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程序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o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施工项目由于具有产品固定,生产流动,产品多样,结构类型不一;露天作业多,自然条件;材料品种、规格不同,材性各异,交叉施工,现场配合复杂;工艺要求不同,技术标准不一等特点,因此,对质量影响的因素繁多,在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极易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而产生质量问题或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常见的质量问题事先加以预防;对出现的质量事故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关键词 施工质量;项目管理
  
  一、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特点
  
  1,复杂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例如建筑物的倒塌,可能是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或是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或是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
  2,严重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成为危房,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是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財产的巨大损失。据统计,我国1983—1984年平均每四天半就发生一次房屋倒塌事故。某地有一栋六层的住宅楼,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现浇圈粱,轴线偏移了9.5cm,圈梁上面的楼板搭接长度不足3cm,造成6层楼板一直砸到底,当场砸死了11人。这血的教训,值得深思,对工程质量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妥善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3,可变性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将随着环境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的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建筑物的倾斜,将随着附加弯矩的增加和地基的沉降而变化;混合结构墙体的裂缝也会随着温度应力和地基的沉降量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以发展成构件断裂或结构物倒塌等重大事故。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一定要特别重视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以免事故进一步恶化。
  4,多发性
  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就象“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而成为质量通病,如屋面、卫生间漏水;抹灰层开裂、脱落;地面起砂、空鼓;排水管道堵塞;预制构件裂缝等。另有一些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往往一再重复发生,如雨蓬的倾覆,悬挑梁、板的断裂,混凝土强度不足等。因此,吸取多发性事故的教训,认真总结经验,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二、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
  
  1,违背建设程序
  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
  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
  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3,未加固处理好地基
  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4,设计计算问题
  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5,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6,施工和管理问题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
  7,自然条件影响
  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8,建筑结构使用问题
  建筑物使用不当,亦易造成质量问题。如不经校核、验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加层;使用荷载超过原设计的容许荷载;任意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的截面等。
  
  三、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及程序
  
  (一)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
  (1)正确分析和妥善处理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
  (2)保证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损失;
  (3)总结经验教训,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4)了解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为正确选择结构计算简图、构造设计,修订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二)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事故的范围、性质、影响和原因等,通过调查为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依据,一定要力求全面、准确、客观。调查结果,要整理撰写成事故调查报告。事故的原因分析,要建立在事故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避免情况不明就主观分析推断事故的原因。尤其是有此事故,其原因错综复杂,往往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材质、使用管理等几方面,只有对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后,才能去伪存真,找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的处理要建工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有此事故时认识不清时,只要事故不致产生严重的恶化,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做进一步调查分析,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以同一事故多次处理的不良后果。在事故处理中,还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对每一个质量事故,无论是否需要处理都要经过分析,作出明确的结论。
  (三)质量问题不作处理的论证
  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并非都要处理,即使有些质量缺陷,虽已超出了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但也可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论证,作出勿需处理的结论。总之,对质量问题的处理,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掩饰,也不能扩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延误工期。
  (四)质量问题处理的鉴定
  质量问题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留有隐患,需要通过检查验收来作出结论,事故处理质量检查验收,心需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必要时,还要通过实测、实量,荷载试验,取样试压,仪表检测等方法来获取可靠的数据。这样,才可能对事故作出明确的处理结论。
  此外,对一时难以作出结论的事故,还应进一步提出观测检查的要求。
  事故处理后,还必须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其内容包括: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数据,事故的原因分析、论证;事故处理的依据;事故处理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检查验收记录;事故勿需处理的论证;以及事故处理结论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急诊急救中应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对于抢救心搏骤停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运用自动体外
"企业应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著名的"二八定律"之于银行的团队建设,就是要先抓好中层管理者和业务精英的培训,使之在
提出航天计量项目进度管理体系框架结构,总结各个体系的设计原则,依据图形建模技术,阐明计划和进度控制体系的工作内容及逻辑关系,建立基于矩阵交叉式组织结构,构建了航天某
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必须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这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质量管理工作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企业领导清醒地认识道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是争取用户,占领市场和发展企业的根本保证,但是,建筑工程质量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及国际水平相比,仍
制造商的生产目标在不断增加,他们需要更高效的激光解决方案以在产品上打印一致的高质量编码.然而,这些需求对于现有激光打码机而言难以实现.目前,低功率激光打码机的标识速
期刊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其所具有的特殊性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其能够使劳动力在有序的环境下流动,且对于就业环境的改善以及技能的重视等多方面
目的::探讨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诊断乳腺癌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乳腺癌患者为A组,同期乳腺良性病变患者100例为B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C组,采取免疫定量法对三组血清糖
摘要:本文在分析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运行的特点及难点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完善我国地方公共品需求表达与决策的政策选择相关建议,希望对于我国我国地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品需求;地方与政府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政府进行
"要求人员不但要身高马大,还要声音洪亮"。这是2009年原安徽桐城农合行的一则内部招聘广告,专门招聘新成立的清收大队人员。那一年,该行刚从信用社改制为农合行不久。随着当时
三问“后劳教时代”rn我国的劳教制度长期以来作为一种社会管制手段,是处于司法程序之外政府单方面可以行使的威慑力和效率都非常高的行政行为.在现阶段,劳教是指对有轻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