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作文“批”与“改”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tadxx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生一听到要上作文课或写作文,就有如闻风丧胆。究其因是作文教学弊端的存在,其主要表现为“教师出题,学生做”,“学生作文,教师改”。这样就造成作文教学存在“量少”、“心怕”、“质差”、“费时”现象。这同“改”的工作没有引起重视、不甚得法有很大的关系。结果作文只停留在形式,完成作文任务,形成“写——交——批——退——扔”的过程。这样即使做得再多,也很难有长进。因此作文教学很大程度要在“改”字做文章,下工夫。应该从教师的改过度到培养学生的“改”,即学生合作改,学生互改,学生自改,并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教师修改学生的习作是动教师的脑筋是教师在思维,在运用语言文字,学生的思维和语文实践都未得到训练,哪还有思维能力、语文能力的提高?再说,修改习作也是作文能力的一部分。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所以说既会写作,也会改作,才是作文能力的全部。因而,培养学生修改习作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很有意义的,也是捷径。

一、教给方法,培养修改能力


  修改习作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修改习作能力需要掌握修改的方法,还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对于初学习作的小学生来说,修改能力在于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教之有法得、得法,训之有方。
  1.教师要给学生做好修改的示范
  教师的批改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可谓是煞尽苦心,功于批改,却不见学生的习作能力大有长进。究其因是教师的批改学生未能认真揣摩,或许根本看不懂,教师的语言脱离学生的实际,以至教师批改起不到示范作用。试想,如果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习作时语言能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启发性,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留有想象空间;修改符号正确,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明白其意,何愁学生不会打开思维闸门,动笔修改呢?这样一来,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就会在训练和语言实践中得到潜移默化,得到培养。作家老舍先生给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批改就是一个典范。它给肖复兴指明修改的地方,使他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并懂得修改,终身受益。
  2.从名家的草稿和定稿中学习修改方法,培养能力
  鲁迅先生在谈写作时曾有一句精辟的阐述:“凡是已有定评的大家,其作品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的’。只是读者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是必须知道‘不应该那样写’,着才会明白要这样写的’。”这就启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告诉学生怎样写,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不能那样写。为此,教学时应把名家的一些作品初稿印出来,让学生把它同修改后的定稿对照来读,从中明白‘不应怎样写,而应怎样写,’体会作者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是怎样改的,这样改有什么好处。这样 的方法对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和修改习作能力是奏效的。
  3.采用各种方法指导修改,形成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种能力的形成,不仅要掌握训练方法,而且有一个 训练过程。开始时,学生不大回,甚至不会发现自己习作中的毛病,即使发现了也不知道怎样修改。因而,训练时教师应先‘扶’着走。教师可以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各种固定的修改符号,提示学生这个‘字’、‘词’写错了,这个句子不通顺,这儿意思不明,这 儿前后不衔接、词序混乱等,再发给学生自己修改;也可以组成小组相互交流习作,评议后再各自修改,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应怎样改,掌握修改的方法。对个别学生也进行面批。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就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修改,再进行集体反馈、评改。最后再一次让学生自改。通过这样语文实践与训练,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就能逐步提高和形成,并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學生修改习作能力形成以后,贵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修改习作的习惯要从练习习作之日起就开始培养,要从认真修改一个标点,一个错字,一个错词开始到认真修改一个句子,一个片段,再到认真修改成篇的习作。评讲作文时要鼓励进步的,表扬写得好的,更要表扬修改得认真、修改得好的,也不能忘记合作互改取得成绩的,这样学生尝到自改成功的喜悦,就能把“写”和“改”给予同样重视,“学生作文老师改的观念”就会改变,学生也摆脱了依赖性,消除畏惧心理,增强习作的信心,明白了优秀习作离不开认真反复的修改,才能使文章的情节更完整,语言更优美、生动,有感染力,从而树立起自己能改好习作的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低碳环保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出行中不可缺少的方式。 所以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所需的人才,成为职业学校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所学能匹配
期刊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济南的温晴诱人  1.导入:上课前请同学们欣
期刊
有位教育专家说:“教师应当会讲故事”。利用故事阐述道理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下面,介绍一个我利用一个小故事化解学生间矛盾的案例。  一天早上,一位女生张xx找到我,给我一张纸条,说:“老师,你看”,只见上面写着:你的饭盒里撒上了老鼠药,想药死你,不信,你就试试。要问谁放的,告诉你是你姑奶奶放的。  我看完纸条,只见她气的脸色发白,跟我说:“老师我想请假,我感到头晕……”  我问:“怎么回事
期刊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很好途径。学生在课内学习了许多名家作品,但是阅读量很有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城乡学生之间语文素养的差距,这种差距形成的原因很多,首当其中是两地学生在阅读积累方面的不同,尽管我在教学中大力倡导课外阅读,但通过我几次的调查让我悍然,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很少,根本的问题是自己也没有几本可读的书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課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在“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引领下,让我们站在幼儿的发展与需求的角度重新审视幼儿园“生活环境”的质量,促进教师对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的全新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  根据以上的教育指导我们可
期刊
汇集9家国家级省级重点博物馆的27件文物,邀请明星当国宝守护人,再进入小剧场还原历史场景,演绎国宝的“前世故事”,曾经高冷的历史人物走上舞台变身“弹幕鼻祖”,守护文物的人讲述它的“今生故事”……  今天我一如既往的打开《中国教育报》,看到这样的一段开头,于是马上吸引了我。原来这说的是2017年12月起在央视热播的文化综艺类节目《国家宝藏》。  《国家宝藏》在用户以95后、00后为主的年轻人潮流文化
期刊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过程和方法(学会学习)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是教育的根本。可见,学习过程和方法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真正“财富”。  据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过程。着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重过程、重方法、重探索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探索求知
期刊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  2.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观察、想象、猜测、推理能力。  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什么数能表示客观事物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怎么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流程:  一、创情质疑,尝试发现  师:同学们:还记得老师的承诺吗?老师已经把礼物带来了,他就放在
期刊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数学P57-58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几种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平面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以及轴对称图形等基本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圆的概念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实物或实物图形中的。“图的认识”是使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从直线段、图形扩大到 线图形,不仅对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是十分重要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同时对发展学
期刊
“什么样的教师是一名好的数学教师?”这个问题应该是所有数学教师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一个倍受议,引人思考的问题。在此,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數学教师应该是一名用心创造教学精彩的教师,不仅要刻苦钻研教学大纲,对新的教学理念耳熟能详,还要有自己精彩的教学设计。所谓“精彩”就是抓住学生的特点,用最有趣最简单有效的的教学方式来突显教学重点和难点。著名特级教师李烈老师在上示范课“ 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