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临床特点及治疗与预后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w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孔肯雅热临床特点及治疗与转归.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东莞市诊治的133例基孔肯雅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3年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 基孔肯雅热病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00.00%、91.72%和90.98%;关节疼痛中膝关节、脚踝及肘部关节受累较多,发生率分别为69.92%、64.66%和48.87%;关节疼痛女性明显多于男性,15岁以上患者易发生关节疼痛;关节疼痛症状在1年内基本消失,部分患者在2年甚至3年内消失,个别患者在3年后仍未消失.结论 基孔肯雅热病主要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关节疼痛受年龄等因素影响,治疗后1年患者内关节疼痛基本可消失,对症、支持治疗对基孔肯雅热有显著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R694.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1    尿潴留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留置尿管拔出后,更易发生尿潴留。其原因多是骨折术后患者受体位影响造成切口疼痛,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下肢及腰椎骨折术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患者,由于疼痛反射性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硬膜外麻醉术后,由于支配膀胱的骶神经恢复稍晚所致,或原有膀胱、尿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科中的重要分支。社区护理来源于公共卫生护理,有其特定的理论、概念、工作范围及工作方法。它是医院护理的延伸,不仅为患病的个体提供服务,而且为家庭、群体和整个社区提供健康服务。社区护理是一种能适应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模式,它增添
小儿髋关节-过性滑膜炎又称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是儿童常见的髋关节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疾病之一,具有可自愈性,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软组织损伤疾患.目前对本病的病因病理尚无统一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3例.2组均予以保肝、支持、对症等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熊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lo)-07-02    疼痛是最普遍、最重要的症状。它是由有害的刺激引起的主观感觉,常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指征之一,也是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因而疼痛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护理工作者都应掌握疼痛的观察和护理知识。    1 疼痛的原因及分类    1.1引起疼痛的原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3    近年来,我国青壮年妇女中子宫肌瘤患病率约20%~25%。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如普通外科手术、微创手术、自凝刀、中西医药物治疗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HIFU(高强度超声聚焦刀)作为无创、无痛、高效的治疗仪器,也逐渐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我院自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用该方法治疗子宫肌瘤5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也相应的从单一化、片面化扩展为以整体化、多元化为主体的服务体系。这些根本转变给新世纪的护理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从而对护理职能的转变及护理角色的多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99-6019-(2010)-07-02    产后抑郁症(PPD)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症,是一种身体,情绪和行为变化的综合表现,妇女从妊娠到分娩经历了一次非常强烈的情绪体验,是一次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过程,将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方面的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生理界限造成病理改变。其表现形式为抑郁、悲伤、沮丧、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