充分发挥现有机制的作用。
  特别会议在6日下午通过行动宣言后闭幕。行动宣言表示将强化紧急救助、灾区恢复和重建等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在行动宣言中,与会领导人对受灾国在自救方面所发挥的首要作用和联合国在紧急救援阶段对受灾国提供国际援助方面所发挥的协调作用予以高度称赞,同时强调进一步改善与协调救济物品发放工作,真正帮助解决受害者的困难。行动宣言说,与会领导人同意继续提供紧急援助,要求联合国动员国际社会支持受灾国的紧急计划,并要求联合国秘书长任命一位特别代表协调召开国际承诺会议。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认为,从“绿色政党”的语言和政治操纵里已看到,一个新的纳粹法西斯政党正在台湾岛上加速形成。他们敢于做一切邪恶之事,因为莫须有的仇恨观念,已在他们要替别人洗脑时先洗了自己的脑,从而使得他们无论做任何事,都可在仇恨之念下被自我合理化。作者说:“这也是我对台湾充满了悲观的原因。”    “民主”未被说出的另一面    所有的政治概念,都有正面以及那未被说出的反面。所谓的“民主”尤其如此。在西方教
期刊
参与该计划的国民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每诊次只需支付30铢挂号费(约合六元人民币,对低收入农民还可予免缴),即可得到基本的卫生医疗服务。  泰国人口6209万,人口结构有类似中国的特点,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0%,但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下降到10%以下。但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关于人类发展指数的监测报告,泰国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世界排名第74位。对于这样一个发展
期刊
自8月15日沙龙政府开始实施单边“脱离接触计划”以来,以色列已陆续从加沙21个犹太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四个定居点撤离。根据撤离计划,以色列将在两个月后将加沙正式移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希望还是绝望    汉斯,加沙地带一位中年定居者,两年前的一次恐怖袭击让他失去了长女。他说,“在这里生活太危险了,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生活对人性是一种扭曲。我希望现在的两个孩子能有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离开加沙,也
期刊
中国医改 该向谁借鉴    7月底,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报告》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各界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聚焦。报告称,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报告的结论性评价是:“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
期刊
当今美国统治集团和决策者们对中国的心态十分复杂,用基辛格的话说就是,“美国对中国又爱又恨”。中国的发展使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获益,但美国又担心中国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军事力量的壮大,从而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处于深刻的矛盾之中。它既想同中国建立合作关系,防止冲突,但又时时提防着中国的发展,总是在想方设法遏制或延缓中国的发展。所谓“接触加遏制”的对华政策就是这样产生的。种种事
期刊
近几个月来,美国在国内和国际上又掀起了一股“中国威胁论”的恶浪,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表面现象看,出现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的直接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确有明显增加。在东亚地区,我国与东盟关系日益紧密,在南亚与印度关系有很大改善和发展,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也日趋紧密。所有这些在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主宰一切的超级大
期刊
气象早已不再是天气预报的代名词,而是与政府决策、商业经营和百姓生活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1995年以来,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超过1000亿元,1998年更是高达2998亿元。如果考虑到气象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等次生灾害,损失则更为严重。气候变化还影响着许多地区的人居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随着气候变化和天气的反复无常,空调断档、啤酒热销、保暖市场“热”盼寒流等字眼屡见
期刊
接二连三的恐怖事件将高加索这个好像很遥远的地方推到了人们眼前。最近的一次,就是9月1日别斯兰人质事件。  俄罗斯的内政与外交、过去与现在在许多方面都与高加索连在一起。“田野小河旁,红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这首前苏联电影《幸福的生活》中的插曲,想必中国人并不陌生。《圣经》中诺亚方舟的传说,神话中盗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还有马刀舞曲的旋律……然而,美好的一切如今仿佛与高加索不再有关。现实的
期刊
面对美国国内再次抬头的“中国威胁论”,增加信任,化解疑虑,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争取和谐的国际环境,已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尽管“增信释疑”有其难度和限度,但只要我们尽可能地利用乃至创造条件,在这些条件和基础之上实现中美良性互动,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化解“中国威胁论”。事实上,国际关系理论已为我们提出了三条“增信释疑”的思路,或者说三个条件,一是“相互依存”,二是“共同命运”,三是“同质性”。 
期刊
化解中日关系“死结”的尝试  ——推荐《解析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    近年来,中日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加强,按理相互理解和信任也应加深,然而事态却恰恰相反,摩擦和冲突反而日益突出,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围绕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展开的论争。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成为近年来中日关系的焦点,为此中日两国政府一再交涉,媒体屡发评论,民众反响强烈,国际舆论称之为困扰中日两国关系的“死结”。对于这样的重大问题,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