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

来源 :源流·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special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说话练习,引发兴趣;展开想象,仿写故事;巧用插图,以看促写;多向评价,体验成功喜悦四个方面,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写话 兴趣 低年级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学生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新课标》明确地把“对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低年级学生写话,重在培养兴趣。面对六七岁的儿童,怎样科学地进行写话教学,从而为整个作文教学起好步、开好局呢?
  一、说话练习,引发兴趣
  教师应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即兴说话练习,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突发事件中学会有感而发,在不经意间表达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感情,展现学生更真实、更激情的一面。所以,老师要善于抓住最佳时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即兴作文训练极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星期一的下午,我正在上语文课,忽然天下起了雷雨,天色暗的令人害怕,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都一个个探头往窗外看,我索性放下课本,让他们趴在窗台上看下雨的景色,同学们欣喜地一边看一边讨论,不一会天渐渐亮了,雨停了,我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和自己的一些体会说给大家听。结果,同学们都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小手,迫不及待地想发言。于是,我让他们一一发言,虽然有的学生只说了几句话,但他形象准确的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把下雨前和下雨后的情景说的非常具体和生动,有的学生还挥自己的想象编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立刻让组长把句话本发下去,把他们的真实感觉记录下来,由于抓住了最佳时机,学生们情动而发,在这个过程中描述、抒情、想象结合在一起,不同的表达方式都得以训练,从口头作文整理成书面作文,大家普遍完成得比较好。这样的即兴训练,既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实在是不容疏忽。
  二、展开想象,仿写故事
  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于是,我经常在课堂上选择短小、通俗、有意义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复述,再练习写出来,只要学生能写出大致内容就算最大的成功了。
  在苏教版第二册的课文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例如,《坐井观天》《司马光砸缸》《三个小伙伴》等,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体会故事的乐趣,在课下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续编故事。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后,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青蛙跳出井口后的画面,接着我鼓励学生想象:此时青蛙会看到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和课件,各自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学生充分交流的时候,我一边引导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一边帮助学生疏通语句,注意准确用词。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试着把刚才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其中一位学生写到:青蛙用力一跳,终于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蓝蓝的天,高高的山,绿绿的草,还有无边无际的大海。从此,青蛙再也不回井底了。
  三、巧用插图,以看促写
  翻阅苏教版语文课本,那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往往让人浮想联翩。看那色彩缤纷的花,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景色,学生更是喜闻乐道。于是,我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那些色彩鲜艳的插图,引导孩子们把观察到的内容来说一说,写一写。学生在看图说话的时候,我重点引导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他们先干什么?再干什么?他们干得怎么样?一开始,孩子们说不好写不好,在相互的交流和老师的引导下,慢慢地,孩子不仅能把图上内容写清楚,而且还有了自己的想象。
  四、多向评价,体验成功喜悦
  良好的评价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写话积极性,激发写作兴趣的过程。对低年级的写话评价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多方面挖掘学生习作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乐学作文,乐写作文。
  小学虽然从中年级开始习作,但在低年级就应该打下坚实的基础。兴趣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金钥匙,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激发和保护学生写话的热情与愿望。他们正处于从掌握口头语言向尝试运用书面语言的过渡时期,为我们渗透和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必须抓住契机,注重渗透,持之以恒,为学生今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多加一点睿智,多添一份耐心,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这样,我们作文教学一定会“活”起来。
其他文献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其创造性,为自己的习作涂抹出个性化的色彩,首先,应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感受生活的空间,为习作的“言之有物”、“畅所欲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真实地表达其个性化的思想;最后,为学生建造一个自由评价的空间,使其个性化的东西在文章中凸显。  [关键词]创建 感受生活 自由表达 开放评价 展示自我  多年来,学生作文存在着种种问题,或
期刊
[摘要]从融生活——诱学生心“动”、设问题——促学生脑“动”、重实践——引学生手“动”、导辩论——激学生口“动”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关键词]课堂 学生 “动” 问题情境  在过程性目标中要求学生“经历”特定的教学活动,“探索”一定的教学规律,“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这正是体现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必须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一要求。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当前教育对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视,现阶段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但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些现状仍令人堪忧,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进行进一步了解,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让农村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美术 有效教学途径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当前教育对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视,现阶段农村中小学美
期刊
[摘要]从教会学生养成读题的习惯,理解题目大意;教会学生抓住关键字,正确确定运用哪种运算的能力;教会学生提取题目中的条件、目标,正确理解题意;教学生借助情景表演,正确把握数量关系;教学生动手画一画,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教会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理清解题思路六个方面,探讨聋校小学段应用题教学方法。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 教学方法 聋生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聋校数学教
期刊
[摘要]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中心,而“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则是高职教学改革的主要载体之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任务引领”教学法能够充分结合课程内容的需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任务引领 建构主义 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改革传统教育的经典评价标准,传统教育的评价对象是教师,关注的是教师讲的好不好,而忽略了学生学的如何,课程教学目标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兴趣 语文课 教学效果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艺术设计系《造型基础》课课程改革的实践,提出课改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的变化过程,并以此带来课程改革的四个“质”转变,对当前的设计基础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量”的积累 “质”的突破 “质”的转变 “质”的推广  一、“量”的积累  1.教材建设  哈尔滨工业大学《造型基础》课使用的教材是由林建群教授主编的《造型基础》,该教材被教育部列
期刊
[摘要]微生物基础知识是食品和制药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环节。为提高其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结合几年来我校微生物教学的经验,从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和再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就是校企合作,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的微生物“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微生物 教学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  微生物基础知识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基础学
期刊
[摘要]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孩子并不需要熟练地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  [关键词]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元素性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
期刊
[摘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资源环境的特点,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农业、及土地资源领域中的应用,并对GIS在资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 环境   一、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兼容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GIS以其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形象直观的应用界面、强大的空间分析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