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接“火”传温暖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e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朋友家看到杜素娟著《沈从文与〈大公报〉》一书,便借了来读。1933年9月至1935年8月,沈从文和杨振声一起编辑《大公报·文艺副刊》。在此期间,由于杨振声受教育部委托主要从事华北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沈从文事实上承担起了《文艺副刊》的主要编辑工作。
  沈从文对文学充满热情,但早年屡屡投稿却如石沉大海,甚至遭人讥笑为“乡下青年”。后来,因为得到郁达夫和徐志摩的赏识,其作品才得以发表。
  1924年11月13日,郁达夫因收到沈从文写给他的信,到沈从文的住处来看他。初次见面,两人谈了很久,沈从文向郁达夫谈了自己的经历和志向,也谈了自己窘迫的处境。到了吃饭的时间,郁达夫看出沈从文连吃饭也是有问题的,就将他带去一家小饭馆。饭后,郁达夫拿出五元钱,付了账,余下的塞给了沈从文。那天下着雪,天气寒冷,郁达夫见沈从文衣衫单薄破旧,便将自己的羊毛围巾取下给沈从文戴上。郁达夫走了,沈从文摸着围巾忍不住哭了。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沈从文不胜感慨地说:“那时候的五元钱啊!”
  继郁达夫之后,徐志摩发现了沈从文的文学才华,尽力去帮助他。徐志摩当时主编《晨报副镌》,沈从文有一篇散文《市集》,已经在其他刊物发表过了,徐志摩将此文在《晨报副镌》又刊登了一次,还附上热情洋溢的评语,赞扬《市集》的优美语言和清新自然的风格。
  因为徐志摩的引荐,沈从文结识了胡适、林徽因、闻一多、凌叔华等文化界名人。
  后来,沈從文在上海办杂志破产,徐志摩写信给他说:“回来吧,北京不会因你而米贵的!”接着,他又把沈从文介绍到胡适任校长的中国公学去,后又与胡适一起将他介绍到武汉大学去。每当沈从文的生计发生问题,徐志摩总是站出来帮助他的那一个。
  这番自身经历,让沈从文对年轻的创作者多了一份理解与关心,进而影响到他编辑《文艺副刊》时对年轻创作者的态度。
  在实际工作中,沈从文善待每一个给《文艺副刊》投稿的作者,主张“要多改少退”,每期发稿,稿件都经沈从文精心修改,连“标点符号都很认真”,“有的青年作者的作品,改得密密麻麻”,表现出编辑本人极大的耐心。
  沈从文热心扶持文学新人,最出名的例证是他对萧乾的帮助。萧乾刚学写作时,每篇小说的第一个读者都是沈从文。沈从文常鼓励萧乾说:“莫自弃,莫懒散……铁杵磨针,不是难事情。”萧乾的处女作,是沈从文修改并发表的,萧乾的第一个文集《篱下集》,也是沈从文帮助出版的,沈从文还为此书写了序。
  沈从文对待退稿很慎重。对于那些实在不能用的文章才会退稿,且每次退稿都附有自己亲笔写的信,说明理由,并鼓励作者继续努力;惟恐在自己的手下,“冷了一个爱好文学的年轻人的心。”
  沈从文对年轻人说:如果你在我这里得到了一些温暖,请不要感激我;我不过是在徐志摩先生那里接了一个火,你得到的温暖,原是他的!
  从郁达夫、徐志摩给予沈从文的关怀,从沈从文对萧乾等青年作者的扶持,我感到上一代文化人对新一代有才华青年的欣赏与爱惜,正是因为有人不间断地在“接”“火”,温暖得以传递,才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文学人才,今天的读者也才能读到那么丰富的文学作品。
其他文献
“我是你妈。”手机里忽然出现这样一条四字短信时,我正在出差。看着陌生号码和莫名其妙的文字,我想着是谁发错了呢?谁知十多分钟后,这个号码打来了电话,一接,就听老娘张口即道:“咋不给我回信呢?”我不由一愣,接着就哈哈地笑了:“妈呀,哪有你这样发短信的啊?”  这是我老娘拥有手机后第一次给我发短信。是时,她正在医院进行罹病后的第七次化疗。住院毕竟不是愉快的事儿,看着老娘无聊,我家小弟便给了她一部手机。于
读书,常常读到“大恩不言谢”的话语,骨子里透着一种侠士气。言外之意,大的恩惠单凭一个“谢”字,是不足以表达其感激之情的,要的是一种知恩图报的行为。我想,所谓“大恩”,应当是那些急人之难,救人于危亡的行为吧。这样的恩情,自是不能单凭一个“谢”字所能表达的。  可是,生活中,似乎“大恩”少遇,多的是“小恩小泽”。比如,劝朋友戒除陋习,为问路人指一次路,搀扶一下过马路的老人等行为,都是恩泽所至。不经意间
我的第一个吻,给了一个笑起来露出两颗虎牙的姑娘。  十八岁那年夏天,一个特别普通的周末,我们有了一次独处的机会。我按照约定,满头大汗地摸到她家小区楼下。依据我们两个人的暗语,如果窗帘拉上了,就证明她一个人在家。我心花怒放,一口气上了六楼,在门口平复了呼吸,才敲响了她家的房门。  门开了一道缝,她穿着碎花的裙子,刚刚洗了头发,洗发露的香味飘散出来。她请我进了门,紧张兮兮:“你没被邻居看到吧?”我说:
两把单人春秋椅,一张小茶几,两位老人,两只苍老的手相互握着——这是我的爷爷和奶奶。  从奶奶52岁双目失明那天起,爷爷和奶奶的手就这样紧紧相握,可能比以往几十年中握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  奶奶失明的几十年里,不再干什么活儿,她唯一不曾放弃的是家里所有柜子的钥匙。每一个柜子都上着锁,沉沉的钥匙始终挂在奶奶腰间。需要拿什么东西时,她用手摸索着,一下子就能找到相应的那一把然后用手指捏住,递给爷爷。  奶
被称为“奶茶”“文青天后”的刘若英,自从几年前低调结婚后就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更多时候,她在个人微博上抒发做饭、听音乐、带孩子等平凡日常带给她的满足与快乐。尽管刚过完了47岁生日,但岁月并未在这个女人脸上刻下多少痕迹,她也一如既往地爱读书、爱旅行、爱一切美好简单的事物,一如当初般总是洋溢着自信和文艺气息。  人前人后,脸上总有着春风拂面的温暖笑意,这或许是刘若英之所以被称为“奶茶”的一个重要原因。
魏文侯是一位重视贤才的国君,想在魏成子和翟璜之间选一位做宰相,却拿不定主意。就问李克。李克说,您之所以拿不定主意,是因为您平时没有注意观察他们。怎么观察呢?李克说:“看他平时跟谁亲近,富裕时跟谁交往,显贵时推举谁,窘迫时不做什么,贫困时不要什么。看準这五条,您的主意就拿定了。”听了李克的话,魏文侯选择魏成子做了宰相。  “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这“五视”
波兰人热爱阅读,而且认为书比玫瑰花实用,比香水容易挑选,比巧克力更个性化。每逢节庆日,为亲朋精挑细选一本书,成为很多波兰人的首选。  在首都华沙,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书店,每家大型商场里都有一两家占地面积不小的书店。地铁中、公园里、公交车上,大约一半波兰人都在低头阅读。我乘出租车时发现,车门上会插着一本小说,司机在等人时,随手就翻两页。波兰西南部城市弗罗茨瓦夫2015年9月起开始实行市民乘坐公交
扬州的水多,桥也多。  被称作“红桥”的竟有十二座,更何况其他各式各样的桥,凤凰桥、藕香桥、明月桥等,数不胜数。  秋日向晚,杨柳依依亲水,风来碧波荡漾。  与韵漫步于瘦西湖上的五亭桥,静静地看白鹭迎着斜阳飞落,一叶轻舟披霞光橹归。亦与韵行走在城外的曲水桥边,看绿色农家,闻十里稻香,听芦花絮语……  “桥本身也是一道风景啊,桥上的车,桥下行的船,船沿划过的水。”  “是咧!风景在桥上人的眼里,而桥
大学同学相会。  读师范大学第一年是1979年,简称“七九级”;1983年毕业,被唤作“八三届”。级是入學日,届为毕业时。从1979年起到2016年共37年(论届是33年)——岁月叠加起深不可视的厚度。我瞅你一眼又一眼的,相拥一处的,拍照的,擦红眼眶的,互递老照片的,互看当年励志留言笔记的。还说一个画画很棒的同学(当天有事未到),毕业前夕为全班每个同学画了有标志性特点的漫画头像,有人便吃惊,问句此
鲜花和掌声,让人们对胜利趋之若鹜。失败,在很多人眼中是件可耻之事。其实,完全不必对失利如此深恶痛绝。问题关键不在一时之输赢,而是善于从失利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的输亦是有价值的。  最近研习心理学过程中,看到一则“跨栏定律”,是由外科医生阿费烈德发现的。这位外科医师解剖尸体时,发现与想象截然相反的情况。人们得病的器官,并非完全不堪一击。与病魔抗争中,患病器官不断成长,甚至比正常器官机能还要强。有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