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t3配体重组腺病毒治疗小鼠胃癌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38340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lt3配体(FL)是新的早期造血生长因子[1].研究表明,它能显著增加树突状细胞(DC)[2]、自然杀伤细胞(NK)[3]的数量和功能.DC和NK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增加DC、NK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一直是我们研究的热点.虽然Flt3有此作用,但其在体内表达的水平很低,时间短,不能达到抗肿瘤的需要,因此在早期我们设计了Flt3配体重组腺病毒感染小鼠前胃癌细胞的研究,并证实被感染的胃癌细胞能介导所携带的mFL高效表达[4].在此基础上我们用Flt3配体重组腺病毒对小鼠胃癌进行局部治疗,观察其小鼠体内抗肿瘤效果。

其他文献
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0%~20%左右,死亡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高压氧(HBO)对缺氧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1,2],我们通过大鼠肝动脉结扎模型观察HBO对肝脏缺氧损伤的防护作用。
期刊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nlmunology)(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英文版)于2003年11月创刊,本刊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系列杂志之一。中国标准刊号:CN11-4986/R;国际刊号:ISSN1672-4666。
期刊
我们通过总结自1988年6月至2005年2月间通过19017不育男子和婚检的咨询诊疗,对其中2203例男性作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339例(13 38%),其中明显异常292例占13.25%,微小异常36例占1.63%.
期刊
期刊
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自然产物,然而,胚胎皮肤却具有创伤后无瘢痕愈合的能力.近年来研究发现无瘢痕愈合是胚胎皮肤固有的特性[1],我们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EndoA,并转染小鼠皮肤表皮细胞,研究EndoA对成鼠皮肤表皮细胞的作用。
期刊
一般认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与氧自由基的过量形成、肝微循环紊乱和细胞内钙超载有关.本实验旨在通过门静脉内注入赖氨匹林观察其能否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时微循环。
期刊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中需撑开椎间隙以植入人工假体,部分患者由于椎间隙过窄致后纵韧带孪缩而很难满意撑开,此时需要切断后纵韧带,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者也须打开后纵韧带取出髓核组织[1].本研究旨在为探讨局部切断后纵韧带是否影响腰椎的稳定性。
期刊
近年来随着对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研究的深入,认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可能在端粒酶活性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bcl-2和p53作为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的关健性因素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TERT、bcl-2和p53蛋白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端粒酶和相关基因在瘢痕疙瘩发生中的相互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期刊
戊二醛固定的生物材料存在易钙化,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及耐久性差等缺点,我们用2,3-丁二醇对戊二醛固定的牛颈静脉改性处理,将其连接于犬的右室-肺动脉间进行长期观察,旨在评价这种改性方法对血流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