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印片在骨髓细胞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uyu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骨髓印片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同步骨髓涂片、印片和切片检查的3024例初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男1667例,女1357例,年龄7~82岁,中位年龄55岁)的骨髓标本重新阅片,以切片有核细胞量为标准评估印片与涂片的指标性能,并以临床汇总诊断为依据,比较骨髓印片、涂片和切片的诊断符合率.选取79例浸润性淋巴瘤、114例浆细胞骨髓瘤(PCM)患者骨髓标本,对肿瘤细胞在印片与切片中的浸润方式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骨髓印片含较明显的造血区和非造血区,细胞基本保留了完整的形态学结构.骨髓印片的有核细胞量评估性能优于涂片(P<0.05)而与切片相近(P>0.05).印片对脾功能亢进(130例)、骨髓转移癌(67例)、伴原始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27例)、骨髓增殖性肿瘤(174例)和PCM(94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涂片(分别为96.9%比80.7%、91.0%比76.1%、92.6%比81.5%、92.5%比76.4%、97.8%比92.6%,均P<0.05),对巨幼红细胞性贫血(6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亚型(104例)、单系和多系增生异常难治性血细胞减少(分别为15例和22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12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切片(分别为100%比84.0%,91.3%比74.0%,86.7%比60.0%,90.9%比72.7%,66.6%比50.0%,均P<0.05),对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26例)的诊断符合率(96.2%)高于涂片(76.3%,P<0.05)和切片(78.2%,P<0.05).浸润性淋巴瘤与PCM患者骨髓印片和切片中肿瘤细胞浸润方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0,r=0.78,均P<0.05).结论 骨髓印片兼有涂片和切片的特征.印片评估有核细胞量优于涂片,也可预测切片中肿瘤细胞浸润的某些方式.印片单个核细胞的形态学清晰度优于骨髓切片,对主要依据形态学进行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原因.肝硬化由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后,肝脏功能迅速恶化,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患者病死率大幅上升.一项对9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3年的队列研究显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4%,而失代偿患者仅为14%;未经治疗的代偿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年,而失代偿者只有1.6年[1].核苷(酸)类抗
期刊
目的 利用MR多回波R2*技术评估肝细胞癌(HCC)血氧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病例46例(46个病灶),手术前行MR多回波R2*扫描.在R2*图和T2*图上测量HCC、肝实质、脾及脊柱旁骨骼肌的T2*和R2*值,并计算该值的HCC/肝、HCC/脾及HCC/肌比值.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甲胎蛋白(
目的 观察S-腺苷蛋氨酸(SAM)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及对这两种细胞中c-myc 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SAM对SGC-7901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不同浓度(0、2、4 mmol/L)的SAM处理SGC-7901和BGC-823细胞72
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因腹痛、便血1个月于2009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突然出现脐周剧烈弥漫性绞痛,腹痛持续不缓解.约2 h后排鲜血便,共10余次,每次约100~200 ml,无发热、呕吐.就诊于外院急诊,查体腹软,无压痛,腹膜刺激征(-).
期刊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卵巢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卵巢癌患者63例.按术前有无新辅助化疗分为:新辅助化疗组(N组)33例;直接手术组(D组)30例.患者术前行临床周围神经病变评分(TNSe评分)、术后行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状况、Karnofsky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者术后2、4、8 h的VAS评分、Bolus需求次数及有效
目的 观察氯胺酮缺血前预给药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缺失症状、脑水肿及Aquaporin 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62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只)、生理盐水组(Vehicle组,n=22只)和氯胺酮预处理组(Ketamine组,n=22只).Vehicle组、Ketamine组大鼠采用线栓法阻塞大
目的 初步探讨吡柔比星(THP)对于伴随膀胱肿瘤的膀胱原位癌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灌注前将50 mg THP溶解于50 ml 5%葡萄糖溶液,对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5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和14例无痛性血尿患者行THP膀胱灌注,保留15 min后置入膀胱镜检查,观察肿瘤组织及周围膀胱黏膜染色情况.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检查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腹腔镜下膀胱尿道连续吻合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们于2008-2009年对10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施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中采用分别置入的双针连续缝合法行膀胱尿道吻合.首先在膀胱颈后壁4点处做全层缝合并打结固定,相应尿道端做由内向外的缝合,5~8点之间每点做连续缝合,以后每2点做顺时针连续缝合,在12点钟处做一锁边缝合,收紧缝线后将缝针置于吻合口左侧.置入另一枚
病历摘要  患者男,1985年出生,以"肤色变黑11年,乏力、尿频、性欲减退1年"于2009年9月入我院.1998年其无诱因出现全身肤色变黑,以乳晕、齿龈、手指关节背侧、阴囊色素沉着更为明显.无乏力、恶心、呕吐,未诊治。
期刊
目的 比较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异同.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收治的经外科治疗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组(n=46)与腔内修复组(n=66)的术前状况、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中补液量、手术时间、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 腔内组术中平均失血量、输血量及术中补液量明显少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