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20
声带息肉属临床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发声费力、喘鸣,息肉较大的常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需手术摘除。手术和麻醉共用呼吸道,给麻醉和手术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麻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麻醉科从2000年1月~2009年6月选择经鼻腔或口腔气管内插管全麻,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手术1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50例病人一侧声带息肉或小节106例、两侧声带小节44例;其中男92例,女58例;年龄21~62岁,体重50~99kg,ASAⅠ~Ⅱ级,均为择期手术。
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给咪达唑伦2~4mg,消除病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麻醉诱导用药: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琥珀胆碱2mg/kg,有高血压的病人诱导用药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2mg/kg。首先选择经鼻明视气管内插管,如经鼻明视插管困难再选择经口明视插管。122例经鼻明视插管成功,余28例病人因鼻前庭狭窄鼻中隔偏曲无法进入而选择经口明视插管。根据病人体质强弱选择6~7#低压大容量套囊气管导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行机械控制呼吸,间断静注维库溴铵,吸入异氟醚1.5~3.0MAC。维持适当麻醉深度和肌肉松弛。在置入支撑喉镜摘除声带息肉或小节时再度加深麻醉,防止别人呛咳和声带活动,预防喉痉挛及心率、血压的大幅波动。术毕停各种麻醉药物,轻柔吸引气管和口腔内分泌物,待病人意识、肌力和潮气量恢复满意,在稍深的麻醉深度下拔除气管内导管,避免病人呛咳而引起息肉摘除点出血。术中常规监测ECG、SPO2、BP、HR。
结 果
本组150例中,122例经鼻明视插管成功,28例因鼻前庭狭窄或鼻中隔偏曲等原因插管未成功,而改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所有病例因麻醉深度适宜,口腔及咽喉肌群松弛,声带完全静止,术野清晰,置入喉镜及摘除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过程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病人无特殊主诉。
讨 论
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与麻醉共同使用呼吸道,對气管导管固定和手术多有影响,选择全麻经鼻气管内插管,既方便置入支撑喉镜显露声门,也便于气管导管的固定。为不影响手术,尽量选择较细的气管导管,成人选择6~7#低压大容量套囊的细导管。置入支撑喉镜前应加深麻醉深度给中时效肌肉松弛剂,使咬肌和咽喉肌群松弛,声带完全静息,便于保护牙齿,预防喉痉挛,以及心率和血压的升高。术中常规监测ECG、SPO2、BP、HR,注意心率和心律变化。在意识、自主呼吸和潮气量恢复满意,及稍深的麻醉下拔除气管内导管,可避免病人呛咳而引起息肉摘除点出血及喉痉挛的发生。
声带息肉属临床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发声费力、喘鸣,息肉较大的常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需手术摘除。手术和麻醉共用呼吸道,给麻醉和手术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麻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麻醉科从2000年1月~2009年6月选择经鼻腔或口腔气管内插管全麻,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手术1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50例病人一侧声带息肉或小节106例、两侧声带小节44例;其中男92例,女58例;年龄21~62岁,体重50~99kg,ASAⅠ~Ⅱ级,均为择期手术。
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给咪达唑伦2~4mg,消除病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麻醉诱导用药: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琥珀胆碱2mg/kg,有高血压的病人诱导用药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2mg/kg。首先选择经鼻明视气管内插管,如经鼻明视插管困难再选择经口明视插管。122例经鼻明视插管成功,余28例病人因鼻前庭狭窄鼻中隔偏曲无法进入而选择经口明视插管。根据病人体质强弱选择6~7#低压大容量套囊气管导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行机械控制呼吸,间断静注维库溴铵,吸入异氟醚1.5~3.0MAC。维持适当麻醉深度和肌肉松弛。在置入支撑喉镜摘除声带息肉或小节时再度加深麻醉,防止别人呛咳和声带活动,预防喉痉挛及心率、血压的大幅波动。术毕停各种麻醉药物,轻柔吸引气管和口腔内分泌物,待病人意识、肌力和潮气量恢复满意,在稍深的麻醉深度下拔除气管内导管,避免病人呛咳而引起息肉摘除点出血。术中常规监测ECG、SPO2、BP、HR。
结 果
本组150例中,122例经鼻明视插管成功,28例因鼻前庭狭窄或鼻中隔偏曲等原因插管未成功,而改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所有病例因麻醉深度适宜,口腔及咽喉肌群松弛,声带完全静止,术野清晰,置入喉镜及摘除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过程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病人无特殊主诉。
讨 论
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与麻醉共同使用呼吸道,對气管导管固定和手术多有影响,选择全麻经鼻气管内插管,既方便置入支撑喉镜显露声门,也便于气管导管的固定。为不影响手术,尽量选择较细的气管导管,成人选择6~7#低压大容量套囊的细导管。置入支撑喉镜前应加深麻醉深度给中时效肌肉松弛剂,使咬肌和咽喉肌群松弛,声带完全静息,便于保护牙齿,预防喉痉挛,以及心率和血压的升高。术中常规监测ECG、SPO2、BP、HR,注意心率和心律变化。在意识、自主呼吸和潮气量恢复满意,及稍深的麻醉下拔除气管内导管,可避免病人呛咳而引起息肉摘除点出血及喉痉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