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切除患者术后早期精神状态的评估及护理对策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汇总报告本院2010年3月~2012年10月以来收治的32例患者因各种原因而行肝切除術术后早期精神状态的相关评估观察及护理手段。早期精神状态的主要护理手段涵盖: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环境维护,用药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出血、疼痛及感染等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和紧急处理。26例谵妄患者健康状态平稳,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其他6例患者住院一周后精神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复发情况出现。
  【关键词】术后;早期精神状态;评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20—01
  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如未及时治疗可发展成更严重的肝脏疾病,乃至肝癌。到肝病后期,手术切除肝脏往往是较为可行和必然选择的治疗方案[1]。肝切除术后易出现的早期精神异常又可分为抑郁、焦虑、谵妄等。其中谵妄属于急性意识障碍,主要因过度兴奋而引发中枢神经急性失调,常与疼痛、紧张、高龄、术中出血等因素有关,如不及时处理影响疾病预后[2-3]。因此术后及时评估患者精神状况并给予及时而有效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本院肝胆外科收治32例患者,均可行肝切除手术,术后评估患者早期精神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和心理介入治疗,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肝癌3例,肝硬化10例,肝炎15,其他肝病4例。所有患者均满足手术所需的相关指标和条件要求[4]。
  2 评估
  2.1 评估方法 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四版(DSM-IV)为参考诊断标准[5],术后早期精神异常多发生在术后3天之内,首次发作多集中于夜间,持续2~6 d。依据其病情不同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种情况[6],其中轻度主要为意识不够清楚,存在幻听及反应迟钝等问题,唤醒后意识可逐渐变为清醒,表达相对正常;而中度为言语较为混乱、躁动不安、意识较差,对外界反应不明显,不能辨别昼夜或与人正常交谈;重度则为在中度基础上更为躁动不安,常伴有持续失眠,同时还可偶尔出现暴力和自残倾向。
  2.1 结果 术后32例所有患者中,抑郁症发生率为15.6%(5/32),焦虑症发生率为25%(8/32),而谵妄的发生率为34.4%(11/32)例,其中男6例、女5例;轻度8例,中度3例,重度0例;平均谵妄持续时间为3-6 d,且夜晚较白天发生频率更高,白天因家人照顾,环境因素及护理相对集中及时,患者注意力有所分散,精神状态相对较好,因此发生率相对较低。由此可见,应加强夜间对患者的相应护理和干预。
  3 护理
  3.1 环境营造及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出现早期精神异常可能与其心理及身体状况较差存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手术前后期间,应更为关注肝切除患者心理健康(如紧张,焦虑或抑郁等),了解是否有精神疾病史或家族遗传性精神科问题。可以及时预防和提前准备必要的心理辅导及药物介入治疗与相应护理。与此同时,为这类大手术患者提供较好较为舒适优雅清新且洁净的病床护理环境,避免强光直射及周边严重噪音。让患者有个平和清静的环境与心态。
  3.2 疼痛护理 术后应及时关注和询问患者病情,给予实时监护和察看,尤其需要留意术后出血、感染及疼痛等相关症状及问题。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剂补充,有助于其健康恢复和病情稳定。同时,加强与患者经常沟通,可以尝试以小团体活动等形式分散患者注意力,让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必要时予一定止血和防感染护理,或服用镇痛及消炎药物。
  3.2 用药安全护理 全程记录患者病况及用药情况,避免患者忘记服药及服错药物的情况。除术后并发症外,患者服药后有任何身体不适等情况均应给予关注,记录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并与医师及时沟通。必要时,应果断停止服药或依据情况多种药物交错服用。
  4 小结
  早期精神异常是一类术后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由于肝脏疾病及相关的肝功能障碍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对麻醉药的代谢影响显著,也是谵妄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为直接,因此护理人员对于该类手术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严防易感因素。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的判别是有效防止谵妄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医护人员进行加强培训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护士临床急救和临时应变综合能力。除了常规的影响因素如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生活护理等因素外,针对肝脏切除术本身的特点,患者对于肝脏切除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及对手术风险的忧虑是诱发术后谵妄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对症治疗,尤其是肝脏切除、肝功能损伤后,多种原本经过肝脏代谢的药物体内作用效果可能已经发生显著改变,建立与患者机体相适应的给药方案则显得尤为突出。
  针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谵妄的发病率。而对于已出现精神异常症状的患者,通过实时系统的人性化护理,数天后精神异常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无早期精神异常所致的其他不良并发症,6 d后所有患者均状况良好,未再出现复发状况。
  参考文献:
  [1] 闭永浩,向宏市,方富义.手术切除大肝癌87例分析[J].肿瘤学杂志,2007,13(4):313-314.
  [2] 王秋梅,刘晓红.老年人谵妄的识别与处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5):445-446.
  [3] 李静,李长青.谵妄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8,16(1):68-70.
  [4] 赖佳明,梁力建.肝切除相关的几个问题[J].腹部外科,2008,21(5):269-271.
  [5] 邹姮婧,梅伟,张传汉,等.重症监护谵妄评定方法在术后患者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11):1046-1047.
  [6] 王秋梅,刘晓红.老年人谵妄的识别与处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5):445-44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乳腺局麻病人术中使用电刀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我院進行乳腺局部麻醉手术的患者32例,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期刊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增多等,过去一般采用前列腺摘除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目前该病一般采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我科于2007年开展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很快被广大病员所接受。至今已成功开展此项手术在临床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总结了108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经验。包括对108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分析了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认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22—0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
期刊
【摘 要】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护理措施是综合性的,包括基础护理,麻醉护理,人工給氧等方面。充分的治疗前准备,完善的疗中、疗后护理是确保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护理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18—01  电休克治疗(ECT)是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短暂意识丧失,皮层广泛性脑电发作和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科近3年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42例病人术后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方法。结果:42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植入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15—01  永久性心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探讨输液外渗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靜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利用理论综合阐述。结论: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是可以预防的。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21—02  新生儿静脉输液是新生儿科治疗措施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但是由于新生儿头皮静脉表浅,
期刊
【关键词】CRRT;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12—02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由Kramer最先开发,是以对流和弥散来达到清除溶质的主要方式。其特点是将患者血液引出通过含高通透性膜的滤器,经过对流或(和)弥散清除毒性物质和体内储留的水
期刊
【摘 要】目的:总结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我院开展的36例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对:36例患者成功随访3个月至半年,疗效明显,患者家属均十分满意。所有患者中,33例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有明显的好转,好转率为92.86%;另外,1例患者出现脑出血,未留后遗症,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但对一过性脑缺血起预防作用,治疗
期刊
【关键词】中风病;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10—02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护理心理学逐渐为医务工作者所重视,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心理学理论,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流,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心理护理是一
期刊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而肠内营养因其符合生理需要、价格便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的优越性,在临床上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现将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总结如下: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