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机制的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h8686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协同机制为指导,将“教学用”的协同教学理念融入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以丰富教学资源为切入点,以创新教学模式为抓手,以企业的参与为特色,实现“教学用”在教学上的有机协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使毕业生受到企业的好评,学生也感觉学有所用。
  关键词: 协同机制 教学体系 机床数控技术
  提出协同教学,源于与我院部分专业课教师和三年级学生谈心交流。老师们感叹:上课死气沉沉,没有激情;学生感叹:老师让人感觉与学生保持相当的距离,好像不喜欢学生(虽然学生并不见得可爱)。究其原因就是教与学没有协同。教师只负责按照大纲讲授,没有吸引和打动学生,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不少学生玩手机、睡觉、听音乐,心不在焉。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学风不良,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协同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推动双方共同前进,整体加强,共同发展。
  加强协同机制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1],既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又是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机床数控技术课程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协同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1.丰富的教学资源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内容应从多种形式、多个角度收集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中增加行业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删减定位不准确的、过深或过浅的教学内容[2]。减少理论性较强的论证分析和公式运用方面的教学内容,大量增加近年来的数字装备设计、控制和制造技术的教学课时,使数控加工技术课始终和国内外制造技术发展同步。实践性教学精简了一些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改进了一些能充分体现实验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的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为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条件,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到实验总量的70%以上。
  课程建立了网站,学生可以在网上进一步学习。网站内容非常丰富,包含课程录像、学习指南、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实验教学、实训环节、测试练习、校企合作、数控教学动画、视频素材库、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教学案例库已初步建立,已经准备好的案例主要是关于数控加工编程方法;“还需准备关于“计算机数控装置”教学案例——嵌入式数控系统分析,“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教学案例——PLC的步进电机驱动机械手控制设计等方面。创新实践方面,积极推行从验证模仿性实验向设计创新性实验转变,同时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有利条件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结合学生对不同理论内容的不同掌握程度,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分类别、分层次的创新性改革,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即基本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三个层次。重点在综合性实验上突破,包括实验四插补原理实验,实验五数控加工综合实验,实验六基于华中8型数控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等。实训环节,初步构建各种文件,包括Mastercam自动编程实验指导、数控编程专用周任务书、数控编程专用周(2周)指导书等。数控教学动画、视频素材库,关于机床加工的相关素材已经上传至网上,重点准备关于复杂零件加工视频、先进工具使用方面的内容。
  2.校企协同教学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由襄阳金瀚力机械有限公司提供真实案例,并且邀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前来授课。高工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将工作任务融入教学过程,深入浅出的实战讲解,使学生身临其境。机电班的杨正同学称赞:真是一堂精彩的课程,让我们零距离地接触零件的整个生产过程;李程同学说:“我觉得学校应该多多设置这样的课程,这种课真正让书本上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理论课程结束后,学生分批分次到企业实践,跟着企业工人师傅学习。有了企业的协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基本不旷课。说明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成功的。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课程结束后都能提交课程成果,图1为方俊同学提供的自行设计的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工艺卡片得到了企业高工的好评。同时加工的零件图如图2所示基本达到了零件图纸的要求,比往届学生的作品优秀很多。
  图1 工序卡片
  图2 加工实物
  3.结语
  单纯由教师讲授理论,然后在实验室里做一些简单的验证型和设计性实验,不能调动现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改革教学内容,充实各种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才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只有“教学用”在教学中有机协同起来,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这次教学改革就是很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
  [1]吴艳花,王中任.以学生为中心的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4(10).
  [2]李国毅,王为一.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06).
其他文献
摘 要: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实践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参与已成为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成功有效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主体性实践教学模式的依据和总体原则、具体实施与操作、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其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形势与政策》 主体性实践教学模式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尤其是中国周边安全问题面临巨
摘 要: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且急需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专业。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现象十分突出,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造成学生就业率低、出现供需错位的根源。本文在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改善与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等进行探索。  关键词: 旅游管理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构建  世界旅游组织研究的数据表明旅游服务市场对人才的需
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Rut)为传统中药吴茱萸中吲哚喹啉类生物碱的重要成分,难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仅在氯仿、二甲基亚砜中微溶,在热PEG-400、维生素E、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
摘 要: 高职本科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依据高职本科培养目标和要求,本文介绍《机械加工基础训练》的课程建设过程,阐述课程建设中的体会和经验。  关键词: 高职本科 《机械加工基础训练》 课程建设  高职本科(高等职业本科)是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一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我院与江苏大学联合新开设的高职本科试点专业,该专业招收高考的高中生,学制为四年。《机械加工基础训练》是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实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现地教学中暴露出的理论实际联系不强、机械组合不合理、机械作业方式选择不恰当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措施,为下一步教学实践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工程机械运用》 综合运用 现地教学  《工程机械运用》这门课程在最初设计中目标为:围绕提高工程机械运用能力这个中心,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既注重对工程机械的单装运用,又强调工程机械的综合运用,着力培养学员工程机械的综合运用能力;在
摘 要: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教育面临诸多难题,如语言沟通障碍、教育背景的差异、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纪律等。医学免疫学是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但其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更新快等特点,使得留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我们参照国内外的教学模式,培养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留学生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被广泛运用于生物教学,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解决合作学习在分组中出现的问题,必然要求有合理的分组方法,确保合作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合作学习 分组方法  新课改合作学习不仅在中国被一线教师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中,而且是当今欧美许多中小学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最早开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