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弃“小恩”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1980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常常读到“大恩不言谢”的话语,骨子里透着一种侠士气。言外之意,大的恩惠单凭一个“谢”字,是不足以表达其感激之情的,要的是一种知恩图报的行为。我想,所谓“大恩”,应当是那些急人之难,救人于危亡的行为吧。这样的恩情,自是不能单凭一个“谢”字所能表达的。
  可是,生活中,似乎“大恩”少遇,多的是“小恩小泽”。比如,劝朋友戒除陋习,为问路人指一次路,搀扶一下过马路的老人等行为,都是恩泽所至。不经意间,你就在“布恩”,不经意间,你也在接受着别人的恩泽。可是,正是这种“不经意”,却使许多人忘记了此种“小恩小泽”,似乎受之当然,难生报恩之心。
  我的父母,一直住在乡下。有一段时间,父亲得了脑血栓,病愈后仍然行动不便。遵医嘱,需要行走锻炼。我们在外工作,难以照顾父亲。父亲倔强,就自己咬牙坚持锻炼。最初,极是困难,有时竟然跌倒。邻家二婶看到后,就主动担负起了搀扶父亲的责任,好长一段时间里,每天早晨,只要看到父亲一出门,她必定走上前,搀扶父亲一段路程,直到父亲的腿“走溜了”,方才撒手。邻家二婶是个有心人,父母年纪大了,早晨起床往往很晚,二婶每当看到二老开大门晚了,总会走到父母居住的房屋后,敲响窗子,怕的是二老出现什么意外。殷殷关切之心,让人感动。
  所以,我每次回家,父母总会向我“唠叨”,唠叨邻居家的好处,劝我不要忘记。我又怎么会忘记呢?
  记得祖母在世时,常常规劝我说:“多记别人的好。”我记住了祖母的话,行事,每每以此警示自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乞丐”几乎成了骗子的代名詞,以至于许多人不愿意向乞丐施舍。当然,这也是那少数的“乞丐骗子”造成的。不过,我却一如既往。我相信绝大多数乞丐是“真乞丐”,纵是被骗,又有何妨?所以,只要在大街上遇到行乞者,我必定会放下几元钱。不是为了求名,而是觉得理所当然。
  对之“大恩不言谢”,我更喜欢“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之”。记住别人的“小恩小泽”,再投之以更大的报恩之心,“恩恩相报”,这个社会,就定然会成为一个真正和谐、文明的社会。
  (若子摘自《新余晚报》 图/锦跃)
其他文献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老师:“您若是做了齐国卿相,能够推行自己的理想和主张,由此成就霸业,甚至是大一统的王业,那是不奇怪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您是否动心呢?”孟子回答:“不会!我四十岁起就不动心了。”  公孙丑学识不凡,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根据后面的对话,可以认为
人类的思维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认知是思考的行为或者过程,它可以让我们迅速地处理大量的信息。然而,我们的认知并不完美,在某些时候,我们会制造判断谬误,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认知偏差。每个人都会出现认知偏差,它不受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智商等因素的影响。认知偏差的事例有些为大家所熟知,有些不常见,但它们都很有趣。  赌徒谬论  一件事已经发生过了,那么此事将来发生的几率就会改变。实际上,这种说法是谬论
好友小沫今年三十多岁,闲暇的时间很多,加入了各种社团,有读书群、唱歌群、书法群、写作群、健身俱乐部等,生活看起来丰富多彩。上进的她因为看到每个群体都有几个领军人物,就会心生羡慕:“谁谁文章写得真好,我要学;那谁,美声好棒,我得学;谁谁誰,身材苗条,我要练……”  我问小沫:“你到底喜欢什么?”  小沫说:“都喜欢呀,或者说,我渴望若干年后,在人群中,也能成为焦点,拥有自己的粉丝。”  小沫没有错,
付钱的时候,小贩又重复了一次:  “我卖你这玛瑙,再便宜不过了。”  我笑笑,没说话,他以为我不信,又加上一句:  “真的——不过这么便宜也有个缘故,你猜为什么?”  “我知道,它有斑点。”本来不想提的,被他一逼,只好说了,免得他一直嗦。“哎呀,原来你看出来了,玉石这种东西有斑点就差了,这串项链如果没有瑕疵,哇,那价钱就不得了啦!”  我取了项链,尽快走开。有些话,我只愿意在无人处说给自己听。对于
道尔顿是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司的经理,此人足智多谋,他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营公司,利用商业气象学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早年道尔顿在瓜果经营中,就发现销售额居然与天气变化有极大的关系。于是,他求教于统计学家,一起分析研究西瓜销售与气象的关系符合概率论的哪种分布函数。他还与气象台签订了合同,以便及时了解到长、中、短期天气预报与气象要素情报。有两年,道尔顿在了解了天气预报和气象要素情报后,根据天气的变化
相传,周庙里有个器皿叫“右坐之器”。这个器皿很奇特,水注得太少就倾覆,水注满了也倾覆,水容量恰到好处时才平衡。有一天,孔子带弟子到庙里看这个器皿,他让人取来一瓢水试验,果然如此。孔子慨叹说,这同做人一样,满了就要倾倒。  凡事都有个度,古人以超为“过”,以少为“不及”。强调做事不拘泥,不偏激,寻求适度,以走极端为非,既不要不够,也不能过分,遵循平衡法则,避免两个极端,天地万物就可以各得其所。  平
她从小就是一个倔强的女孩,有老师说她的骨头太硬,不适合练舞蹈,但她偏偏不相信命,十岁那年,她硬是缠着母亲把她送到了舞蹈房。  母亲见她那么热爱舞蹈艺术,为了给她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就从老家内蒙古搬到北京,这个很多人开启梦想的城市。  在北京她练习得非常刻苦,因为她心中充满着对舞蹈艺术的憧憬。1999年,十几岁的她就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中专班,粉碎了老师对她不适合练舞蹈的评价,她内心的执著和热
湖上青山对结庐,  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  犹喜曾无封禅书。  ——林逋《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林逋是北宋的奇人。年轻的时候,他曾放游江淮一带,其后隐居杭州孤山,梅妻鹤子,20年不踏足城市,卒年61岁,一生不娶、不仕。  隐居生活是怎样的呢?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林逋常常泛舟外出,家中养了两只鹤,若是来了客人,他家的童子就先招呼客人坐下,然后开笼放鹤。林逋见到鹤,就调转船头
在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记载。说是年轻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就在读书充电的方法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他的三位书友徐庶、石韬、孟建,读书方法都奉行四个字——“务于精熟”。不仅读得精,还要读得熟。用现今流行的话来形容,他们都是“精熟哥”。唯独诸葛亮却不然,他奉行的是另外四个大字——“观其大略”,可以叫作“大略哥”。  观其大略”的准确含义,是注意观察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
“我是你妈。”手机里忽然出现这样一条四字短信时,我正在出差。看着陌生号码和莫名其妙的文字,我想着是谁发错了呢?谁知十多分钟后,这个号码打来了电话,一接,就听老娘张口即道:“咋不给我回信呢?”我不由一愣,接着就哈哈地笑了:“妈呀,哪有你这样发短信的啊?”  这是我老娘拥有手机后第一次给我发短信。是时,她正在医院进行罹病后的第七次化疗。住院毕竟不是愉快的事儿,看着老娘无聊,我家小弟便给了她一部手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