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出现血栓的早期信号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血管弹性越来越差。当血管内皮受损、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时,血栓很容易形成。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把身体各部位血管通道堵住,形成心肌梗死、脑梗死、下肢动脉肿胀、肺栓塞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血栓危害大,有一些明显的早期信号可以提醒患者注意。
  老年人出现血栓的早期信号
  1.睡觉时流口水
  很多老年人睡觉时会流口水,大部分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发现老年人口水经常朝一个方向流,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可能得了脑血栓。因为血栓能造成咽喉部位一些肌肉功能失调,而睡梦中人体失去对肌肉的主动控制,口水便会流下来。如果老年人睡觉时常流口水,即使没有口角歪斜、眼睛闭合不严等症状,也应尽早去医院检查。
  2.晨起后眩晕
  脑血栓发作前,70%的患者会出现眩晕症状,一般在早晨起床后发生。如果老年人3天内出现眩晕的次数较多,或工作劳累后经常出现眩晕,就要考虑是不是血栓引起的。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更应重视。如果1天出现5次以上眩晕,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3.手脚发麻和肿胀
  如果老年人长期感到腿部有麻木、肿胀感,可能是血栓流入动脉所致。当形成栓塞后,这一部分肌肉会出现缺血情况,皮肤变得苍白,体温下降,甚至触摸不到足背面的动脉。时间长了,腿部就易出现肿胀,严重的还伴有疼痛感。因此,对突然发生的手脚发麻,一定要高度警惕脑血管病变。
  4.胸部发闷和发痛
  不少老年人长期不运动或卧床静养,易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因为血栓初期,血管中非常容易出现凝结而成的血栓,它们如果掉落并随着血液流入肺部,会使患者出现胸部发闷和发痛的现象。一旦形成肺栓塞,随着呼吸,疼痛会逐渐加重,而且一般是刺痛或锐痛。因此,胸部有疼痛感和胸闷现象,需加以警惕。
  三大方法远离血栓
  1.能早动不晚动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表示,临床上老年人彻夜打麻将、年轻人长时间玩电脑造成肺栓塞的案例很多,等感觉腿麻想动时,可能已出现血栓。他建议在血栓发生前就尽早开始运动。
  2.能主动不被动
  在长途飞行时,多数人会选经济舱,由于空间比较狭小,腿部活动区域有限,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这种情况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即使是公务舱和头等舱,如果不主动活动,也可能出现静脉血栓。王辰建议大家坐飞机时经常伸脚尖、勾脚尖,伸缩大小腿肌肉,同时多喝水,在稀释血液的同时增加排尿。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许小毛补充说:“大家在选座位时就应当注意不要靠窗户,而应靠走道。如果靠窗坐,很多人会少喝水,减少起身上廁所的麻烦。”
  3.能多动不少动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教授李小鹰表示,有些患者怕伤口疼痛、渗血,就不动或少动,这样会增大静脉血栓风险。平时虚弱无力、腰腿痛的老年人平时活动就少,一旦生病更不愿运动。医生应动员患者活动,并嘱咐其防备跌倒。确实不能自行活动的患者,可先遵医嘱接受按摩,身体情况允许后在床上适当活动。
  李小鹰提醒,已发现血栓的患者不建议按摩,否则可能加重病情。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刘建龙说:“蒸桑拿后按摩可能出现静脉血栓,这与按摩手法有关。运动后肌肉拉伤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中医认为,湿为夏季的主气,故夏季湿气盛,脾主湿,湿邪困脾,阻碍脾胃消化、吸收食物的功能,所以夏季食补重在健脾利湿、开胃消食,而药粥食疗法,既可补充因气候炎热丢失的水分,又可护养脾胃,寓药于食,可谓一举两得。  丝瓜粥 丝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暑、凉血解毒的功效。做法:将嫩丝瓜250克洗净,削皮切成小块,粳米100克洗净待用。取锅放入清水、粳米,煮至半熟时,加入丝瓜、精盐,再继续煮至粥成。此粥有除烦、
小时候,每当我生病,家里的长辈总叮嘱不能吃肉。据说肉是发物,生病的时候只能吃清淡的食物,吃肉会加重病情!可是肉不是可以给身体补充营养吗?生病了能不能吃肉呢?  真相一  凡事需要辩证看待,也需要仔细推敲。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很多事情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于是人们就只能凭借着经验来处理自己遭遇的问题。  真相二  古人所谓的“生病”,多半指的是感染或传染病一类的疾病。这类疾病
生活中很多人患有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脑血管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多跟“湿邪”有关。身体出现湿邪的症状是什么?如何才能祛除身体内的湿邪呢?  湿邪可以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敌人”之一,十个人中有八个人体内潜伏着“湿邪”。  判断体内是否有“湿”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呢?  体内有湿气的症状:  早上起来头晕、头重,大便费力、粘马桶
50岁以上的人已经成为胃病的高发人群。说到胃病,很多人会把它和胃痛画上等号,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光荣说:“胃病其实是一个疾病群的统称,它包括中医诊断的胃脘痛、胃胀等,也包括西医诊断的急、慢性胃炎等。”  不过,胃病虽复杂,治疗方法却也不少。要想和老胃病“相安无事”,只要科学辨证,对症下药,也不是无法治愈。  治胃原则:辨证施治〓冷热不同  孙光荣
针对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观看电脑、手机等各类电子屏幕的时间增多,视力受损风险明显增大的“商机”,不少商家千方百计“套路”家长为孩子购买价格更高的“护眼神器”——防蓝光眼镜。   那么,防蓝光眼镜究竟效果如何?怎样才能真正保护好孩子们的视力?记者进行了调查。   商家:推销“套路”深   “放大危害”是部分商家的重要推销手段。记者在某地随机走访了多家眼镜店,发现店内均设有防蓝光眼镜专柜。记者以担
核桃原名“胡桃”“羌桃”,中医认为核桃是滋补强壮剂,其性温补,有健肾、补血、润肺、益胃的功效,《开宝本草》载:核桃“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等。此外,核桃还有镇咳平喘作用。一到冷天,哮喘病发作,可每晚睡前剥2个核桃仁,不要去掉仁上薄皮,再切一小片姜,同放嘴里慢慢嚼,等嚼到像稀糊一样时,再徐徐咽下。坚持吃一两个月就会见效。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快吃完饭时吃一点核桃仁有助于减少油腻食品对动脉的损害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老年健康核心信息,旨在增强老年人健康意识,开展老年健康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  老年健康核心信息共20条,涵盖了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可用于指导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开展老年健康教育的重要参考。  1.积极认识老龄化和衰老  老年人要不断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学习自我监护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疾病
漆元鑫老人是重庆人,老人虽已年逾百岁,看上去却像70岁左右,精神矍铄。漆元鑫老人一直有个习惯,就是爱“赖床”,每天早晨就算五六点钟醒了,也不会急着起床,而是在床上从头到脚细致地按摩一遍。到了下午找几个人打打麻将、聊聊天,或者去逛逛街,每天中午还会坚持睡1小时的午觉,日子过得慢悠悠的,却很有条理。  有时候“慢”并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对待紧张生活状态的有张有弛的态度。而对老年人来说,“慢”也是“稳
北京陶然亭,有一个特殊的墓地,这座墓的合葬者,虽是一男一女,却并非夫妻。生前,他们甚至并非恋人关系,但死后,他们合葬于此。  这个墓地,正是“高石墓”,高是指革命烈士高君宇,而石,则是革命志士、诗人石评梅。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高君宇墓碑上的这句话,取自高君宇日记,是海涅的一段话。而把这句话刻在墓碑上的,正是高君宇墓地合葬者:女诗人石评梅。  这行字外
九种增强脑力的方法  高振南    记性差、反应慢、说话老打岔……年纪大的人总容易犯糊涂。近期的《每日邮报》帮大家梳理出日常生活中增强脑力的办法。  喝点可可饮料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科研人员从可可中检测到一种抗氧化剂黄烷醇,它能增加血管的血流量,让大脑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改善老人的脑功能,对老年性痴呆和脑卒中患者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多与人交往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社交能够让思维更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