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初步探讨吡柔比星(THP)对于伴随膀胱肿瘤的膀胱原位癌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灌注前将50 mg THP溶解于50 ml 5%葡萄糖溶液,对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5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和14例无痛性血尿患者行THP膀胱灌注,保留15 min后置入膀胱镜检查,观察肿瘤组织及周围膀胱黏膜染色情况.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检查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
【机 构】
:
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吡柔比星(THP)对于伴随膀胱肿瘤的膀胱原位癌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灌注前将50 mg THP溶解于50 ml 5%葡萄糖溶液,对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5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和14例无痛性血尿患者行THP膀胱灌注,保留15 min后置入膀胱镜检查,观察肿瘤组织及周围膀胱黏膜染色情况.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检查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术.对肿瘤组织、THP染色区域全部进行组织学检查,肿瘤蒂旁2 cm处及膀胱其他部位非染色区域组织作为随机对照,分析比较染色结果.结果 共37例膀胱肿瘤患者的67块肿瘤周围膀胱黏膜THP染色阳性,其中11块病理证实为膀胱原位癌,分布在7例患者中.14例无痛性血尿患者中有2例膀胱黏膜呈现THP染色阳性,其中1例染色区病理证实为膀胱原位癌;另外12例未染色,组织学检查无阳性发现.膀胱原位癌细胞吸收TH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12/13)和86.7%(371/428).结论 THP对于伴随膀胱肿瘤的膀胱原位癌诊断操作简便、直观,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医学迅猛发展,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逐年增高.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痴呆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呈进行性发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的 调查膝关节疼痛给农民带来的功能障碍负担和当地医疗诊治情况.方法 自2005年10月至12月,采用横断面研究利用扩大免疫规划整体抽样的方法,以内蒙古武川县当地50岁以上农业人口1030名为对象.参与调查者在完成已设计好的骨关节炎问卷后接受双膝负重半屈曲后前位X线检查.结果 在接受膝关节X线检查的1027名中,513名(50%)反映其膝关节在过去的12个月中至少有1个月出现过疼痛,其中109名(
病历摘要 患者女,42岁,农民.因"进行性四肢无力、行动障碍5年"于2009年5月入我院.5年前无诱因出现右足跟活动后疼痛,后出现双下肢力弱,从足部向上发展,行动速度减慢.活动后感双下肢肌肉僵硬,休息或按摩后可缓解.否认肌肉酸痛及压痛.尚可坚持下地劳动.起病2年后进展至行走困难,开始就诊.外院肌电图、肌酶谱、腰椎MRI检查均未见异常.2007年外院住院,肌电图:左胫前肌运动单位时限缩短,多相波增
目的 统计CT导向下经皮肺胸膜外定位法(EPL)自动切割活检(ACNB)并发症,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480例EPL法ACNB结果,对气胸、出血及咯血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ACNB准确率95.0%,每例时间(16±2)min,活检针肺内停留时间<20 s.气胸率14.8%,迟发性气胸率1.5%,引流率0.4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原因.肝硬化由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后,肝脏功能迅速恶化,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患者病死率大幅上升.一项对9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3年的队列研究显示,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4%,而失代偿患者仅为14%;未经治疗的代偿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年,而失代偿者只有1.6年[1].核苷(酸)类抗
目的 利用MR多回波R2*技术评估肝细胞癌(HCC)血氧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病例46例(46个病灶),手术前行MR多回波R2*扫描.在R2*图和T2*图上测量HCC、肝实质、脾及脊柱旁骨骼肌的T2*和R2*值,并计算该值的HCC/肝、HCC/脾及HCC/肌比值.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甲胎蛋白(
目的 观察S-腺苷蛋氨酸(SAM)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及对这两种细胞中c-myc 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SAM对SGC-7901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不同浓度(0、2、4 mmol/L)的SAM处理SGC-7901和BGC-823细胞72
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因腹痛、便血1个月于2009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突然出现脐周剧烈弥漫性绞痛,腹痛持续不缓解.约2 h后排鲜血便,共10余次,每次约100~200 ml,无发热、呕吐.就诊于外院急诊,查体腹软,无压痛,腹膜刺激征(-).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卵巢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卵巢癌患者63例.按术前有无新辅助化疗分为:新辅助化疗组(N组)33例;直接手术组(D组)30例.患者术前行临床周围神经病变评分(TNSe评分)、术后行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状况、Karnofsky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者术后2、4、8 h的VAS评分、Bolus需求次数及有效
目的 观察氯胺酮缺血前预给药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缺失症状、脑水肿及Aquaporin 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62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20~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只)、生理盐水组(Vehicle组,n=22只)和氯胺酮预处理组(Ketamine组,n=22只).Vehicle组、Ketamine组大鼠采用线栓法阻塞大