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装帧教学现状看装帧史研究的价值——r以本科层次为例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ne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高等学校本科学生书籍装帧作品呈现出一定的问题,究其原因,除工艺技术训练的不足外,还在于本科阶段装帧史教学内容的陈旧和不足.对于中国传统装帧历史的更新、细化,一方面将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印装工艺,形成创意设计资源;另一方面,还涉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进一步影响到设计师文化身份的构建.
其他文献
“明日之师”承担着传承我国优秀灿烂历史文化的责任,而今日之美术师范生应更多地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南通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江苏南通著名的城市符号,也是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20个“江苏名片”之一。传统文化和蓝印花布在我国文化传播方面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近几年来,观赏草在居住区景观植物设计中的应用逐渐多元化,但整体上还未形成系统成熟的设计语言,缺乏科学的配置设计手段.该文论述观赏草的概念及特点、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
导论课程的建设工作是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关键和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是环境设计本科导论课程的重要理论支撑。只有依据导论课程的定位,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作为课程迭代的主要驱动力,协调多方因素,调整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完善不足之处,才能为社会输送时代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创新型设计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该文针对当前建筑学专业部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足,以及教学体系整体性、连贯性较差的问题,通过分析建筑
高校美育教学探索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和社会公共美育都具有较高价值.想要研究教学模式与教学案例中的逻辑转化关系,并且将教学成果最大限度地应用于此方向,就应当从美育的两大
当前,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需要学习多门学科知识,部分学生参与实践的时间较少,条理性较弱,做事情的精细度、严谨性不足.该文作者通过在美术教学中开展版画活动,发现在儿童版
瓦当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传统构件,不仅具有保护屋檐的实用功能,而且有美化建筑的美学特征,以丰富多样的装饰纹样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人文历史和先民的审美情趣.该文以秦汉瓦当为例
研究与实践教学模式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科技进步、产业变革、行业发展的新要求,高校应明确专业的发展使命,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培养目标,动画软件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
该文以我国高校实施大类招生背景下设计学类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设计学类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高校设计学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以
以往的玉雕技艺教学采用的是重模仿轻发挥、重传统轻创新的技艺传授模式.高校的玉雕本科专业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玉雕方向的理论与设计制作的高端人才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