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作有“一套”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c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目前,学生写作最大的问题是:情感失“真”。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真是迎合了 “天下文章一大抄” 这句话,他们在文中抒发虚情假意,以空话、大话来拔高自己。当下,学生作文存在着两个明显的误区:其一,作文中大量词藻的堆积。学生依赖网络的方便、快捷,将大量的好词好句写进自己的文章,无病呻吟式地抒发空洞的情感;其二,作文中毫无内容的简单叙述。学生是在无趣和无聊中记录着自己的经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作文时缺乏对生活的感悟。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信息化时代,写作依然需要抒发真情。
  【关键词】记叙文 生活 真情
  写作之源,最重要的是作者自身的生活,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而具体细琐的生活环境中,认识,感悟身边事,不仅可以写出“真实”的文章,而且还能培养我们“求真”的品质。
  写作的真情,是自我的心灵对话,是发自肺腑的真实的认识。那么,如何在记叙文中写出真情呢?不妨以“亲情”为例,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真情”的表达。
  一、发现生活中的“真”。
  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而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无数真实感人的写作素材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去发现。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曾有过好几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有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这段话,真实地写出了一个长大了的孩子或倔强或羞涩。又如:《让我在叫您一声“爷爷”》中,因为爷爷曾带着叔叔、婶婶来“我”家砸东西,大闹一场,所以,我和姐姐对爷爷产生了“陌生感”。当爷爷病重躺在床上时,爸爸逼着我和姐姐到爷爷的房间看望爷爷,文中这样写到:“我看到身体虚弱的爷爷正吃力地抬起左手,好像要抓住谁的手,我知道,爷爷是想握住我和姐姐的手,然而,我们却远远地站在一边,怯怯地低着头,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我心里默默地想着赶紧离开这屋子。站了一会儿,我拉了拉姐姐的衣角,两个人便匆匆忙忙地离开了爷爷的家。”这段话,毫无掩饰地写出了一对姐妹面对“陌生”的亲爷爷时真实的情感。
  二、写出生活中的“真”。
  写作是富有灵性的思维活动,最能体现人的个性。那些不朽的经典篇章,或奔放,或慷慨,或忧伤,或缠绵,无不是真情的实录,真情实感比文章技法更重要。如:《爸爸,我想对您说》中,在农忙时,爸爸怕我累着,晒着,爸爸把我推到一边不耐烦地说:“去,去,去,一边玩去,这活你干不了,别在这添乱。”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爸爸,看到女儿白皙的手时,怜惜地说:“瞧,俺姑娘的手白白的,像个城里的孩子的手呀!”当我为了减轻爸爸的负担,决意要退学时,爸爸发火了,几乎是吼着对我说:“你再胡说我打断你的腿,只有上学将来才有好日子。”等到气消了以后,爸爸又安慰我:“闺女,你只管念书,别的你别考虑。”这一连串的话,无不是爸爸真情的表白,字字句句表现出来了爸爸对我的爱,这种爱让人感到沉重,有几分忧伤。
  三、在具体的情境中传达生活中的“真”。
  我们所要表达的痛苦或快乐,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让别人也体验到你的这种痛苦或快乐。所以,要传达出你的真情,就必须设法创设一种情境,让这种真实的情感在这种情境中体现出来。如,《爸爸,您进来吧!》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妈妈出差走了;爸爸的腰椎间盘突出突然加重了,爸爸因疼痛而弄得床吱吱直响;我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需要好的睡眠。在强烈的冲突中,我仍给了爸爸一句:“爸,别哼了,烦死了!”爸爸忍着疼痛,走出了房门,走进了院子,我听不到了床声,却感受到了无限的 “内疚”,看看被蚊虫叮咬的爸爸,我说出了:“爸爸,您进来吧!”又如,《母亲链》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母亲已去世多年,母亲给我的项链仍带在脖子上,但在什么情境下才能突出这条项链的重要呢?作者大胆地想象在她出嫁的那天,她重新审视了这条项链,它已不再是一条普通的项链,它是爱的见证,也是爱的传递,只有这样的时刻才能将它完美地凸显出来。
  四、在曲折的情境中推出生活中的“真”。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记叙文倘若平铺直叙,则索然无味;倘若波澜起伏,则能深深吸引读者。如习作《期望》中,写我整天沉迷于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中,成绩急剧下滑,而没有文化偏想培养一个文化人的母亲见我整天抱着厚厚的一本书“用功”,心中有几分欢喜,我则为自己的瞒天过海之术而得意。直到有一个风雨肆虐的日子,母亲一大早起来,踏着冰雪,忍着饥饿,来到二十里外的学校,给我送来了我常念的厚书——《神雕侠侣》时,我才流下了悔恨的眼泪。文章中采用误会法,突出了母亲的善良和盼子成龙的真实期盼。又如《买花》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我要去休假,母亲希望我顺路去和她聊聊天,因为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而我以“忙着赶路”为托词。在路上,我想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就“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在花店,恰好碰上一个买花的小男孩,小男孩买花也正好是作为送给母亲的礼物。我继续上路,转过一个小墓碑,看见有人把玫瑰花摊在墓碑前。原来是那个小男孩,他倾其所有,是给已不在人世的妈妈送生日礼物。小男孩的举动震撼了我的心灵,最终我改变主意,亲自给母亲送上生日礼物。文章中采用了巧合法,表现了小男孩纯洁而美好的心灵,也正是作为晚辈的一种情感的真实流露。同时,文章还提醒了:做儿女的一定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当然,为了更好地推出生活中的“真”,也可以采用悬念法、突变法、抑扬法等技巧。但不管采用哪种技巧,它都是为表达“真情”服务的。
  总之,真情无处不在,就看你如何去发现,如何去传达,如何使它耐人寻味。除了亲情,友情、爱情也是我们表情达意的永恒主题,在写作时,同样需要写出真情。
  【参考文献】
  1、《新作文》2011年第7-8期 。
  2、语文《写作》教材,苏教版。
  3、《2006年高考满分作文》。
  4、《课堂新坐标》2010年高考复习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通过详细的阐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深刻的研究和探讨了人物带动历史知识教学的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价值,并就人物带动历史知识教学在实际授课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以期有利于学生在充分的了解了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加强学生在复杂的历史事件中能够抓住历史事件发生的客观社会背景,找出历史事件发生的关键点和导火索,立足历史人物本身,透过特定的历史事件来
期刊
摘要:《荷花淀》是孙犁先生的代表作,题材是战争题材,小说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散文般的语言,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我们从小说中看不到战场上的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哀鸿遍野的惨象,作者取而代之的是清新、明丽、愉快的画面,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的。因为孙犁先生着眼的是“真善美的极致”,他不愿意写,也不愿意回忆那些让他镂心刻骨的“邪恶的极致”,《荷花淀》是一贯追求美的艺术创造的孙犁先生从心底走出
期刊
单位:盘锦市实验中学 姓名:张龙婕18624493697  一个平凡的灵魂能走多远?一个平凡的岗位能做出多大的贡献?一个平凡的人能活的很有价值吗?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当然最后得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水滴可以穿石,因为平凡可以造就伟大。  工作两年多了,在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其实鼓励比批评更有效。比如学生到了八年级,就会产生叛逆的心理,你越是严厉的要求他们做什么,他们却更不愿意去做。那么如何让学生健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独有的音响。”在实际中,我曾受个人情感的影响,对一些调皮捣蛋的后进学生往往存有偏见,不屑于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去找到那根美妙的琴弦,总是对他们采取批评、训斥的方式进行教育,结果可以在这些孩子身上奏出的美妙音响却消失了。  从前,我的班上有这样一个学生:小刘,男,他聪明活泼、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可偏偏是个爱惹事生非的孩
期刊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因为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现就自己在数学教学中进行
期刊
幼儿园是孩子开始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的父母身边来到陌生的老师身边,从”独立王国”来到众多的小朋友中间,从一切依赖父母到自己独立思考处理一些事情。每年的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季节,清晨,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新入园的幼儿哭喊着不愿入园,他们紧抱着大人的腿,或拼命的撕扯着大人的衣服,躲闪着老师伸出的双手,仿佛老师是吃人的怪物。幼儿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容易出现依恋家人、不愿入园、情绪低
期刊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
期刊
摘要: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挖掘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教育因素,将环境育人的思想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并紧紧把握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让幼儿积极参与这一原则,引导幼儿发表见解,提出主题,参与实践,使幼儿从环境的观察者变为环境的创设者,使幼儿园的整体环境更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实用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创造性等。我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废旧材料,探索墙饰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多元互
期刊
挫折是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目标所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干扰,而使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挫折是难以避免的,我们教育的主体--学生,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直被父母呵护,爷爷奶奶宠爱,以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小学生是在非常顺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蜜水中泡大的。因此,这一代小学生更容易在生活、学习中遭受挫折。对他们来说,遇到挫折常常不知所措,常常会深受打击。他们受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机与魅力在于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教学是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因而教学是预设的结果。但教学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个体的对话与交流,因此生成性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