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经济一体化前景广阔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ang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南部非洲,人们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这样几个差异巨大的字眼:“钻石”、“黄金”、“世界杯”、“种族隔离”,但作为非洲大陆最后摆脱殖民统治的南部非洲正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飞速的经济发展吸引着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南部非洲最重要的地区性政府间合作组织,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无疑扮演着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角色。2014年8月,第34届南共体首脑峰会在津巴布韦美丽的观光城市——瀑布城开幕,会议指出工业化应当成为南共体实现区域一体化的中心议题。
  联合自强 南共体的前世今生
  成立于1992年8月的南共体是南部非洲最重要的地区性政府间合作组织,也是整个非洲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地区组织之一。目前,南共体总部设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拥有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金)、莱索托、马拉维、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塞舌尔等15个成员国,占全非领土总面积的33%,人口的27%,GDP的36%,在非洲政治经济版图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南共体成立之初,各成员国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对该组织内的第一强国——南非的经贸依存程度极高。此外,成员国中的安哥拉内战战火刚刚停息,纳米比亚作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殖民地,刚刚获得独立,百废待兴。团结自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持区域内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成为区域各国的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南共体设立了以下宗旨,即在平等、互利和均衡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型经济,打破关税壁垒,促进相互贸易和投资,实行人员、货物和劳务的自由往来,逐步统一关税和货币,最终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
  成立22年来,南共体在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它积极调解了刚果(金)冲突,以及莱索托、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国内危机。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南共体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维护南部非洲的和平稳定,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与赞赏。
  负重前行 机遇与挑战并存
  南部非洲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同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钒、铂和钻石矿资源,全球36%的黄金矿和20%的钴都集中在此。气候以热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森林茂密、水资源充沛,大西洋沿岸渔业资源丰富,可谓“世界的聚宝盆”。这里曾诞生过大津巴布韦、马拉维、马蓬古布韦等古老文明,但自15世纪后,英、法、葡等西方殖民者相继入侵,该地区全部沦为殖民地和保护地。多年残酷的殖民统治导致这些国家形成了畸形的“资源出口型经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过于单一,社会发展较为落后。
  如同非洲大陆上许许多多的“资源富国”一样,南部非洲国家的经济状况并没有随着国家独立而获得根本性好转。绝大多数国家仍以原矿石和初级农产品出口作为经济支柱,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冲击较大。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加工环节形成的巨额“剪刀差”被发达国家赚取。加之这些国家普遍制造业基础薄弱,大量商品包括日常生活必需品需要进口。采矿业本身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致使该地区70%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不足,形成了“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困难局面。
  如何打破非洲国家普遍面临的“资源魔咒”,为南部非洲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光明未来,是摆在南共体各成员国面前的共同课题。參与峰会的代表提出,要加快工业化步伐,发展资源增值型产业,这才是让非洲人民全面受益于丰富资源的必由之路。南共体国家需要痛下决心,改变持续多年的单一资源导向型经济模式,发挥自身充足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提升本国及地区的“造血”水平。在大力推动工业化的同时,努力完成区域内的经济转型。
  制造业发展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经济腾飞。在1980年至2010年的30年间,非洲制造业在工业总生产额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1%左右,与东亚地区31%的比重差距较大。东亚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帮助大量人口脱贫。相反,南共体内大多数国家选择了资源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用进口代替自身工业基础的发展。短期看,这确实能解各国发展的“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一个完善发展的工业体系对整体经济持续发展和民众福祉有关键作用。
  目前,南共体已制定2015-2020年发展规划,该规划将工业化发展、建立共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四大重点。南共体国家下决心借鉴中国以及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建立本国以及地区的“经济特区”,为招商引资提供政策优惠与法律保障,借此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希望其发挥先锋试点作用,进而带动整个国家乃至区域的经济腾飞。
  同时,加强地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商品、人员、信息的互联互通,也将成为南共体追寻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尤其是推动连接非洲各国首都和商业中心的高铁网建设,以加速区域融合速度,促进贸易流通。努力推动惠及南共体8个国家的“非洲南北经济发展走廊”跨国基建项目,涉及铁路、公路、港口、通信、电力等方面,最终连通8条东西向区域交通走廊,将大大加速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
  向东看齐 中非携手谋未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发展经验越来越受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理解和关注。“中国速度”“中国模式”成为非洲大陆上广受追捧的“热词”。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努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破除旧体制、旧思维的束缚,坚定不移地推动对外开放,取得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赢得了“世界工厂”美誉的同时,也让大量人口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国家进步一日千里。这也为南共体国家的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子。南部非洲地区应该学习中国建立经济特区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经验,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促进各经济领域协调发展,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积极发展农业和服务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目前,中国与南共体国家合作势头良好。2011年,中国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南共体最大的贸易伙伴。2012年,中国与南共体国家贸易总额达1129亿美元,占中非贸易额的56.9%,中国企业已与南共体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农业、旅游、金融等各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有力促进了当地就业,提升了工人技能,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增强了南共体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贸易领域,双方合作喜人。在投资领域,中国也已成为南共体地区投资最多的国家,截至2012年年底,在南共体地区投资达99亿美元。在投资金额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国企业对非投资领域也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由之前高度集中在采矿业领域,向制造业、信息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和高端服务业等多领域拓展,对外投资主体也将从国有企业向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转移。中国企业拥有着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南共体国家摊开经济腾飞的蓝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了更多机会。
  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成功访问非洲,提出了中非合作“461”合作框架,受到了非洲各国的普遍欢迎。其中,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制造业,实施产业中非合作工程;以及在非洲建立高铁研究中心,继续支持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将有力地帮助南共体国家实现其五年发展规划。南部非洲是一块蓬勃发展的热土,相信中非携手努力,定能变南部非洲的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厚积薄发,用工业化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创造一个繁荣光明的未来。
其他文献
《经济》记者第一次见谷杨丰,是在他的小提琴工作室。已近古稀之年的他,脸上却丝毫没留下岁月的痕迹。那天,他身穿深灰色毛衣,脚踏休闲鞋,披着一件普通的外套,一身朴实浑厚的气质。记者万万没想到,他竟是位著名的小提琴收藏家。  爱收藏,旨在传播价值  认识谷杨丰的人,几乎对他都有同样的评价——大爱无私。至于原因,大概是谷杨丰能冒着风险把珍贵的小提琴免费借给有需要且有潜力的人。  记者采访谷杨丰的当天,恰好
期刊
世界华商大会秉承着“在商言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宗旨,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华人商界加强联系交流、促进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英国中华总商会副会长郑荣昌向《经济》记者透露,英国中华总商会正在申办2017年第十四届世界华商大会。  “尽管华商的根是在亚洲,但我们的圈子不能局限于亚洲。我们要抓住世界华商大会走出亚洲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两条主线,并希望两线在伦敦汇聚。”郑荣昌说,目前东南亚的华商已抱成团,下
期刊
《包法利夫人》的情节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懦弱的男人一味顺从,出轨的女人自食其果。据说福楼拜在写到艾玛死去的时候不禁伏在书桌上痛哭道:“我将会死去,但包法利夫人会永远存活。”也正是因为他的这句话,文学界对包法利夫人的评价多是褒奖甚过责难——赞扬她的勇气,抨击夏尔的无视,再不济也是推到“社会”这个一贯的倒霉蛋身上。  艾玛,这个富农的女儿,生得一张漂亮的脸蛋和妖娆的身材。开明富裕的家境也让她得以读书写字
期刊
纸媒体数字化转型,无疑已是大势所趋。放眼全国,到底哪家冲在前面?笔者以为,《壹读》做得相当不错,值得格外关注。这本创刊未久,已将纸媒体和网络媒体做得风生水起,影响颇大,有同行甚至断言,《壹读》走出了一条纸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之路。《壹读》到底新在哪里,有哪些经验值得同行借鉴呢?  一是媒体观念新。何为媒体?《壹读》出品人兼主编林楚方认为,“我理解的媒体,不是杂志,不是报纸,不是PC,不是手机,而是
期刊
书店曾是城市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在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而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形式的转变,一场关于书店的“危机”正在蔓延。一部分书店惨淡经营,逐渐被市场打入“冷宫”。那么在新的文化消费形势下,传统书店该使用怎样的经营方式来重焕生机?《经济》记者走访多家书店,探求书店多元化发展的路径。  传统书店困局重重  “房租涨,人工费用也涨,就销售额不涨。”文远书店经理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村里的青年人逐渐涌向了城镇,寻求更广阔的天地,留下来的大多是学龄期的孩子和中老年人。“出去”的年轻人思想开放,自身的观念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正逐步向新时代价值观靠拢,能够也愿意通过各种方式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那么留下来的人又有怎样的文化消费呢?  村民眼里的文化消费  “我年轻的时候,大家为了填饱肚子,白天就
期刊
2015年4月7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个南宋的官窑八方瓶最终以1.138亿港元成交,创下宋代瓷器世界拍卖纪录第3名的成绩。  这一好消息无疑证实了宋大宝的眼光以及他正确的投资方向:在深圳创办宋瓷研究所。  宋瓷研究所在传统宋瓷研究的基础上,拟定成立宋瓷联盟数据(库)中心,为藏友和博物馆之间搭建一个链条,既给藏友提供平台,又帮助想开办博物馆的人进行申办博物馆并进行后期经营。  宋大宝不仅是深圳宋
期刊
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要靠创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也要靠创新。9月10日,在天津开幕的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以“推动创新,创造价值”为主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李克强说,近几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持续发展,向着健康方向前进,主要动力还是來自于改革创新。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
期刊
郑子连的诗既有秋风横贯的长吟,也有月下溪流的短叹,还有静夜烛光的幽思。他的一首《红蜡烛》曾让我唏嘘不止……  生日里,我看见红蜡烛  是一群袅袅亭亭的红衫女  在一片叮当的月光曲中  跳着月光舞  月在高处,人在低处  红蜡烛以芭蕾般的高贵环我而立  风雨几度,月比人憔悴  人比红烛瘦  心事如雪,红蜡烛  在茫茫雪野上  披一袭红斗篷  一个背影  随一朵深深的思念而去  一捧红泪夺眶,却  流
期刊
有些地方建占地千亩的大型养老院,我觉得这是一种完全错误地做法。如果一个社区居住的全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抬出去的都是死人,进了这个地方就相当于进了坟墓。这对老人来说是一个悲剧。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从“单独二孩”到“渐进式延迟退休”,他研究兴趣广泛,不设禁区;从“不是仇富而是仇不公”到“中国养老不缺钱”,他的观点总能一针见血、正本清源;年过而立才涉足经济学研究,他自嘲是“半路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