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课堂中的提问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gofly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语文学科自身规律,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教学艺术。一节语文课的质量高低、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提问有着密切的关系,重视课堂提问中的心理关爱,掌握课堂提问艺术,让它在人文性的基础上再提升艺术性,那么语文课堂的高效率也就随之实现了。
  【关键词】 语文 心理关爱 课堂提问 运用
  课堂提问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活动模式,它既可以是教师把综合研究学生实际、教材内容而精心设计出来的具有一定策略与艺术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有序而又机动的发问,也可以是激发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问。它能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推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实践"全面发展"的理念。笔者结合个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浅议如何体现语文课堂提问中的心理关爱。
  1.重视提问的有效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际,讲求问题的梯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兴趣的要素来提问题,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坎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优秀的语文教师提的问题往往充满关爱,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维能力。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李玉莲老师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提出了这样的精彩问题:"同学们,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一样,都是伟大的、可尊敬的。父爱同样是深沉、凝重、细腻和永恒的。如果让你来写自己的父亲,你会抓住什么来写?"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从生活中的各个角度感悟着平凡而伟大的父爱。课堂情绪高涨,为后面教师引出新课的教学提供了极佳的契机,展示了一堂精彩的高效课。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在一直探索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执教七年级随笔化写作《我要飞》这个专题时,我曾这样提问:"刚刚告别童年的你,心中一定有着七彩的梦。面对那广袤的原野、深邃的天空,你是不是有过要自由飞翔的冲动?"在我的"诱导式"的提问下,学生的思绪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展开了大胆而丰富的想象,顿时文思涌动,饱含激情的语言在这次写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2.重视提问的互动性
  课堂提问不单是教师"专利",也应是学生的"权利",提问是一次对话,是一个过程,是一项师生间,生生间的双边活动。因此课堂提问应重视师生的互动性。
  2.1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由老师单向提问,学生难以摆脱被动的学习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而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一石激起千层浪",促进了思维的有效性活动。
  2.2 教师要精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既然课堂提问是一次次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那么教师就要致力于创造一个和谐的、平等的、融洽的对话环境。并且留给学生思考问题应有的时间,营造学生提问题的空间,老师能包容学生提的问题,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只有给足学生心理关爱,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彰显个性的表现。
  2.3 教师要在课堂提问中倾注人性关爱
  老师的关爱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信任,学生会感到一种安全感,也意识到别人对他们的一种期望,就会有努力向上的动力,发挥出内在的潜能。
  我在教学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一文时,曾有学生提出这样令我内心颇为震撼的问题:"老师,如果您身边有一位像海伦.凯勒那样的学生,您会像莎莉文老师一样耐心地教他,爱他吗?"学生深情地提问,让我感受到他对此文的感悟至深,是对我这节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反馈。
  3.重视提问的激励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对未来教师的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3.1 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课堂提问时的激励能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起来,能使学生的心灵激活起来,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能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达成思想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就应该利用激励性的课堂提问,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触发学生的正义感、诱发学生的同情心、引发学生的探知欲、架起学生的亲情桥。借助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去激励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3.2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要激励学生有效的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快进入新课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教学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一课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大合唱《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富饶的关东平原的美丽图景,日军在东北侵略的暴行,东北人民背井离乡的悲怆。并适时提问:面对这样的土地,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学生触景生情,饱含激情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3.3 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什么时候挖掘。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即使是"关注的一瞥","信任的点头"……在学生眼中都是一种安慰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教师所教的学科,主动探索该门学科的知识,产生努力向上的自我教育。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课堂提问,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探求课堂提问妙法,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在提问中切入应有的心理关爱,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让师生充分享受语文课堂的快乐,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关文信 编著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自己的讲授,不注意和学生沟通,不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是无法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的,更无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为此,教师必须把师生的双边活动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双边活动的最大优点就是学生在学习上的每一个进步都会显现出来,学生乐于参与。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格外重要。那么,在课堂上如何优化双边活动呢?  1.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
期刊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项看似枯燥乏味实际上必备的理论课,它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人的价值方向和目的的问题"。因为该理论的说教性,距离学生的理解有许多现实生活的盲点,所以需要教者授课和活动的趣味性。  【关键词】中学政治 趣味性 切入点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项看似枯燥乏味实际上必备的理论课,它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人的价值方向和目的的问题"。因为该理论的说教性,距离学生的理解有许多现实生活的盲点,所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基本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提起作文来,往往是老师叹气,学生畏惧。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往往因作文而烦恼。  【关键词】 培养 作文 良好习惯  作文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基本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提起作文来,往往是老师叹气,学生畏惧。丰富
期刊
【摘要】在"无组织无纪律的春天",学生内心的小宇宙总是让身为老师的我感到些许无奈。  【关键词】蓬勃盎然 课堂纪律 杀鸡儆猴 宇宙爆发  春天,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一切事物都处于蓬勃昂然的状态中,人当然也不例外。  1."无组织无纪律的春天"  我所教的学生,正值十三、四岁的韶华年代,因而这个春季,他们表现出来的活力和快乐是我望尘莫及的。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们不是饶有秩序、慢条斯理的"踱"进教室,而
期刊
【摘要】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把教材用起来,就是让学生充分的熟悉教材,利用教材,提高教材的可懂度;合理利用现代教学用具,就是让学生拓宽知识面,轻松学习知识。  【关键词】学生动起来 教材用起来 教具使起来  〖HJ1.6mm〗  1.在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  "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世界教育流传着孔子的三句话:"如果你讲给我听,我将会忘记;如果你做给我看,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
期刊
教学情境如何,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活跃气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兴趣盎然,思想活跃。换言之,学生参与教学需要适宜的教学情境,只有在适宜的教学情境中,才能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那么,这样的情境如何创设呢?  1.调整情绪,创设良好心境  教师带着愉快、喜悦的心境进行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表情自然,手势得当,使教学艺术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且能自如控
期刊
"说课"并不是什么新词,在体育、数学、化学等领域教学中都已有所体现,并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目前,说课还很少应用到实验教学活动中。通过说课活动的展开,可以推进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因此,将说课应用到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无疑对提高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质量、深化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说课活动是"说"与"评"相互统一、密切结合的一种教学活动。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高度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充分结合其独特丰富的意蕴,对学生实施"以诗养神"的教学,不但有利于抓住诗歌的本质特征,更有助于完成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以诗养神 内蕴 渗透 意境 音乐美  〖HJ1.8mm〗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对诗词本身进行解剖式教学,而忽视诗词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学生灵魂净
期刊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形成和谐、良好的心理气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探索如何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也是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和谐 课堂心理气氛 体育教学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教学工作而形成的精神环境和课堂气氛,它关系到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既能提高人的各种心理机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