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化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h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构建以“模拟国际商务环境下的工作状态”为测量评估标准的教学模式,以公司“准职员”职业能力单项训练和“准职员”职业能力综合训练为核心,能够培养出用人单位所期望的既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技能,又有扎实的商务知识,达到将语言与商务知识完美结合的人才。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公司化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实施方法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国际商贸人才,尤其是既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又通晓国际经贸知识和规范的商务英语人才大量短缺,各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当前,商务英语专业常用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有案例教学模式、“订单”模式、工学结合模式、“双证书”模式等。但是由于这个专业的综合性、跨学科性比较强,往往出现学生在学校中的“所学”与工作中的“所用”并不一致的现象,再加上校外顶岗实习的机会有限,大部分学生得不到实习锻炼的机会。因此将外贸实务项目化,建立一种公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中所需技能、技巧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为辅,使学生进行“准职员”角色的心理转换,为“工作需要”而学习,提高商务英语学习的实效性成为本课题探讨的重点。本文探讨公司化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模式总体设计
  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和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以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公司,设计若干个“仿真”和“全真”的职业任务作为学习项目,着力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职业情境,公司的总经理由指导老师担任,负责整个公司的运作管理。根据外贸公司的业务把学生分属5个业务部门:国际业务部负责与外商洽谈、接单、订合同、跟单;单证部的职责是缮制与处理全套的出口单证;报检报关部负责进出口货物的商检、报关;船务运输部的职责是安排进出口货物的运输业务;QC部负责质量检测。各个业务部门明确分工后,必须互通有无,相互配合,以提高公司的运作管理效率。这种基于以职业素养为基础的商务职业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轨,从而使学生在就业中处于优势。
  三、教学策略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电子商务实务和商务英语翻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外贸公司、建立一种公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翻译工作室,以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实际工作中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随时更新教学内容,突出难点、重点。
  在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大量采用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与外贸企业真实业务的合理衔接,让学生的学习与将来的工作能力实现无缝对接。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同时注意运用翻译工作坊、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中完成翻译任务的能力。
  四、公司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在依托“外贸公司”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结合商务英语专业专业课特点、教学计划的修订,最大限度地将理论精简,将大大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以突出和强化实战能力。
  将学生按照的兴趣和特长,扬长避短,进行分方向学习,即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课程中的两到三个学习领域作为本学期的主修课,选择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辅修课程。选择之后,任课老师按照企业化的“任务驱动法”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实训。老师变身为“企业老板”或“项目经理”,学生则变身为“企业员工”。“项目经理”在课堂上设置具体的工作任务,指导“企业员工”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完成任务。在这种全真的模拟教学氛围中,改变学生那种“为学习而学习”的观念,从而树立学生“为工作而学习”的职业观念,并使之逐步实现由“学生”向“员工”的社会化转型。
  五、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集理论课程和应用性极强的实践课程于一体。因此,实践教学体系是商务英语专业办出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目前大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缺少实践教学或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训项目不具体、专业技能训练不突出、实训方法和实训手段单一的现象,而且绝大多数从事商务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了解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教师的知识更新与行业发展变化有一定的差距。本研究采用多维视角,用产业、市场、职业教育的眼光,以市场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若干“仿真”或“全真”的技能任务作为学习活动的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准社会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把课堂教学变成一项项“商务活动”,并通过双师型教师引进校企合作项目,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使学生能达到零距离上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这种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关键的教学模式既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又切合了外贸企业对高职商务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的小组动力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3]刘明星.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的组织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35).
  [4]瞿建新,马顺彬,陆锦明.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4):20-23.
  
  本文系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构建公司化教学模式,培养零距离上岗的高职外贸人才”(HNTKY-KT2011-2)的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 有效课堂的特征表现为:注重有的放矢;充分暴露问题;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氛围;注重课堂实效;课堂小结的有效性。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特征    有效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教者应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体验,应鼓励学生及时创造超越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发两个方面考虑。在教师方面,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如创设情境,用布满童趣的故事带学生进入学习。在学生方面,采用新的学习方式——主动提问、质疑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活学习氛围  情境教学强调为学生创设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的认
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
摘 要: 礼貌原则较好地弥补了合作原则所不能解释的语言使用中的间接表达现象,但此准则存在一定的矛盾,忽视了情景语境的作用和礼貌的文化内涵。其原因在于该理论将语言礼貌和言语礼貌等同起来,模糊了语言表达和语言表达效果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 礼貌原则 不足之外 原因    一、礼貌原则  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较好地解释了传统语义学中所无法
目的:评价与总结国内外癌症幸存者体力活动相关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
1.引言  我认为,世界上的大部分语言都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等几大部分组成的,而其中之一的语法不但是语言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根本条件之一。这是因为它提供了语言组织、形成的基本规则。大学日语专业中的语法课程主要是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日语中的语法知识及具体规则,更好地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日语基础,使他们能够活学活用语法的一门课程。而日语语法课程的授课是否有效,学生能否活学活用语法知识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