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_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鼓励参与,培养主体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猜想的思维习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发散思维的习惯与联想思维的能力;鼓励问题解疑,善于联想类比等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 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创新意识表现为:对新颖的信息、情景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意义是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中和现实生活中的比较新颖的问题。通过数学的学习和训练,在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中提高能力和基本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鼓励参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就必须让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当“主角”,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于一些创新的新路子,一些不完整但却显露可贵苗头的见解,要给予肯定,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问题与想发,质疑是求异的开始,是探索真理的火花,教师一定要抓时机,给予保护,给予鼓励,决不能因为问题新奇或意外,而给予训斥或置之不理。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创新包含着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体现对问题经过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切地想要了解所学内容,也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1.培养问题求解意识与问题分析意识。 勤读书,多搜集资料,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多角度分析、判断;运用集体和小组的讨论,寻求多方面的考虑;培养求知欲和败不馁的勇气与毅力。
  2.培养创新设计、解题的意识。提倡学习中的民主,容忍异议;肯定身边别人与众不同的创新意识;从创新设计和解题中再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创新教学模式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改革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吸收新知识和运用新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猜测的思维习惯。观察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才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对观察的现象进行适当的信息分析,也容易触发对一般结论的猜测。对深层次关系的预感,这是一种可贵的创新素质。因此,教学中我们对此特别重视。我们要求学生大胆预测,再引导学生作特殊化的观察,印证自己的猜想。另一方面,观察也可以发现错误,观察错误又可能发现其合理因素,并由此可以找到修正错误的方法途径。
  2.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集中表现。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四、加强各种思维的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学生加强各种思维的训练。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而教學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训练。在教给学生一般的思维方法的同时,注意寻找各种思维训练的序列,使思维训练循序渐进,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我们在各种教学中很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准确性、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能力。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由于单纯传授某种解题技巧而造成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毛病。长此以往,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运算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加强各种思维的训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坚持数学教学的时代性与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数学教育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培养科学评价的创新意识。从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角度定制评价的尺度;从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角度定位评价的价值观;社会对学生的创新表现要求是,以鼓励、尝试探讨为宜,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扎实地学习各科文化课,丰富自己的间接知识经验;参加广泛的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直接知识经验。要学会捕捉灵敏意识的方法。
  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多层建筑的大量建造,对给排水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和消防系统等几个方面,对多层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进行了探讨。 In recent years, a large
这种像纸又像灯的物品是什么呢?原来它是一种超轻薄纸灯。它所发出的光,是由混合进了LED的“墨水”在导电层上打印出来的,然后再用两面导电层来“密封”住,它的二极管的大小与红细胞差不多,会在电流通过时被点亮哦。
期刊
两张票。只有两张1/4决赛的票。   3双眼睛都盯着爸爸的手掌心。哥哥马库斯说出了我们心中共同的问题:“只有两张票?爸爸,我们当中谁可以和你一起去看球赛呢?”   “是啊,谁和你一起去?”弟弟凯莱布也说。   “爸爸,你就不能多弄两张票吗?”我最后问道。虽然我是个女孩子,但是和哥哥弟弟一样都是超级篮球迷,我们都盼着能和爸爸一起去看球赛。   “多弄两张票?”爸爸说,“这两张票还是威廉先生临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情感会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良好的积极健康的情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物理教学效益。  【关键词】情感 效益 物理 教学  情感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现象,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教学过程就是信息的传输和接收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堂课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