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b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拉米夫定成为临床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最常用的药物,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长期应用拉米夫定可诱发HBVP区变异,从而形成拉米夫定耐药株,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基序(YMDD),这将使病人对拉米夫定产生耐药,甚至病人病情恶化。
其他文献
该文围绕目前工业化生产11S和7S组分的分离技术成果,结合实验室的分离技术(Guo法),比较了各种分离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分离提取技术利用的原理几乎均建立在"碱溶酸提"和"冷沉"作用
2007年2月我院接诊一例弥漫性腹膜炎、直肠破裂的老年患者。病因为3d前从口腔误吞入一竹牙签后刺破直肠导致。而入院后患者又未提供该重要病史,至术中才明确病因。因该病例临
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重要的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的目的是使血常规检验在
株高是大豆产量的一个影响因子,该性状的基因定位对于大豆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以绥农14×绥农20的F2代154个单株为材料,对各单株及亲本的株高性状进行调查和S
为了探究黑龙江省东部垦区主栽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的演化趋势,选用了1980~2004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12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其农艺性状的差异,并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开展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不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与缬沙坦联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予缬沙坦口服,观察组40例在缬沙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